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的犯罪中止規(guī)定是必須是在犯罪過程當中,因為本人抑制醫(yī)院的原因所導致的犯罪活動的停止。
(一)、故意殺人罪中止的時間性認定:“在犯罪過程中”
故意殺人罪的中止既可以發(fā)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fā)生在實行階段,還可以發(fā)生在實行行為結束之后但在既遂之前。
中止前的行為必須屬于故意殺人行為。如果產生犯意后沒有實施任何犯罪行為便放棄犯意的,不成立中止。
故意殺人既遂后自動恢復原狀的,不成立犯罪中止;成立犯罪預備與未遂后,也不可能有犯罪中止。
(二)、故意殺人罪中止的自動性認定:“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
故意殺人罪中止的自動性,是指行為人認識到客觀上可能繼續(xù)實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棄原來的犯罪意圖。這是犯罪中止與犯罪預備、犯罪未遂在主觀上的區(qū)分標志。
自動性的成立不以中止動機的倫理性為必要,不要求行為人基于真誠的悔悟徹底放棄一切犯意,只要行為人完全放棄故意殺人犯罪的犯意即可。
故意殺人罪中止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中止的原因本身不影響中止自動性的判斷。
基于目的物的障礙而放棄故意殺人行為的,不具有自動性。
(三)、故意殺人罪中止的客觀性認定
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實行行為尚未終了,只要不繼續(xù)實施行為就不會發(fā)生犯罪結果的情況下,故意殺人罪的中止行為表現(xiàn)為放棄繼續(xù)實施犯罪行為(也被稱為未實行終了的中止)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必須是真實地放棄犯罪行為,而不是等待時機繼續(xù)實施該行為。
在故意殺人行為實行終了、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會發(fā)生犯罪結果時,中止行為表現(xiàn)為采取積極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也被稱為實行終了的中止)在實行終了的情況下,中止行為必須是一種足以避免結果發(fā)生的、真摯的努力行為,但不以行為人單獨實施為必要。沒有做出真摯努力的,不成立中止。
一、故意殺人罪中止的有效性認定
不管是哪一種中止,都必須沒有發(fā)生行為人原本所希望或者放任的、行為性質所決定的犯罪結果(侵害結果)。否則,應當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
行為人為防止故意殺人犯罪結果的發(fā)生做出了積極努力,但其行為本身偶然不能使犯罪結果發(fā)生或者由于他人的行為防止了犯罪結果發(fā)生時,也成立中止犯。即不要求中止行為與結果沒有發(fā)生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
-
故意殺人會中止刑事犯罪嗎?
210人看過
-
法律上規(guī)定的殺人中止是犯罪嗎?
362人看過
-
刑事犯罪中故意殺人罪的特征是什么?
361人看過
-
故意殺人罪定義是什么,故意殺人罪的處罰
384人看過
-
法律規(guī)定中故意殺人的定罪條件是什么
80人看過
-
是否將中止視為故意殺人罪?
270人看過
-
故意殺人又中止了犯罪,犯罪中止和故意殺人應該怎樣判?山西在線咨詢 2022-12-16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 從中國刑法的規(guī)定來看,第24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什么是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是什么,故意殺人罪判幾年山西在線咨詢 2022-03-07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故意殺人罪的構成要件 1.本罪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故意殺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權。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刑法中生命起始的標志能說為胎兒脫離母體后,開始獨立呼吸。生命的終止我國實踐中以心臟停止跳動為標志。根據(jù)有關司法解釋,心臟不可逆轉地停止跳動,可以認定為生命已經(jīng)終止。因此,母體中的胎兒與尸體都不能作為故意殺人的罪的客體,但侵犯其可能構成故意傷
-
如何定中止故意殺人罪?廣東在線咨詢 2021-10-13根據(jù)我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關于故意殺人罪中止的認定有如下方面: 一、故意殺人罪中止的時間性認定:“在犯罪過程中” 二、故意殺人罪中止的自動性認定:“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
-
犯罪中止和故意殺人怎么區(qū)分?河北在線咨詢 2023-01-07刑法第24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二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 從中國刑法的規(guī)定來看,第24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故意殺人犯罪之后能中止嗎寧夏在線咨詢 2021-12-05看具體情況。刑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中止犯罪,不造成損害的,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減輕處罰。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