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犯罪預備階段存在未遂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04 06:50:06 341 人看過

沒有。因為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是沒有著手實施犯罪行為,而未遂相反。依照《刑法》第23條規(guī)定,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因素導致沒有達成犯罪目的。

《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刑法》第23條的規(guī)定,犯罪未遂是指:“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刑法》第23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p>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3條規(guī)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chǎn)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chǎn),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chǎn),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一、犯罪未遂的類型有幾種?

犯罪未遂的類型有兩種:

一是實行終了的未遂與未實行終了的未遂;

二是能犯未遂與不能犯未遂(其中,不能犯未遂又可分為工具不能犯未遂與對象不能犯未遂)。

前者以犯罪實施行為是否實行終了為標準,后者以行為的實行能否實際構成犯罪既遂為標準。

對于未遂犯的處罰原則問題,應當注意兩個方面:一是以既遂犯的處罰為參照,二是適當從寬處罰,即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于刑法規(guī)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31日 08:39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犯罪預備相關文章
  • 犯罪預備階段的未遂贓款退還流程是什么
    第一,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贓款贓物隨案件的移交同時移交給相關級別法院,由其判決處理;第二,對于已經(jīng)結案的案件對于贓款贓物通過相關部門將其上交國庫;第三,依法將這些贓款贓物退還給相關的受害人以及被害機構或單位。簡單的來說,一旦犯罪分子落網(wǎng),案件審查,那么對于犯罪分子在其犯罪過程中的非法所得呢,需要依照其犯罪具體情節(jié)和犯罪性質來決定贓物的歸屬,對于那些可以用來證明犯罪分子的具體犯罪行為和事實的特殊贓品,以原物向有關機構移交最好,這樣才能更加明確的確定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實,并給予被害者以及全體公眾一個交代。其次,對于那些無法退還或者移交甚至沒有移交必要的贓物,可以采用照片或者清單的方式登記入冊保存,并隨卷移送。而對于那些涉及到被害人的財產(chǎn)并不需要在法庭出示的財物,應給予返還被害人或者被害單位,比如涉及到扣押或者凍結的一些單位的建設費、工費以及一些公益性款物,法院也會在案件結案時立即返還。退贓分為
    2023-06-25
    129人看過
  •  "中止犯罪:預備階段的意義何在?"
    這段內容講述了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預備應當被視為犯罪預備。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以犯罪為目的,雖然屬于犯罪預備,但并非犯罪中止。依據(jù)《刑法》關于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規(guī)定,這種行為應當被視為犯罪預備。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預 備 行 為 如 何 定 性 為 犯 罪 預 備預備行為如何定性為犯罪預備,是司法實踐中一個重要且復雜的問題。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然而,在實際司法審判中,如何認定一個行為屬于犯罪預備,往往需要綜合考慮行為人、預備目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關聯(lián)等因素。首先,從行為人的角度看,犯罪預備的特征表現(xiàn)為具有明確的犯罪目的,并且具有
    2023-09-13
    196人看過
  • 犯罪過程中哪個階段屬于預備階段?
    犯罪的預備階段指的是:一種為犯罪準備工具和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介于犯罪決心與實施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演員在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意圖。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尚未實施,尚未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還規(guī)定,預備犯可以比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準備也被稱為預備犯。犯罪預備階段有沒有犯罪中止?犯罪預備階段有犯罪中止。行為人在犯罪預備的過程中,著手實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實施犯罪行為的,屬于預備形態(tài)的中止。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以從兩個角度理解:(一)犯罪預備的中止即停止預備犯罪,犯罪人不再繼續(xù)為實行犯罪做準備。(二)犯罪預備階段進行到犯罪實行階段的中止,即沒有按照預備的犯罪形式繼續(xù)實施犯罪。當出現(xiàn)了這兩種情形之一的時候均可以認定為犯罪中止。犯罪預備的中止標志著犯罪人實行對應犯罪的犯意消滅,但是犯罪人并不當然停止犯罪,在一種犯罪預備階段發(fā)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
    2023-07-05
    415人看過
  • 犯罪預備和犯罪預備階段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罪的預備階段區(qū)別開來。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的一種停頓狀態(tài),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行為發(fā)展的一個過程。無疑,這兩個概念是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因為犯罪預備只能發(fā)生在犯罪的預備階段。但兩者的區(qū)別也是明顯的,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應對其承擔刑事責任的一種行為狀態(tài),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有些犯罪分子可能經(jīng)過犯罪預備階段以后進入了實行的階段并最終完成了犯罪,這時應作為犯罪既遂負刑事責任,而不再單獨對犯罪預備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如果行為在準備過程中由于行為人意志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犯罪,就應當以犯罪預備論處。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是什么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在概念以及處罰上有所不同。概念方面: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中止是指犯罪過程當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處罰方面: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
