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罪的主體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包庇罪的客體是司法機關(guān)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包庇罪的處罰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包庇罪通常情況下是怎么判刑的
包庇罪量刑標準:
(1)情節(jié)較輕或者一般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jié)嚴重主要指窩藏、包庇多人的多次實施窩藏、包庇行為的窩藏、包庇罪行極其嚴重刑事犯罪分子的等。
二、行政檢查適用包庇罪嗎
行政檢查不適用包庇罪。包庇罪必須是明知他人進行了犯罪,還要對其進行包庇窩藏,如果包庇的人沒有構(gòu)成犯罪的話,就不會存在包庇罪。行為人構(gòu)成包庇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替人頂罪怎么判刑
替人頂罪構(gòu)成包庇罪,公安機關(guān)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據(jù)刑法規(guī)定,犯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
-
侵占罪的客體與主體包括什么
498人看過
-
窩藏、包庇罪主體
472人看過
-
客體與主體的區(qū)別
331人看過
-
集體傳銷活動罪的主體與客體?
295人看過
-
非法狩獵罪主體與客體
66人看過
-
虐待俘虜罪主體與客體
466人看過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zhì)、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刂颇芰κ侵敢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 更多>
-
虐待罪的客體與主體山西在線咨詢 2023-11-01(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合法權(quán)益,主要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權(quán)利。由于虐待行為所采取的方法,也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權(quán)利,因此,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 (二)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必須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員,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親屬關(guān)系或者扶養(yǎng)關(guān)系。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等。虐待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扶養(yǎng)義務,在經(jīng)濟上或者家庭地位中占一定優(yōu)勢的成員。非家庭
-
包頭受賄罪的客體主體北京在線咨詢 2023-06-05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中,次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主要客體是國家機關(guān)、國有公司、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但不應狹隘地理解為現(xiàn)金、具體物品,而應看其是否含有財產(chǎn)或其他利益成分。這種利益既可以當即實現(xiàn),也可以在將來實現(xiàn)。因此,作為受賄罪犯罪對象的財物,必須是具有物質(zhì)性利益的,并以客觀形態(tài)存在的一切財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商品等,另外,對受
-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客體要件是什么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客體要件湖南在線咨詢 2022-03-05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機關(guān)作假證明掩蓋其罪行,或者幫助其毀滅罪證,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為。 (一)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客體要件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guān)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爭的正?;顒?。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社會危害性就在于不僅妨礙了司法機關(guān)對毒品犯罪分子的及時懲辦,而且這種行為幫助毒品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逃避法律的制裁、繼續(xù)作惡,危
-
合同詐騙罪的客體與主體天津在線咨詢 2022-10-04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百二十四條,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單位亦能成為本罪的主體,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所以本罪主體應當是合同的當事人的一方,從該角度講,本罪的主體屬于特殊主體一類。單位犯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單位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對該單
-
傳授犯罪方法罪的客體與主體云南在線咨詢 2023-09-12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一方面,任何傳授犯罪方法的犯罪都是擴散犯罪方法、傳授犯罪技巧,進而直接造成對社會治安秩序的破壞,這是本罪的直接客體;另一方面,根據(jù)行為人傳授的不同性質(zhì)的犯罪方法,被傳授人可能實施各種不同的犯罪從而侵犯不同的社會關(guān)系,盡管本罪所可能侵犯的間接客體已經(jīng)不是其行為直接所致,但是,傳授者在向被傳授者傳授某一特定犯罪方法時,對被傳授者掌握并利用這些方法去侵犯一定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