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40年前中美兩國逐步恢復正常貿易以來,兩國經貿往來日益緊密,2011年雙邊貿易額達到4467億美元,是兩國剛建交時的180倍,中美已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但是,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頻繁發(fā)生,尤其是美國針對中國采取的貿易保護政策,使中國承受著越來越多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貿易壁壘和歧視政策。在中美兩國相互依賴共同發(fā)展的時代,面對不斷增多的貿易爭端和摩擦,中國將如何面對?

美設置壁壘加劇摩擦
據商務部統(tǒng)計,2011年中國從美國進口首次超過了1000億美元,達到1222億美元,同比上升了20%,中國已經連續(xù)11年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盡管中美貿易的一系列數據足以說明兩國經貿關系的日益緊密,但是,隨著中國出口產品競爭力的不斷增強,美國不斷設置貿易壁壘阻礙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使得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日益增多。
從2009年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開始,美國陸續(xù)對我出口的太陽能光伏產品、紡織品、銅版紙、彩電、鋼管、家具等諸多產品下手,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挑起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
進入2012年,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有抬頭之勢。2月1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清潔能源產品出口施壓,裁定認為中國輸美應用級風電塔對美國相關產業(yè)造成了實質性損害。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對中國的太陽能硅晶、多類鋼鐵產品、大蒜和其他食品采取反傾銷和反補貼等貿易措施。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表示,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到美國將重點發(fā)展中、高端制造業(yè),而中國目前也在向這個方向轉型,所以未來中美貿易沖突還會加劇。
產品競爭力下降是主因
近兩年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作為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深受影響,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為盡快復蘇經濟,奧巴馬政府推出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其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等措施,實質就是為自己的制造業(yè)尋找市場、保護本國產業(yè)。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表示,貿易摩擦是國際貿易的伴生品,金融危機后,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其實體經濟。但是,發(fā)展實體經濟就要擴大出口,所以美就希望中國過度地開放市場,這樣就容易造成中美間的貿易摩擦。此外,奧巴馬即將參選下一任總統(tǒng),為了爭取更多的選民,所以最近頻頻對中國發(fā)力。
美國之所以不斷在貿易上打壓中國,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相關產業(yè)因自身成本高而無法與中國競爭。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如果中國不對這種緊逼行為做出有力回應,美國的無理招數極有可能層出不窮,甚至招引其他國家效仿。
對于美方頻頻指責中國利用匯率等手段對美國產品出口造成損害,白明指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是美國經濟增長模式使然,并不是因為中國的問題。他認為,在很多美國人看來是中國人搶了美國人飯碗,實際上并不是,因為中國產品物美價廉,美國人反而因此享受了低價的產品等很多好處。即使沒有中國提供這些低價的商品,美國自己國內也不會生產,也會從越南等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進口。在中美貿易中,美國最大的優(yōu)勢是高技術產品,而美國政府限制最多的正是高科技產品出口,所以美國抱著冷戰(zhàn)思維,把自己的成長空間給堵住了。
理性處理貿易摩擦
事實上,在國際貿易中,只要存在著國家間的貿易往來,各種貿易摩擦就不可避免。中美作為出口大國,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還會更多,貿易摩擦發(fā)生的領域雖然在增加,但是占中美貿易的比重依然不大,如何在保持兩國正常經貿關系下解決好貿易摩擦呢?
關鍵是看中美雙方如何冷靜地處理摩擦、合理地處理摩擦,在發(fā)展中產生的摩擦,要依靠理性來解決摩擦,從而促進中美經貿有更長足的發(fā)展。白明表示,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的解決要注意幾個關鍵詞,即競爭、合作、調整、對話。
白明分析認為,所謂競爭,首先,回顧40年的中美經貿關系,美國一直具有比較明顯的優(yōu)勢,但是以后中美之間的貿易競爭可能會逐漸趨于水平型競爭狀態(tài)。其次是合作,通過合作達到互利共贏,減少競爭的機會。然后是調整,中美兩國在產業(yè)結構上都需要有所調整,不僅中國,美國也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此外,對話也十分重要。中美貿易摩擦是客觀存在的,也不可避免,中美雙方需要冷靜下來,減少摩擦升級的機會,通過對話使雙方達到互相理解。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隆國強也提醒,對企業(yè)來說,應該研究和關注國外政策動向,了解行業(yè)情況,了解進口國同行的狀況,早作準備,盡量避免遭受雙反調查。國內企業(yè)間也要加強交流協(xié)作,避免內部惡意競爭讓國外企業(yè)漁翁得利。而一旦被起訴,則應積極應對,這需要企業(yè)熟悉運用WTO的游戲規(guī)則。
-
337調查:中美貿易摩擦新形式
424人看過
-
中美再現貿易摩擦專家稱美政府把貿易政治化
161人看過
-
貿易摩擦不會大量減少
166人看過
-
貿易順差會增加中美沒有摩擦?
