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呢?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8-18 10:12:52 399 人看過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

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zhí)行。

3、排期開庭

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

4、開庭審理

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

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

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當事人就證據材料發(fā)表意見。

法庭辯論:各方當事人就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駁和論證。

法庭調解:在法庭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議解決糾紛。

如果達成調解協(xié)議,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簽收后生效,當事人履行調解書內容或申請執(zhí)行;未達成調解協(xié)議,合議庭合議作出裁決(宣判)。

5、宣判

同意判決,當事人自動履行裁判文書確定的義務或向我院告訴庭提出執(zhí)行申請;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區(qū)分對待:

裁定: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民事訴訟的流程是什么

(一)當事人起訴,首先應提交起訴書,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相應份數的副本。當事人是公民的,應寫明雙方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住址;當事人是單位

的,應寫明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起訴書正文應寫明請求事項和起訴事實、理由,尾部須署名或蓋公章。

(二)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原告向法院起訴應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證、戶口本、護照、港澳同胞回鄉(xiāng)證、結婚證等證據的原件和復印件;企業(yè)單位作為原告的應提交營業(yè)執(zhí)照、商業(yè)登記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

2、證明原告訴訟主張的證據。如合同、協(xié)議、債權文書(借條、欠條等)、收發(fā)貨憑證、往來信函等。

(三)當事人向法院提交書證,應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詳細列明提交證據的名稱、頁數。證據經法院承辦人核對后,由承辦人在證據清單上

簽字蓋章,一份交當事人,一份備案。

(四)立案庭在當事人履行必須的手續(xù)和交齊有關證據材料之后,在七天內,對符合立案條件的,辦理立案手續(xù);對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當事人應在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七天內預交案件受理費和其他訴訟費用,如確有困難,可在預交期內向本院提出減、緩、免交的書面申請,逾期不交或者書面申請緩、減、免交未獲批準而仍不預交的,本院將裁定按自動撤訴處理。