    2023-07-06
    93人看過
  • 故意犯罪預備未遂可以并存嗎
    可以共存,犯罪未遂在某些情形下是包括犯罪預備的,二者一般是由犯罪分子實施的,二者的區(qū)別是: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二十三條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如果是自認為犯罪已經(jīng)不能繼續(xù)而停止犯罪是未遂,如果自認為犯罪還能繼續(xù)但主動停止犯罪或采取有效手段阻止犯罪結果發(fā)生是中止。一、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有哪些?(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
    2023-02-16
    175人看過
  • 犯罪中止能不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
    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狈缸镏兄勾嬖趦煞N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景咐?005年3月23日晚,段某伙同曾某、陳某、袁某持刀前去尋找以前結怨的邱某報復未成。次日,邱某托人打來電話約定雙方在縣城一店內和解。當晚7時許,段某、陳某、曾某、袁某四人各帶一把西瓜刀前往。在快到店門口時,邱某剛好從店里出來,段某見狀走開到一邊,陳某、曾某、袁某三人則持刀上前追砍邱某,邱當即被砍倒,后經(jīng)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窘馕觥烤捅景付?,段某在實施犯罪行為前,已事先和其他同案犯有共同的意思聯(lián)絡,達成意思一致,準備一起去實施犯罪行為,要對邱某進行報復,并同其他人一同攜刀前往作案現(xiàn)場,段某主觀上的共同犯罪故意明顯。之后
    2023-08-02
    448人看過
  • 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區(qū)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自動有效的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是犯罪中止。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二、犯罪中止應當如何處罰?關于犯罪中止的處罰原則,各國有無罪說、不罰說和折中說之分,目前各國立法多采取對中止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做法。我國《刑法》對中止犯采取必減免主義?!缎谭ā返?4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备鶕?jù)這一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為沒有實際造成損害結果,則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為造成了一定損害結果的,則應當減輕處罰。這體現(xiàn)了我國《刑法》對犯罪中止行為的肯定和鼓勵。三、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該如何認定?犯罪中止《刑法》第24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
    2023-03-22
    264人看過
  • 哪些犯罪不具有預備階段
    一些具體犯罪的構成中所包含的口頭或書面語言形式的實行行為。如侮辱罪、誹謗罪、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語行為,作為強奸罪、搶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為的威脅性語言。這些特定的語言在特定的犯罪構成中屬于犯罪的實行行為,具備這些語言不但構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預備,而是已經(jīng)實行犯罪的其他犯罪形態(tài)?!缎谭ā返诙l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2024-04-28
    324人看過
  • 犯罪預備是否可能在犯罪策劃階段發(fā)生?
    犯罪預備不能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因為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此時還未開始犯罪,屬于犯罪的前期準備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預備犯和犯罪預備一樣嗎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預備犯是指行為人僅在預備階段就停止犯罪的人。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
    2023-07-06
    421人看過
  • 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存在于哪些犯罪中?
    一、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存在于哪些犯罪中?犯罪預備、未遂和中止不可能存在于間接故意或過失犯罪中,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jù)。2.行為人已經(jīng)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guī)定為兩種情況: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各類器具材料;用以掩護犯罪活動、排除障礙物、銷毀罪證的各類工具物品等。準備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裝、購買、借用、騙取、竊取等。二是為達到犯罪目的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主要指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創(chuàng)造條件的行為。如為實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現(xiàn)場、選擇犯罪時機、探聽被害人行蹤、演習犯罪手段和技巧、擬定犯罪實施計劃、尋找犯罪同
    2023-06-03
    103人看過
  •  "能否在犯罪預備階段實行正當防衛(wèi)?"
    該段內容講述了犯罪預備階段不被認為是正當防衛(wèi),但如果為了保護國家、社會、本人或他人的生命、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非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即使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也屬于正當防衛(wèi)。而犯罪預備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在犯罪預備階段,通常不會被認為是正當防衛(wèi)。然而,為了保護國家、社會、本人或他人的生命、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非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即使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也屬于正當防衛(wèi)。而犯罪預備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2. 犯罪預備的正當性:如何判斷是否屬于防衛(wèi)行為?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犯罪預備被視為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tài),其與犯罪行為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然而,對于犯罪預備的正當性,即其是否屬于防衛(wèi)行為,卻存在著爭議。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防衛(wèi)行為是指在他人對被告人的人身或財產(chǎn)權利造成威脅時,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或財產(chǎn)權利