120人看過
-
中阿化解貿易摩擦
426人看過
-
中國貿易摩擦急增成國際貿易摩擦主要對象
186人看過
競爭是指個體或群體間力圖勝過或壓倒對方的心理需要和行為活動。即每個參與者不惜犧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獲得個人利益的行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標。 劃分了公平競爭與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限,為市場主體的競爭設定了共同遵循的行為標準。對于在市... 更多>
-
中國大陸土地比美國大嗎四川在線咨詢 2023-02-13兩國的統(tǒng)計數據不同,根據中國的教科書,是中國大;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數據,美國大。美國國土面積(萬平方公里):中國教科書:937.2615;美國中央情報局:963.1418。中國國土面積(萬平方公里):中國教科書:960.0000;美國中央情報局:959.6960。如果算上臺灣,中國是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的,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三。 -
中美的比較美國的哪些湖北在線咨詢 2022-03-19中美的對比--剖析的真是精辟啊 1、美國:市長見了誰都要討好;中國:誰見了市長都要討好。 2、美國:老百姓可以亂搞,當官的不可以;中國:當官的可以亂搞,老百姓不可以。 3、美國:公共知識分子以批判政府為使命;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以歌頌政府為使命。 4、美國:批判政府最厲害的知識分子得大獎;中國:歌頌政府最厲害的知識分子得大獎。 5、美國:國窮民富,政府寧愿欠中國巨款,去保民生福利;中國:國富民窮,政 -
通知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云南在線咨詢 2023-06-12在現代國際貿易中,很多商業(yè)決策需要以通知方式告知交易對方。以正確的方式通知交易對方,不僅體現了企業(yè)良好的商業(yè)信譽,更直接決定企業(yè)將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鑒于多國均為《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締約國,本文以該公約為法律依據闡述各個話題。 一、正確的通知 1.形式:書面及口頭均可,從證據角度看,書面更好的證明通知實際發(fā)生。 2.內容:明確、清楚地表達通知的內容,列如:“從你司購買的設備被A公司提出侵 -
國際貿易訴訟與國際貿易仲裁相比有哪些特點?湖北在線咨詢 2024-08-30國際貿易訴訟和國際貿易仲裁,所處理的是國際之間發(fā)生貿易糾紛。國際貿易訴訟特點是:訴訟所涉及的一方當事人是外國人、爭議發(fā)生在外國或者訴訟所涉及的財產座落在外國或者屬外國人所有。在國際貿易中,雙方當事人發(fā)生爭議后,若通過友好協(xié)商不能解決,而合同中又沒有訂立仲裁條款,則任何一方當事人都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要求通過司法訴訟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爭議。這就是涉外民事訴訟。在涉外民事訴訟中,一國法院必須首先確 -
貿易中的貿易合同該怎樣簽訂呢?臺灣在線咨詢 2022-11-30交易磋商是買賣雙方為買賣商品,對交易的各項條件進行協(xié)商以達成交易的過程,通常稱為談判。在國際貿易中,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交易磋商是簽訂合同的基礎,沒有交易磋商就沒有買賣合同。交易磋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合同的簽訂及以后的履行,關系到雙方的經濟利益,必須認真做好這項工作。 國際貿易中貿易合同的簽訂比國內交易磋商復雜得多,而且充滿了矛盾。貿易磋商可以通過書面形式(包括信件、電報、電傳、傳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