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民事行為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12 19:10:31 325 人看過

一、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

1、民事權利能力自公民出生時就有,而民事行為能力則與公民的年齡和智力狀況直接相關,只有達到一定年齡、智力狀態(tài)正常的公民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法律對民事權利能力的規(guī)定具有統(tǒng)一性,而法律根據不同年齡和智力狀態(tài)賦予公民不同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兩者聯系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都是資格。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行為能力的前提。沒有民事權利能力,就沒有民事行為能力。

三、行使民事權利能力年齡

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四、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律效力

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權利能力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二者范圍的不一致。一般認為,二者在范圍上是一致的和對應的,均應當限于自然人法人,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主要表現在各國對非法人團體訴訟權利能力的承認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第1款也確立了非法人團體的民事行為能力。那么,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非法人團體緣何能夠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呢?這主要是因為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政策出發(fā)點不同所致――在民事主體的規(guī)定上,民事實體法主要是基于維護交易信用的需要、從監(jiān)督和管理的政策立場出發(fā);而民事訴訟法則是從簡便而有效地解決民事糾紛、更好地維護民事行為的合法權益的立場出發(fā)。正如日本著名民事訴訟法學者兼子一教授所作的精辟論述:“民法及其他實體法若隨意承認法人人格,就會造成交易信用關系混亂。因此,從監(jiān)督和管理的政策的立場出發(fā),法人人格只限于法律所承認的社會或財團,除此之外則采取無視其團體或抑制其產生的政策。盡管如此,不能否認實際上除法人之外存在著種種團體,并且它們常常介入交易活動,從事著社會活動。由于其存在和活動,就會與他人之間產生糾紛,而且迫切需要解決這些糾紛。在此情況下,就出現與這些團體做交易的對方民事行為應跟誰進行訴訟為宜的麻煩事情。為了解決這種糾紛,訴訟法索性承認這些團體的存在,并把它作為訴訟民事行為作出判決,這是既簡便又有效的方法。于是,訴訟法與民法從不同的政策出發(fā),即使是非法人的團體,只要對外具有明確的代表人或管理人的組織形式,就承認其民事行為效力”。由此可見,賦予非法人團體民事行為能力,旨在解決糾紛和更好、更有效率地保護民事行為的合法民事權益。換言之,由于過濾掉了實體法自身的有關考慮,民事訴訟法在實現民事權益上往往更為直接和有效。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3日 08:37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民事權利相關文章
  • 法人與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民事權利的概念和分類
    法人與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是民事權利能力開始與消滅的情形不同、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不同、民事權利能力之間的差異程度不同。民事權利的概念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在一定范圍內為一定行為的的權利,民事權利可以分類為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的民事權利以及根據權利的作用不同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一、法人與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有三個:1.民事權利能力開始與消滅的情形不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從自然人出生開始,到自然人死亡時消滅。2.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不同。專屬自然人的某些民事權利能力的內容,如繼承權、接受扶養(yǎng)的權利等,法人不可能享有;而專屬某些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內容,如銀行法人開展信貸業(yè)務的權利,則自然人不能享有。3.民事權利能力之間的差異程度不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平等的,相互之間一
    2023-07-08
    377人看過
  •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一、法人民事權利能力與自然人的區(qū)別1、法人的行為能力與權利能力一起發(fā)生和消滅,兩者的開始和終止的時間完全一致。而自然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開始和終止時間并不一致,是先有權利能力,后有行為能力。我國自然人取得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為18周歲,當然如果已滿16周歲且以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源維持自己正常生活的也具有完全行為能力。2、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范圍完全一致。由于法人的權利能力為特殊的,法人的行為能力也是特殊的,因此,各個法人彼此的行為能力也并不一樣。自然人行為能力分成多個階段,一般以年齡為基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完全行為能力人。3、法人的行為能力由其機關或代表實現。法人機關或代表的行為,就是法人的行為,法人承擔其法律后果。這是由法人是社會組織的特點決定的。自然人的行為能力有其自己或監(jiān)護人的行為實現。二、法人人格權包括哪些權利在法人人格權概念下有以下權利類型:法人名稱權
    2023-04-02
    337人看過
  • 業(yè)主委員會并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日前,四川省郫縣法院裁決一起土地使用權糾紛案,郫縣晶都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狀告成都某房產公司的訴訟請求被駁回。法院查明,2002年12月,成都某房產公司獲得位于犀浦鎮(zhèn)6000余平方米的住宅用地一宗,并在該宗土地上開發(fā)建設晶都小區(qū)。商住樓竣工銷售完畢后,該宗土地的使用權全部分攤給了小區(qū)的全體業(yè)主。但是,該房地產公司在未經規(guī)劃部門批準和業(yè)主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在小區(qū)公共用地上建設車庫和住房。目前,車庫已被銷售,住房由房產公司自行使用。對此,小區(qū)業(yè)主極為不滿,認為房產公司的行為嚴重侵害了業(yè)主的土地使用權。業(yè)主委員會遂將房產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房產公司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我國物業(yè)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guī)定,業(yè)主委員會并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小區(qū)土地使用權的享有者是業(yè)主,而非業(yè)主委員會。因此,小區(qū)業(yè)主委員會以原告身份提起本案訴訟顯屬不當。各業(yè)主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2023-06-08
    311人看過
  • 欠缺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效力的關系
    一、欠缺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效力的關系根據《民法典》的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行為是無效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這些個體的民事法律行為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具體來看,《民法典》第二十條明確指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而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這些規(guī)定構成了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利益的法律基礎。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定義《民法典》提供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具體定義。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被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于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同樣適用這一規(guī)定。這些定義確保了當事人在不能明確自己意愿或認知行為后果時,其民事行為不產生法律效力,避免造成不利影響。三、監(jiān)護人的法定代理作用《民法典》還涉及了監(jiān)護人的法定代理作用。第二十三條明確了無
    2024-01-21
    453人看過
  • 關于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有哪些
    一、關于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自然人一樣,法人也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能夠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是法人作為民事主體參加民事活動的前提。沒有這種民事權利能力,它就不能參加民事活動,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樣,不是自然能力,而是法律所賦予的一種資格。二、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有哪些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區(qū)別有:1.民事權利能力開始與消滅的情形不同。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從自然人的出生開始,到自然人死亡時消滅。2.民事權利能力的范圍不同,專屬自然人的某些民事權利能力的內容,如繼承權利、接受扶養(yǎng)的權利等,法人不可能享有;而專屬某些的內容,如銀行法人開展信貸業(yè)務的權利,自然人則不能享有。3.民事權利能力之間的差異程度不同,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普遍、一致和平等的,相互之間一般沒有多大差別;而不同都有局限性,并且相互差異很大。三、法人民事權利能力的限制
    2023-07-06
    200人看過
  • 怎樣規(guī)定訴訟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
    訴訟權利能力的概念訴訟權利能力,又稱當事人的訴訟權利能力或者當事人的能力,是指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享有民事訴訟權利,承擔民事訴訟義務所必需的訴訟法資格。當事人必須具備當事人的能力,這是訴訟要件之一。如起訴當事人無能力,法院將駁回起訴。訴訟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能力的關系與民事權利能力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具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才具有公民、法人等訴訟權利能力。按照通行的觀點,在某些情況下,沒有民事權利能力的人也可以有訴訟權利能力,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比如其他沒有民事權利能力的組織,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有訴訟權利能力。民事權利能力與訴訟權利能力不一致的原因在于民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立足點不同。為了明確權利主體和責任主體,保障交易安全,民法堅持民事主體類型法定原則,認為只有公民和法人是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的能力,除公民和法人以外的其他組織不是一類民事主體,不享有民事權利的能力?,F實生活中,雖然除公民和法人
