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犯罪預備存在中止的情形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6-03 15:52:56 164 人看過

一、犯罪預備存在中止的情形嗎?

犯罪預備有中止的情形。即發(fā)生在預備階段的中止,如為殺人買刀后中止。

我國刑法在第二十二條中規(guī)定對預備犯也應予以刑事處罰,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二、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區(qū)別:

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正式開始實施犯罪。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

2、停止的時間點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

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

三、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也包括兩個方面: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梢姡A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fā)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qū)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xù)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對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但對于個別預備犯情節(jié)特別惡劣、主觀惡性嚴重、危險性大的,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預備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則可以依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免除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9日 02:23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犯罪預備相關文章
  • 強奸罪存不存在中止犯罪的情況
    一、強奸罪存不存在中止犯罪的情況1、有。2、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3、法律依據(jù):《刑法》第二十一條【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二、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1、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2、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tài)。3、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tài),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tài)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qū)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4、《中
    2023-05-14
    286人看過
  • 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嗎,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嗎犯罪中止能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二、犯罪中止的基本特征(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對被害人的
    2023-04-11
    204人看過
  • 故意傷害中止的情形存在嗎?
    一、故意傷害中止的情形存在嗎?故意傷害也是存在中止的情形的,比如說再傷害他人時買的工具后不試行,或者是抓住受害人之后放棄,都是屬于犯罪中止沒在很多罪行中都有犯罪中止,幾乎所有的犯罪都有。二、故意傷害的定義故意傷害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故意傷害嚴重的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常見的一種犯罪。構成故意傷害罪,某人必須實施了傷害行為,所謂傷害是指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通常表現(xiàn)為破壞人體組織的完整如斷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壞人體器官的正常機能如使人失去聽覺、視覺、神經機能失常等。但這些傷害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當防衛(wèi)等合法行為而傷害他人身體的,不構成故意傷害罪。三、犯罪中止的概念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狈缸镏兄勾嬖趦煞N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
    2023-04-13
    434人看過
  •  "中止犯罪:預備階段的意義何在?"
    這段內容講述了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區(qū)別。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預備應當被視為犯罪預備。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以犯罪為目的,雖然屬于犯罪預備,但并非犯罪中止。依據(jù)《刑法》關于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的規(guī)定,這種行為應當被視為犯罪預備。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預 備 行 為 如 何 定 性 為 犯 罪 預 備預備行為如何定性為犯罪預備,是司法實踐中一個重要且復雜的問題。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然而,在實際司法審判中,如何認定一個行為屬于犯罪預備,往往需要綜合考慮行為人、預備目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關聯(lián)等因素。首先,從行為人的角度看,犯罪預備的特征表現(xiàn)為具有明確的犯罪目的,并且具有
    2023-09-13
    196人看過
  • 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
    法律綜合知識
    1、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2、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作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的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實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犯罪中止行為本身具有密切關系:沒有中止行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態(tài),中止行為是犯罪中止形態(tài)的決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態(tài)與中止行為本身又具有區(qū)別: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情節(jié)惡劣的;(二)強奸婦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四)二人以
    2024-01-19
    309人看過
  • 預備未遂中止是犯罪嗎
    是的,屬于犯罪狀態(tài),這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所以犯罪是存在的,但要看嚴重程度。犯罪預備是指為犯罪準備工具,創(chuàng)造條件。犯罪未完成是否是由于犯罪分子的意志以外的原因,是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區(qū)別。至于犯罪未遂和預備階段犯罪中止的主要區(qū)別,也就在這里。刑罰的本質目的是通過對犯罪行為實施者的懲罰來威懾和預防犯罪。雖然犯罪預備尚未實施,客觀上沒有造成損害,但對社會有明顯的潛在危害。如果不制止和懲罰,無疑最終會導致犯罪的實施,對社會造成重大損害。因此,我國刑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預備犯也應當受到刑事處罰,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預備犯也應當受到刑事處罰,但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處罰?!痉缸镂此臁糠缸镆呀涢_始實施。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為犯罪未遂。對于未遂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既遂犯的處罰。第二十四條【中止犯罪】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
    2023-08-06
    287人看過
  • 犯罪中止比犯罪預備的處罰輕嗎?
    一、犯罪中止比犯罪預備的處罰輕嗎?犯罪中止比犯罪預備的處罰輕。從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來看,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guī)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jié)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于最輕的。二、如何區(qū)分犯罪中止和犯罪預備犯罪中止和犯罪預備有如下區(qū)別: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正式開始實施犯罪。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2.停止的時間點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為人自己自動放棄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
    2023-04-23
    304人看過
  •  "預備犯在共同犯罪中是否普遍存在?"
