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反家暴法出臺同居關系也受保護,同性戀不在列

首部反家暴法出臺:對于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同居”關系上否納入反家暴范圍。該法附則中予以明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p>
這意味著有同居關系的人之間發(fā)生的暴力也被納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約束。
但是相關負責人稱,在我國還不曾發(fā)現(xiàn)同性戀之間發(fā)生暴力事件,因此,新出臺的反家暴法中“共同生活的人員”不包括同性戀。“同居關系”之所以在反家暴法中沒有點名,是因為該項關系在我國的法律制度中是不受保護的。
反家暴法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保護措施。當發(fā)現(xiàn)這類人群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時,學校、幼兒園、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強制報告義務,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一、家暴向法院申請保護是免費的嗎
是免費的,家暴可以申請保護令的,女方遭遇家庭暴力,可以向有關組織反映或者報案,也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法院受理后會盡快的核實情況,符合條件的,做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對實施家暴的當事人采取一些禁止措施。
人身安全保護令是一種民事強制措施,是法院為了保護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親屬的人身安全,確保民事訴訟程序的正常進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法律設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規(guī)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xiàn)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在當事人因故無法申請人身保護令的情況下,近親屬、公安機關、婦女聯(lián)合會、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救助管理機構可代其向法院作出申請。
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有明確的被申請人;有具體的請求;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現(xiàn)實危險的情形。法院在受理申請后,應當在72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或者駁回申請;情況緊急的,應當在24小時內作出。
二、反家庭暴力法適用范圍
反家暴法,顧名思義肯定適用于家庭成員之間,現(xiàn)有法律對家庭成員的界定是基于血親、姻親和收養(yǎng)關系形成的法律關系。除此之外,該法附則中明確表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也應該就意味著監(jiān)護、寄養(yǎng)和同居等關系的人之間發(fā)生的暴力也被納入到家庭暴力中,受到法律約束。
為了減少家庭暴力事件發(fā)生,建立和睦的家庭關系,國家特出臺了《反家庭暴力法》,可能很多人都對其內容都比較關心。
反家暴法是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均屬家庭暴力。
(一)恐嚇等精神暴力納入家暴
家庭暴力的范疇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均屬家庭暴力?!敖?jīng)常性謾罵”“恐嚇”等精神侵害行為,都被列入了家暴的行列。
(二)發(fā)現(xiàn)家暴不報案將擔責
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等其他單位,發(fā)現(xiàn)無民事行為能力及限制行為能力的人遭受了家庭暴力,有責任、有義務向公安機關報案,我們在法律上規(guī)定,對于不報告的情形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三)適用同居時實施暴力
附則中還規(guī)定:“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這意味著有同居關系的人之間發(fā)生的暴力也被納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約束。
(四)告誡書可作家暴證據(jù)
實施家庭暴力的加害人,公安機關處理以后,如果不構成治安管理處罰,那么公安機關就對他進行批評教育,同時可以給他出具一個告誡書。這個告誡書要記錄加害人的身份問題、實施家庭暴力的事實陳述以及不得再實施家庭暴力的警告,并且這個告誡書可以成為法院審判家庭暴力案子的證據(jù)。
(五)建立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
當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狀況,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法院應受理。對一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以及由于強制、威嚇無法進行申請的特殊人,其他有關組織和個人還可以代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法院必須受理,法院一般情況下在72小時內要做出裁定,是發(fā)人身安全保護令,還是不發(fā),特殊情況須在24小時內做出。
-
家庭冷暴力包括夫妻共同生活嗎
112人看過
-
共同生活的人實施暴力是否適用反暴力法
150人看過
-
戀愛、同居均受反家暴法保護
493人看過
-
家庭暴力是否包括對共同生活的女友的打罵?
411人看過
-
“同居戀愛”莫成反家暴法的“闌尾”
463人看過
-
“包二奶”、“性生活不和諧”是家暴主因
97人看過
同居關系的定義在我國法律中并無明確規(guī)定。同居關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同居雙方為異性,即我們這里所說的同居關系只產(chǎn)生在男女之間; 第二,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這是同居關系與婚姻關系的本質區(qū)別,如果雙方辦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記手續(xù),那么雙方便屬... 更多>
-
反家暴法包括同性的嗎?山東在線咨詢 2022-08-05《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制定。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
共同生活的法律概念包括:香港在線咨詢 2021-11-08夫妻共同生活是指男女婚后互相扶持,共擔生活壓力,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的持續(xù)穩(wěn)定狀態(tài)。主觀上,男女雙方都有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共同愿望;客觀上,男女可以互相扶持,共同履行夫妻義務和家庭義務。 -
-
家庭暴力共同生活的人怎么處理河南在線咨詢 2022-02-07對于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其中的共同生活的人是指雖然當事人共同生活,但不屬于家庭成員,而是其它人員,例如情侶,在共同生活時,如果發(fā)生暴力行為的,同樣適用反家暴法相關規(guī)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七條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guī)定執(zhí)行。 -
夫妻共同債務包括生活性債務和經(jīng)營性債務嗎北京在線咨詢 2023-08-29(一)生活性債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雙方或一方因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引起的債務,包括撫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老人、醫(yī)療疾病、建造房屋、購置家用物品等引起的債務。在夫妻雙方分居期間,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缺少經(jīng)濟來源的一方,為了維持分居期間個人生活的必需而引起的債務,雖為一人單獨所負,也應作為夫妻共同生活債務認定和處理。 (二)經(jīng)營性債務,是指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出于共同生活的目的,從事經(jīng)營活動所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