    2023-08-07
    318人看過
  • 民法典哪些行為沒有民事權利能力
    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因此自然人自出生時就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在自然人死亡后,民事權利能力就不存在了。其中還有些組織也是有民事權利能力的,在組織終止后,民事權利能力就自動消失了。民法典規(guī)定民事權利能力是否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所謂民事權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規(guī)定的,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權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權利的前提,但它不是具體的民事權利。民事權利能力僅僅是一種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或可能性,是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是一直存在的,但具有這種資格的主體要享有某項實際的權利,還必須通過一定的行為參加到某一具體的法律關系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三條
    2023-08-13
    364人看過
  • 無民事行為能力鑒定?如何認定民事行為能力?
    (1)自然人須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依據中國民事司法實踐,判斷當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或者參照醫(yī)院的診斷、鑒定確認。在不具備診斷、鑒定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參照群眾公認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tài)認定,但應以利害關系人沒有異議為限。(2)須經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利害關系人包括近親屬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這里所說的近親屬,主要是指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及其他近親屬等。依據《民法典》第24條第3款的規(guī)定,其他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y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3)須經人民法院認定。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作出認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裁判,并指定監(jiān)護人。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受傷由誰承擔賠償責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受傷由監(jiān)護人承擔賠償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監(jiān)護人責任】無民
    2023-05-07
    223人看過
  •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怎么理解,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
    一、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怎么理解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理解如下:1.年滿18周歲且精神健康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2.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掌握時明確:(1)關于年齡的表述,明確應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而不是16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公民。“以上”、“以下”包含本歲,而“不滿”不包含本歲。(2)所謂“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主要是指“參加工作”的,不包括打零工、打短工以及得到大額捐贈和遺產。(3)不滿16周歲的公民,即使可以以自己的勞動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也不能認定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例如13周歲的國家青年隊的乒乓球運動員,雖然其收入足以作為自己的主要生活來源,但同樣不能認定他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二、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如下: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可完全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通過
    2023-06-28
    446人看過
  • 訴訟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訴訟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關系是怎樣的?通常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能夠發(fā)起訴訟行為。有訴訟行為能力意味著能夠親自參加民事訴訟活動,當事人的訴訟行為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通常情況下有民事行為能力即有民事訴訟行為能力,而在我國民事行為能力與訴訟行為能力的分類原則上有相同之處。二、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哪些情況?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獨立的行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具備部分民事行為能力。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無民事行為能力。不具備
    2024-01-21
    253人看過
  • 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規(guī)定,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特點
    一、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規(guī)定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規(guī)定即指胎兒繼承份額的保留制度,在分割遺產時,如果有胎兒(該胎兒出生后應屬于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范圍)的,應當為胎兒保留繼承份額。對胎兒保留份額的處理,依胎兒出生時是死體還是活體而不同:1.如果胎兒出生時是活體的,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可由其母親代為保管。2.如果胎兒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則該保留份額為該嬰兒所有,但應由該死嬰的法定繼承人按法定繼承處理。3.如果胎兒出生時即為死胎,則該保留的份額由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再分割。二、胎兒民事權利能力的特點胎兒民事權利能力具有“單向性”的特點,僅限于“為保護胎兒的利益”的方面,具體要從如下方面理解:1.保護胎兒的遺產繼承利益,胎兒享有繼承權。2.保護胎兒的贈與利益。如胎兒出生前其祖母贈與其50萬元,其父母可代為接受,但此時胎兒對該50萬元享有權利。3.胎兒身份利益的保護問題。如胎兒出生前,其生母甲因乙的交通
    2023-06-06
    340人看過
  • 民法典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一、民法典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何恢復民事行為能力民法典規(guī)定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睹穹ǖ洹返诙臈l【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認定與恢復】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規(guī)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y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二、哪些人
    2023-04-19
    68人看過
  • 民法典民事權利能力該怎么解釋,民事權利能力特征
    一、民法典民事權利能力該怎么解釋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取得民事權利的一種能力,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三條【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第五十七條【法人的定義】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第五十九條【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二、民事權利能力特征1.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一種可能性,還沒以民事主體帶來實際利益。而民事權利則是民事主體參加到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后,才能實際享有的。2.民事權利能力包括民事主體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而民
    2024-04-21
    62人看過
  •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否:探討殘疾人在我國的民事行為能力
    殘疾人需要具體的鑒定,才可以決定是否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后果,是判斷其是否心智健康的關鍵。如果他在行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為的法律后果,即使其行為是適當并公平的,而且即使對方也沒有理由認為他精神上有什么障礙,那么他的行為也是依法可以撤銷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怎么離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殘疾人離婚如下:同意離婚,并就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等問題達成協議的,可以到一方住所地的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一方或者雙方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當通過訴訟離婚,如果雙方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方代理人需要提起離婚訴訟,一方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另一方應當提起離婚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二條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
    2023-07-10
    281人看過
換一批
#民法典總則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民事權利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范圍和實施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以實現某種利益的意志。包括:權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種利益(如人身權)和通過一定行為獲得的利益(如財產權);權利人自己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和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 更多>