(六)提交糾紛提起的訴訟手續(xù)后,案件由法院排期開庭,當事人應服從法院的各項工作安排,并于結案后到財務室結算訴訟費用,多退少補。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的裁決,那么也是可以收集證據直接向法院起訴,但前提一定要符合法定的條件,這樣法院才會受理自己的請求,對于勞動爭議的案件必須要先進行仲裁,對仲裁的結果不服時才能起訴。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6日 08:23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法庭調解相關文章
  • 民事訴訟的訴訟流程和程序
    1、因糾紛提起的訴訟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執(zhí)行3、排期開庭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進行公告。4、開庭審理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結合以上的內容回復,對于訴訟流程中首先要遞交訴狀然后法院會對此立案審查,再設定開庭的日期以及開庭審理,在審理法院調解民事訴訟流程是什么法院在民事訴訟中主持調解的流程如下:1、法院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主動依職權開始調解;2、調解開始后,審判人員應當認真聽取雙方當事人,關于
    2023-08-04
    499人看過
  • 民事訴訟程序:公益訴訟一審審理過程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告提出反訴請求的,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審理人民檢察院提起的第一審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原則上適用人民陪審制。當事人申請不適用人民陪審制審理的,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決定不適用人民陪審制審理。公益訴訟的分類按照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不同劃分為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公益訴訟。1、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介紹公益訴訟包括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這是按照適用的訴訟法的性質或者被訴對象(客體)的不同劃分的;按照提起訴訟的主體公益訴訟可以劃分為檢察機關提起的公益訴訟、其他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的公益訴訟,前者稱為民事公訴或行政公訴,后者稱為一般公益訴訟。2、民事公益訴訟和行政公益訴訟的區(qū)別:(1)、兩者所維護的法律規(guī)范的性質不同,前者所要維護的是行政法律規(guī)范,后
    2023-07-10
    366人看過
  • 民事訴訟立案工作基本程序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一、交通事故全責方拖著不給錢請問多久可以提起交通事故全責方拖著不給錢隨時可以提起訴訟,提起訴訟后,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起訴要注意訴訟時效。二、檢察院起訴到法院開庭要多久法律并沒有具體規(guī)定多久時間開庭,由承辦法院根據案件實踐情況具體安排,只要沒有超過審限,均是合法的。起訴書上交到法院后,符合起訴條件的,人民法院會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三、合同糾紛多久才立案合同糾紛自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后七日內立案。人民法院審查后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應予立案,并通知當事人;
    2023-06-28
    77人看過
  • 梳理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和流程
    刑事訴訟的基本流程包括五個環(huán)節(jié):開庭。法庭審理的開始,是為從實體上審理案件作好準備。開庭時,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上述人員申請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法庭調查。法庭審理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這一階段,法庭要在公訴人、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對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調查核對,以查明案情,從事實方面為正確判決奠定基礎。開始由公訴人宣讀起訴書之后,審判人員審問被告人。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可以向被告人發(fā)問。審判人員、公訴人詢問證人,應當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應負的法律責任。當事人和辯護人可以申請審判長對證人、鑒定人發(fā)問,或請求審判長許可直接發(fā)問。審判長認為發(fā)問的內容與案件無關時,應當制止。審判人員應當向被告人出示物證,讓他辨認;
    2023-07-02
    303人看過
  • 交通事故民事訴訟的基本程序怎么走
    我國的審判制度為兩審終審制,即案件通過某一級人民法院審理并做出裁判結論后,當事人都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內提出上訴,要求上一級法院對原審判法院的審判活動和審判結論進行監(jiān)督、審查,當上一級法院的裁判結論為終局結論,立即生效。民事訴訟分為立案、審理、執(zhí)行這三個主要組成部分。1、立案當事人需要提交起訴狀和相關證據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立案審查,立案法院閱讀起訴狀進行案件形式審查后,認為屬于自己管轄范圍、起訴的主體符合法律規(guī)定、訴訟請求明確的,會做出受理的決定,并根據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計算案件受理費。當事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交納案件受理費后,法院立案部門將案件整體移送至審判部門。2、審判辦案法官收到案卷資料后,將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起訴書和證據材料副本交付被告答辯,并按照規(guī)定安排時間開庭審理。案情簡單、爭議標的不大的案件通常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即由一名審判人員進行審理,減半收取訴訟費用,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做出判決
    2023-02-18
    204人看過
  • 民事訴訟的意思以及民事訴訟一審審理程序
    一、民事訴訟的意思民事訴訟的意思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發(fā)生的訴訟關系。民事訴訟就其本質而言,是國家強制解決民事糾紛的一種方式,是權利主體憑借國家力量維護其民事權益的司法程序。《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二、民事訴訟一審審理程序民事訴訟一審審理程序是:1.當事人提交起訴狀2.法院經審查受理后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內提交答辯狀,法院在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審理;4.決定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并公告;5.法庭調查階段包括:當事人陳述;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鑒定結論;宣讀勘驗筆錄;6.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2023-06-06
    201人看過
  • 民事訴訟執(zhí)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民事訴訟執(zhí)行的程序有什么特點?
    一、民事訴訟執(zhí)行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民事訴訟執(zhí)行的基本原則是:1.執(zhí)行的合法性原則執(zhí)行的合法性原則,是指執(zhí)行活動應當按照法定的條件和程序進行。2.執(zhí)行標的的有限原則執(zhí)行標的是指人民法院的執(zhí)行活動所指向的對象,包括被執(zhí)行人的財產和行為兩個方面,但不包括被執(zhí)行人的人身。3.兼顧被執(zhí)行人利益原則兼顧被執(zhí)行人利益原則,是指在執(zhí)行過程中,人民法院必須照顧被執(zhí)行人的合法權益。4.強制執(zhí)行與說服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強制執(zhí)行與說服教育相結合,是指人民法院在執(zhí)行中既要采取強制手段,又要對當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動履行。5.協(xié)助執(zhí)行原則在執(zhí)行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有關單位、個人協(xié)助執(zhí)行的,應依法向其發(fā)出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二、民事訴訟執(zhí)行的程序有什么特點?民事訴訟執(zhí)行的程序有以下特點:1.執(zhí)行權由人民法院統(tǒng)一行使。無論生效的法律文書是由何種機構作出的,凡應通過民事執(zhí)行程序加以實現的,只能由人民法院執(zhí)行;2.執(zhí)
    2023-06-28
    141人看過
  • 民事第二審程序是指什么
    民事第二審程序