    2023-08-19
    309人看過
  • 犯罪預備階段是否區(qū)分主從犯
    區(qū)分,在一般的共同犯罪中,一般均有主從犯區(qū)分。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刑法》第二十六條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對于第三款規(guī)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第二十七條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階段時出現(xiàn)犯罪中止嗎犯罪預備階段是有犯罪中止的,在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也算作犯罪中止。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2023-08-17
    423人看過
  • 犯罪預備階段是否能夠打擊犯罪?
    視情況而定。如果在犯罪預備階段主動放棄了犯罪計劃的,成立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以存在在犯罪預備階段,也可以成立在犯罪過程中,但是不能在犯罪后。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預備,犯罪活動中自動放棄犯罪,消除犯罪后果的行為。犯罪預備階段可以定罪嗎可以,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行為人在犯罪預備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jù)。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jīng)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
    2023-07-06
    329人看過
  • 如何認定刑事犯罪預備階段
    一、如何認定刑事犯罪預備階段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應注意下述三種區(qū)分:(一)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的區(qū)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罪的預備階段區(qū)別開來。犯罪預備是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的一種停頓狀態(tài),而犯罪的預備階段是行為發(fā)展的一個過程。(二)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的區(qū)別:在認定犯罪預備時,必須把犯罪預備與犯意表示區(qū)別開來。犯意表示是在實施犯罪活動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圖通過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流露出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正確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區(qū)別開來,才能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三)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qū)分:在認定犯罪預備時,還必須把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區(qū)別開來,犯罪的實行行為主要是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行為。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考慮到犯
    2023-04-16
    76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但這一規(guī)定內容并不是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完整定義。應當認為,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預備
    相關咨詢
    • 犯罪未遂存在什么階段
      青海在線咨詢 2022-07-19
      根據(jù)刑法第23條第1款的規(guī)定,犯罪未遂必須具備以下特征: (一)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著手”不是犯罪行為的起點,而是犯罪的實行行為的起點。 著手標志著犯罪行為進入了實行階段,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是實行行為,而且著手本身就是實行行為的一部分。著手標志著預備階段已經(jīng)結束,但著手不是預備階段的終點,因為許多犯罪在預備行為實施終了后,由于某種原因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
    • 未遂犯罪能否構成犯罪預備階段
      天津在線咨詢 2022-11-22
      犯罪未遂不存在于犯罪預備階段。因為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是沒有著手實施犯罪行為,而未遂相反。依照《刑法》第23條規(guī)定,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因素導致沒有達成犯罪目的。
    • 犯罪未遂要經(jīng)過犯罪預備階段才算犯罪嗎
      云南在線咨詢 2023-10-27
      犯罪未遂不存在于犯罪預備階段。因為犯罪預備與犯罪未遂的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是沒有著手實施犯罪行為,而未遂相反。依照《刑法》第23條規(guī)定,犯罪未遂是已經(jīng)著手實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因素導致沒有達成犯罪目的。
    • 盜竊未遂脫離共同犯罪預備階段的嗎?
      西藏在線咨詢 2023-07-15
      盜竊未遂處理:對盜竊未遂的處罰是比照既遂犯從輕或減輕處罰,你朋友屬于已經(jīng)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會罰款或拘留。犯罪未遂是犯罪的未完成狀態(tài),相對于犯罪既遂本身的危害是較低的,所以對于盜竊罪的犯罪未遂案件,只有在特殊情況才給予刑事處罰,即以數(shù)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目標,其他情況是不予刑事處罰的。
    • 犯罪預備階段具有犯罪既遂的特征嗎
      臺灣在線咨詢 2023-06-11
      通常情況下,犯罪預備階段和犯罪既遂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如果是在預備階段的話通常是不存在既遂的,這兩個階段是獨立的,如果在犯罪預備階段對他人造成了傷害,這個時候也是會進行判刑的。 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是犯罪過程中的不同犯罪階段(有的認為是不同的犯罪形態(tài)),這些不同的犯罪階段(或形態(tài))是各自獨立、互相并列或排斥的,是這個犯罪階段(或形態(tài)),就不可能是另一個犯罪階段(或形態(tài))。 犯罪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