    #民事權利
    相關咨詢
    • 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的區(qū)別是什么
      上海在線咨詢 2022-03-05
      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與其民事行為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在分類上,兩者又不完全一致。公民的訴訟行為能力采用兩分法:有訴訟行為能力和無訴訟行為能力。而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則采用三分法: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在民事訴訟中,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才有訴訟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都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由于訴訟行為能力是當事人可以親自為訴訟行為的資格,因
    • 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區(qū)別是什么, 哪些人不能成為民事主體
      江蘇在線咨詢 2022-03-01
      一、先看兩者定義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也就是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是作為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的前提條件。如法律規(guī)定,國家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則每一個公民都享有行使財產所有權的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的含義簡稱“行為能力”。能夠以自己的行為依法民事行為能力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從而使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或消滅的資格。二、看兩者聯系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
    • 權利能力與民事權利
      天津在線咨詢 2023-06-26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資格。法律規(guī)定了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也即確認了自然人的民事主體地位,這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前提。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既包括自然人享有民事權利的資格,也包括自然人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從含義來說,稱為“民事權利義務能力”顯得更為全面。采用“民事權利能力”,突出了民法以保護民事權利為核心的立法精神。民事權利能力具有不可剝奪的特征
    •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和什么的行為能力和特征
      湖北在線咨詢 2022-03-08
      一、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的行為能力 1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的概念、特征。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公民從事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包含兩種含義,一是主體資格,二是主體享有權利的范圍。應區(qū)別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權利的概念。 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有如下特征: (1)主體的平等性; (2)內容的完全性和廣泛性; (3)權利能力和義務能力的統(tǒng)一性; (4)民事權利能力實現的物質保障性; (
    • 公民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就一定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嗎?
      海南在線咨詢 2022-10-19
      1、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一定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這句話是對的。2、《民法通則》第九條有規(guī)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因此,所有公民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并不是任何公民都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法律要求公民必須達到一定年齡以及能夠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具有認識能力和控制能力時,才具有行為能力。公民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應從年齡和精神是否正常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