    民事訴訟第二審程序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裁定,在法定期限內提起上訴,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上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上訴案件進行審理所適用的程序。第二審程序是為了保證當事人依法行使上訴權和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法進行審判而設置的。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即人民法院適用第二審程序對上訴案件進行審理后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第二審程序并不是每個案件的必經程序。如果一個案件經過第一審程序審理,當事人達成了調解協(xié)議,或者在上訴期限內當事人沒有提出上訴,就不會引起第二審程序的發(fā)生,當然也就不需要經過第二審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1修正):第二編 審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審程序 第一百七十七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
    2024-01-05
    93人看過
  • 民事訴訟的哪些程序是初審程序和終審程序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一審民事訴訟包括:監(jiān)督程序;公告程序;特別程序;破產程序一審終審有異議時如何申請再審再審申請階段一般屬于形式審查,主要審查再審申請是否在兩年內提出,申請人是否有權再審,生效的再審判決是否允許申請再審,申請再審的理由是否符合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的規(guī)定,申請再審的法院是否具有再審管轄權,再審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本階段的重點是準備再審材料,起草高質量的再審申請再審申請人在準備好再審材料后,應將其提交有再審管轄權的法院備案部門。備案部門應當對再審材料進行正式審查。符合條件的,一般向再審申請人發(fā)出受理通知書一審終審后再審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為了減輕人民群眾的“訴訟負擔”,新的司法解釋規(guī)定了銀行卡糾紛、水費等9類繳費案件,燃氣和熱力合同糾紛可適用于小額索賠,并執(zhí)行一審終審判決。當事人對判決不服的,不得上訴,但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申請再審。原審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的正確判決。有足夠
    2023-05-03
    241人看過
  • 第二審民事上訴程序
    1備案當事人對第一審法院的判決、裁定不服的,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向第一審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第二審法院對第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和案卷進行審查,符合證據交換條件的,應當立案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應當在通知法院復核后直接作出。2開庭審理(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但當事人必須進行談話)提前3天通知當事人開庭的時間、地點和承辦人;公開審理案件應當提前三日公告;移交初審法院審理[1]宣布開庭,核實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2]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3]交叉詢問證據:告知證人的權利和義務,作證,宣讀未出庭證人的證詞,出示書面證據,物證和視聽資料;雙方就證據材料發(fā)表意見[4]法庭辯論:雙方就爭議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和論證[5]法庭調解:在法庭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爭議[6]合議庭作出裁決維持原判決,或變更判決,或者發(fā)回重審[7]判決3當
    2023-05-07
    290人看過
  • 民事訴訟案件第一審程序的起訴方式有哪些
    起訴狀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的書面依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規(guī)定,起訴狀應當包括以下內容:1)當事人的自然情況。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yè)、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這部分內容反映雙方當事人的身份情況,使原、被告特定化。2)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這部分是起訴狀的主要內容。原告要在起訴狀中寫明具體的訴訟請求和提出這種請求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包括法律關系存在的事實、發(fā)生糾紛的事實、提出訴訟請求的理由等。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實是否存在,需要證據證明。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原告的舉證責任。因此,原告在書寫起訴狀時,對提出的訴訟請求和提出這種請求的理由,都應該提供證據證明。提供書證、物證的,應在遞交起訴狀時一并遞交人民法院。提供證人證言的,應當寫明證人的住址,便于人民法院調查核對。人民法院記錄
    2023-06-13
    50人看過
  • 第二審程序是否適用于民事訴訟中?
    書面審理適用于民事訴訟中第二審程序。書面審理是行政訴訟程序的概念。二審人民法院只審理當事人的上訴狀和其他文件,不需要訴訟參加者出席法庭,直接作出判決和裁決的審理方式。民事案件二審程序中,經過評價和調查,詢問當事人,事實核對明確后,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可以直接作出判決決。《民事訴訟法》第169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對上訴事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獨任制適用第二審程序嗎二審不能適用獨任制。人民法院審理第二審民事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發(fā)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再審案件,原來是第一審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原來是第二審的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按照法律規(guī)定,一審中適用
    2023-08-07
    494人看過
  •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是不是一審終審
    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并不都是一審終審,對于案件涉及到較大數額的,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結果的,不適用一審終審,只有簡單的,標的額在上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適用一審終審。一、民事訴訟簡易程序是不是一審終審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并不都是一審終審,簡易程序如果案值比較大,當事人對簡易程序一審判決結果不服上訴的,不是一審終審。只有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上年度就業(yè)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二、確定監(jiān)護權案是一審終審嗎確定監(jiān)護權案是一審終審,監(jiān)護人不履行監(jiān)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jiān)護人的合法權益,其他有監(jiān)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jiān)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jiān)護關系的,按特別程序審理實行一審終審。以下案件實行一審終審:1.最高院作的一審民訴案件;2.不服不予受
    2023-07-09
    272人看過
  • 民事訴訟二審開庭是什么程序?
    一般來說,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可以向一審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而二審民事訴訟是否開庭,需要二審法院經過審查才能確定。如果符合條件,就會予以立案,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如果不符合條件,二審法院會給予不開庭審理的理由。民事訴訟二審程序1、立案當事人不服一審法院判決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或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查一審法院移送的上訴材料及卷宗,符合條件,予以立案。證據交換。上訴的裁定或者判決,又告訴庭審查后直接進行裁決。2、開庭(案件事實基本清楚,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必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談話)提前3日通知當事人開庭時間、地點、承辦人;公開審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審判庭開庭審理。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宣布合議庭成員,告知當事人權利義務,詢問是否申請回避;法庭調查:當事人陳述案件事實;舉證質證: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2023-08-05
    476人看過
換一批
#民事調解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法庭調解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就糾紛進行協(xié)商和調解的過程。 在法庭調解過程中,律師可以作為調解員參與調解過程,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和指導,幫助當事人達成調解協(xié)議,解決糾紛。 法庭調解是一種訴訟程序,是訴訟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 更多>