    共同犯罪中可能存在犯罪預備,即兩個人或更多共同實施犯罪預備的行為。預備犯主觀上具有犯罪故意,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如制造條件、提供幫助等。類似于犯罪預備工具、制造條件等行為都算犯罪預備。在共同犯罪中,存在犯罪預備的情況。如果兩個人或更多共同實施犯罪預備的行為,則可以被視為預備犯。預備犯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提前進行犯罪準備)且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類似于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等一些行為都算犯罪預備。共同犯罪中的預備犯認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對于預備犯,我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三款規(guī)定:“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蓖瑫r,在共同犯罪中,部分共同犯罪人實行犯罪,部分共同犯罪人僅起幫助作用的,對于非實行犯罪人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對于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2024-01-22
    138人看過
  • 有犯罪中止還構成犯罪預備嗎
    一般來說犯罪中止是可以構成犯罪預備的,這個犯罪預備也是犯罪中止中的一個情況,如果自己在犯罪的過程中良心發(fā)現(xiàn),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害,就停止了的話,一般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正式開始實施犯罪。一、非法經營罪可以犯罪中止嗎非法經營罪,是指未經許可經營專營、專賣物品或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準文件,以及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一)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
    2023-03-28
    239人看過
  • 存在持續(xù)犯中止犯罪嗎?
    一、存在持續(xù)犯中止犯罪嗎?依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繼續(xù)犯是指犯罪從著手實施到終了,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的犯罪,所以繼續(xù)犯是可以構成犯罪中止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二、犯罪中止如何認定(一)行為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xù)犯罪或實現(xiàn)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中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fā)現(xiàn),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于
    2024-01-26
    377人看過
  • 連續(xù)犯存在犯罪中止嗎?
    一、連續(xù)犯存在犯罪中止嗎?連續(xù)犯存在犯罪中止。連續(xù)犯是指行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實施數(shù)個獨立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情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行為。如果構成犯罪中止的,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法律依據(jù):《刑法》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jié)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
    2024-01-21
    316人看過
  • 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嗎
    一、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嗎犯罪中止可能存在共同犯罪。例如,兩個以上犯罪分子共同故意犯罪,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屬于犯罪中,如果構成犯罪的,就屬于共同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二、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中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xù)犯罪和實現(xiàn)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xù)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2、行為人客觀上實施了中止犯罪的行為。(1)中止行為是停止犯罪的行為,是使正在進行的犯罪中斷的行為。(2)中止行為既可以作
    2023-11-28
    487人看過
  •  "犯罪預備:中止與犯罪中止的區(qū)別及認定"
    在犯罪過程中,如果一個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那么他/她可以被認定為犯罪中止。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罪預備中的中止也屬于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在犯罪過程中,如果一個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那么他/她可以被認定為犯罪中止。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罪預備中的中止也屬于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預備中的中止屬于犯罪中止嗎?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在犯罪預備過程中,如果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屬于犯罪中止。因此,犯罪預備中的中止屬于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形態(tài)。根據(jù)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犯罪預備中的中止也屬于犯罪中止。對
    2023-08-27
    305人看過
  • 犯罪預備形態(tài)就是犯罪預備嗎
    不一樣,預備犯指人,犯罪預備是一種犯罪形態(tài)。根據(jù)刑法有關規(guī)定,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一種犯罪形態(tài)。而預備犯是指行為人僅在預備階段就停止犯罪的人?!缎谭ā返诙l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一)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梢?,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又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fā)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二)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
    2023-03-02
    497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但這一規(guī)定內容并不是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完整定義。應當認為,犯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預備
    相關咨詢
    • 犯罪預備與預備中止中止的含義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2-07-11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 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
    • 2) 犯罪的預備未遂終止存在于什么中
      香港在線咨詢 2022-11-08
      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過程中。犯罪的預備、未遂、終止都是故意犯罪在犯罪過程的不同階段由于各種原因而停止下來所呈現(xiàn)的不同狀態(tài)。
    • 預備犯罪可以中止嗎,怎么認定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的
      臺灣在線咨詢 2022-08-05
      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有如下區(qū)別: 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已經正式開始實施犯罪。 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還未正式實施犯罪。 2、停止的時間點不一樣。犯罪預備是犯罪著手之前開始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時候;而犯罪中止則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時間段中都可以發(fā)生。 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樣。犯
    • 犯罪預備存在共同犯罪嗎
      新疆在線咨詢 2022-05-13
      犯罪預備也存在共同犯罪。 根據(jù)《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相關延伸】 問: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 答:共同犯罪的要件是:1、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各共同犯罪人所實施的行為;2、主觀方面必須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主體條件是兩人以上。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作為犯罪主體條件的人,不僅包括
    • 犯罪預備階段的中止可定罪嗎?是屬于犯罪預備還是犯罪中止
      山東在線咨詢 2022-08-06
      犯罪預備階段存在犯罪預備和犯罪中止兩種停止形態(tài)。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導致犯罪行為未著手,是犯罪預備。主觀放棄而未著手,是犯罪中止。根據(jù)此案件的特征,判斷為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