民事起訴法和刑事起訴法是什么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民事訴訟法,是國家規(guī)定的關于辦理民事案件(包括經(jīng)濟糾紛案件)程序的法律。為了使民事案件和經(jīng)濟糾紛案件得到正確處理,不僅要有各種民事法律、經(jīng)濟法律等實體法,而且要有一個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經(jīng)濟糾紛案件和制裁民事違法行為的法律。這個法律,便是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是國家規(guī)定的關于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訴訟,就是俗稱的打官司。我國的刑事訴訟法,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事實,查獲并懲罰犯罪分子的活動。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刑事與民事訴訟可同期執(zhí)行,此種形式即為附帶民事訴訟。詳細而言,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需滿足以下條件:當被害人或其近親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遇物質(zhì)損失之際,即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出。審判程序方面,法院會同步審理刑事及附帶民事案件。 為避免刑事案件審判拖延過久,亦有可能先行審結刑事部分,隨后再行審理民事部分。相互影響層面,在特定情境下,民事問題的解決或許能推動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股權糾紛對職務侵占案件的影響,或者商業(yè)秘密屬性的確立對侵犯商業(yè)秘密案件的影響。同一事實規(guī)則指出,若刑事案件與民事案件涉及“同一事實”,原則上應通過刑事訴訟途徑解決。若在民商事案件中發(fā)現(xiàn)涉及刑事犯罪的事實,應立即移送偵查機關處理。賠償范圍方面,在附帶民事訴訟中,法院可依據(jù)物質(zhì)損失狀況作出判決或裁定。若涉及國家或集體財產(chǎn)損失,檢察機關可在提起公訴之時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刑事訴訟中的認定的事實即是民事賠償?shù)那疤岷鸵罁?jù),刑事訴訟中只要認定了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就應承擔民事賠償?shù)呢熑?,在附帶民事訴訟中不需對事實進行再認定,只是解決如何適用法律確定賠償數(shù)額的問題,兩種訴訟都基于被告人犯罪的同一事實,因此,將兩種訴訟合并進行體現(xiàn)了效率的價值。而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中,行政訴訟的被告與民事訴訟中的被告不具同一性,兩種訴訟所需認定的事實亦不同,附帶民事訴訟的事實需單獨認定,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不符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同一被告和同一事實的特征。 綜上,所謂的行政附帶民事訴訟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中,附帶的民事訴訟的事實與行政訴訟中的事實不具同一性,其獨立于行政訴訟單獨存在而不具依附性,因而不存在附帶的基礎。相反,若確立該項制度,將面臨著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和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的沖突、適用的證據(jù)規(guī)則不同的矛盾、被告主體不一致及判決的不確定性等方面的法律障礙,因此,不宜確立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制度。 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的民事訴訟有以下區(qū)別: 1、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的民事訴訟二者的歸責原則不同。附帶民事訴訟不適用民法中的“公平原則”。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害人遭受的損失是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被告人主觀上必需是出于故意或過失,否則不應賠償; 2、在普通的民事訴訟中,被告可以對原告提出反訴,而附帶民事訴訟中,除刑事自訴案件中少數(shù)案件外,刑事訴訟被告人不能對附帶民事原告人反訴; 3、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的民事訴訟二者賠償范圍不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明確規(guī)定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僅限于可以計算的物質(zhì)損失,即直接經(jīng)濟損失。而普通民事訴訟賠償范圍既包括物質(zhì)損失,也包括非物質(zhì)損失,即精神損失。 4、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的民事訴訟,在收取訴訟費的問題上有所不同。人民法院審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不收取訴訟費。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18條規(guī)定:“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應當按照規(guī)定交納案件受理費”。 5、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訴訟二者審判組織的性質(zhì)不同。附帶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庭審理,普通民事案件由民事審判庭審理。為了防止刑事案件審判的過分遲延,附帶民事訴訟可在刑事案件審判后,由同一審判組織繼續(xù)審理。如果同一審判組織的成員確實無法繼續(xù)參加審判的,可以更換審判組織成員。一般情況下,附帶民事案件的民事部分在審理刑事案件時一并附帶處理。 6、附帶民事訴訟與普通民事訴訟二者的訴訟時效不同。附帶民事訴訟應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而普通民事案件因性質(zhì)及主體的不同決定訴訟時效不同,若超過訴訟時效,提起訴訟的原告人即喪失勝訴權。如在實踐中,被告人殺人作案,司法機關立案后,被告人在逃十余年,歸案后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仍然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7、附帶民事訴訟和普通民事訴訟中的上訴、抗訴期限不同。對附帶民事判決或裁定的上訴、抗訴期限,應當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訴、抗訴期限確定。根據(jù)《刑事訴訟司法解釋》第三百零一條的規(guī)定,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10日,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5日,可見,這與對普通民事判決不服提出上訴或抗訴的期限是不同的。
-
刑法是刑事起訴法嗎
區(qū)別在于前者是實體法,后者是程序法。后者保障前者的實施。 刑法是規(guī)定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屬于實體法,即規(guī)定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構成,犯罪要承擔哪些刑事責任等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是規(guī)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
2024.06.02 35 -
-
民事起訴法重點
民事訴訟法重點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jù)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diào)解;調(diào)
2024.06.04 18
-
什么是起訴,什么是起訴,民事訴訟法中的起訴與刑事訴訟的區(qū)別
起訴是指當事人就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的行為。起訴須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jù),還須屬于受訴法院管轄范圍。 民事訴訟法中的起訴,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2022-01-25 15,340 -
起訴和受理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節(jié)起訴和受理 第一百零八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
2022-04-02 15,340 -
民事訴訟法起訴和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節(jié)起訴和受理第一百零八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
2022-03-16 15,340 -
今世福非法集資起訴是民事或是刑事起訴
公安機關已經(jīng)立案的,只能走刑事退賠程序。尚未立案的,單個債權人可以提起民事訴訟。
2022-10-31 15,340
-
01:27
法院民事起訴流程法院民事起訴的流程為: 1、先通過一審程序,原告遞交起訴書送達被告處; 2、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后十五日內(nèi)提交答辯狀,若未在有效時期內(nèi)遞交答辯狀,也不影響審理; 3、在開庭審理案件的前三天,法院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并發(fā)布公告; 4、法庭在調(diào)查階段
12,042 2022.04.15 -
01:00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么區(qū)別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主要差別在于兩者的性質(zhì)上,刑法屬于實體法,而刑事訴訟法屬于程序法。刑法屬于實體法的意思是指,刑法具體涉及到了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會對案件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影響。比如說,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刑罰,就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人
5,263 2022.04.15 -
01:11
不起訴是刑事處罰嗎不起訴不屬于刑事處罰的情形,因為不起訴是檢察院做出的不對犯罪嫌疑人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決定,而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做出的對被告人最終的處罰決定。根據(jù)《刑法》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的內(nèi)容,刑事處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具體來說,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的主刑的種類有管
1,96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