    #法庭調解
    相關咨詢
    • 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是什么意思,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具體是怎么樣的
      四川在線咨詢 2022-02-08
      民事起訴程序實際上是民事訴訟程序。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 1、起訴,即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立案庭遞交訴狀。 2、立案審查符合立案條件,通知當事人7日內交訴訟費,交費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對裁定駁回起訴不服,10日內向上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受理后,法院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15日內進行答辯,通知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可根據當事人申請,做出財產保全裁定,并立即開始
    • 民事訴訟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遼寧在線咨詢 2023-10-26
      需要經過起訴、法院受理、提交答辯狀以及開庭審理等流程。法庭辯論包括: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fā)言或者答辯;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順序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 第二審程序與第一審訴訟程序的區(qū)別是什么?
      遼寧在線咨詢 2023-07-20
      1.審判程序發(fā)生的原因不同。一審訴訟程序的發(fā)生,基于當事人的起訴權和法院的管轄權而二審程序的發(fā)生是基于當事人的上訴權和二審法院的審判監(jiān)督權。 2.審級不同。第一審訴訟程序是案件在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適用的程序而第二審程序是案件在二審法院審理的程序,它是一審案件受訴法院的上一級法院在審理上訴案件時適用的程序。 3.審判組織不同。 4.審理的對象不同。第一審訴訟程序是以原告的起訴狀和被告的答辯狀為基點展
    • 2023醫(yī)療事故訴訟一審程序的流程
      香港在線咨詢 2024-10-03
      1、起訴:由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遞交起訴書,交納起訴費,等待法院審查是否符合受理條件。 2、受理:法院審核起訴材料,在7日內決定是否受理。 3、通知應訴:法院經過審核,認為該案屬于自己管轄,就會通知被告應訴。 4、開庭審理:受理后,審判人員會安排具體開庭時間。開庭后,原告、被告雙方到庭,依次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辯論、法庭調解、陳述最后意見等。 5、委托鑒定:如果在訴訟中需要對醫(yī)方是否存在醫(yī)療過錯或
    • 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的流程,有哪些規(guī)定
      北京在線咨詢 2023-11-07
      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的流程是先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再在開庭審理前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法庭調查;法庭辯論;陳述;法庭調解;休庭評議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