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二審開庭后多久宣判

法律上沒有規(guī)定從開庭到判決的具體時限,但對整個審理過程規(guī)定了明確的時限。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嚴格執(zhí)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guī)定》第一條,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淼牡谝粚徯淌鹿V案件、被告人被羈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和第二審刑事公訴、刑事自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經(jīng)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兩個月。
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刑事上訴、刑事抗訴案件,經(jīng)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審理期限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淼谋桓嫒宋幢涣b押的第一審刑事自訴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jīng)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淼男淌掳讣瑢徖砥谙逓槎铡?/p>
民事訴訟第二審的流程是什么
1、立案
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nèi)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
證據(jù)交換;
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
2、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
(1)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quán)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2)法庭調(diào)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3)舉證質(zhì)證:告知證人的權(quán)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jù)材料發(fā)表意見;
(4)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5)法庭調(diào)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解決糾紛;
(6)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
維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發(fā)回重審。
(7)宣判。
3、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一審法院申請執(zhí)行;或者向二審法院告訴庭遞交書面申訴材料,申請再審。
如果達成調(diào)解協(xié)議,法院應當制作調(diào)解書,在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
-
二審宣判后多久才開始開庭審判?
448人看過
-
簡易程序開庭后一般多久宣判?
384人看過
-
民事訴訟一般開庭審理之后宣判要多久?
70人看過
-
法院二審開庭到宣判得多久
431人看過
-
一審多久后二審開庭審理?
239人看過
-
一審宣判后多久起訴二審
416人看過
刑事公訴追訴是指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追究其刑事責任的活動。在刑事公訴追訴中,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作為訴訟的一方,依法行使公訴權(quán),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指控和追訴。 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依據(jù)是公安機關(guān)提供的起訴意見書和相關(guān)證據(jù)... 更多>
-
-
-
公訴案件開庭后多久宣判一審臺灣在線咨詢 2023-12-08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nèi)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經(jīng)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
法院開庭后一般多久就會宣判?江西在線咨詢 2023-05-101、法院開庭后宣判期限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只是規(guī)定案子審結(jié)的期限,即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淼陌讣?,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審結(jié)。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戆讣?,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nèi)審結(jié)。 2、法律依據(jù):《民事訴訟法》 (1)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淼陌讣?,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審結(jié)。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2)第一百 -
訴訟離婚第一庭開庭后一般多久宣判香港在線咨詢 2022-11-211、我國法律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訴訟案件開庭后幾天判決,就離婚訴訟案件來講,法院是否判決離婚不是根據(jù)開庭次數(shù)確定的,通常情況下一宗訴訟案件的一個審理程序法院只開庭一次,當然也存在進一步查清案件事實,需要第二次開庭的情況。 2、但是否判決離婚法院會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為原則。在實踐中,什么時候下判決,應該根據(jù)法院是否當庭審判來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