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難以主張權利。為此,可以預見,著作權人今后將會不得不將權利委托給著作權集體管理機構來處理。那么,通過集體的力量來索取作品的使用費,當然就具有十分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著作權人的財產權益比較容易滿足。不過,對著作權人而言,將權利委托后,他只剩下索取報酬的權利,對侵權人提起訴訟的可能性,幾乎很少存在。三是作品的電子交易將會廣泛運用。在網絡時代,著作權的交易依然屬于契約的范疇,在這一市場中,發(fā)達的電子交易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著作權人可以事先將其利用著作物的條件預先告知用戶,由用戶確定是否與著作權人簽約。
可見,這與以往的著作權人等用戶來申請再決定允許其使用的機制截然不同。所以,著作權人可以事先在因特網上登載著作權的利用條件,等待用戶與其聯(lián)系,所以這種方式極有利于解決作品的大量利用問題,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品的利用效率。因此,網絡時代所采取的電子交易模式,將會使作品的利用日益廣泛化、便利化。
當然,還有些學者認為,在網絡時代,著作權的形式和內容將難以界定,因而傳統(tǒng)著作權理論中奉為圭臬的只保護作品的形式(或表達),不延及內容(或思想等)的準則,在數字化技術的沖擊下難以為繼。[45]這是因為,新型信息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往往融為一體,難以界定,比如在其他作品中稱為形式范疇的作品的結構、順序和組織在計算機程序作品中則是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同樣受版權保護;其次,電腦信息空間的數據不具備傳統(tǒng)作品所要求的特定形式,如天氣信息經傳輸后,位于接收端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隨意將它轉換為文字報告或者地圖甚至卡通形象,因而不好認定作品所達到的獨創(chuàng)性標準是由形式決定還是由內容來決定;再次,目前一些國家已開始在著作權法給數據庫一種新的特別保護權,禁止他人不法地使用數據庫中的實質部分,這即是將著作權的保護延伸到了作品的內容。
我們認為,該學者的認識頗值得商榷,首先,作品中的結構、順序和組織通常視為形式,在計算機程序中依然屬于形式范疇而非內容;其次,經傳輸的天氣信息在制作時就具備了一定的形式,只不過其用戶可以借助技術手段來選擇需要的形式而已,所以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仍由形式來決定;再次,對數據庫的保護,目前多數國家已明顯感覺到數據庫在保護上的特色性,對于有獨創(chuàng)性的數據庫可以按匯編作品來保護,對于無獨創(chuàng)性的數據庫則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或其他法律來保護,甚至制定專門的法律來對數據庫進行額外保護,我們并不能因個別國家用版權法來保護數據庫就認為所有的國家都采納了該作法,實際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寧愿通過專門立法來保護數據庫,這說明數據庫在保護上與傳統(tǒng)著作權制度存在明顯的隔閡,我們需要更改的是對數據庫的保護方式,而不必將著作權制度推倒重來,以適應個別對象。
總之,著作權制度歷經了300年的長足發(fā)展,早已從印刷版權的初創(chuàng)階段步入了電子版權的嶄新時代。在經過了二十世紀大變革的洗禮后,著作權制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保護深度和力度均邁上了新的臺階。在二十一世紀,人類即將進入網絡時代,信息的廣泛復制和傳播將是推動著作權制度變革的驅動力,著作權制度將成為促進各國經濟和社會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這個時代,將是一個網絡版權的新時代。
-
電視劇網絡版權如何維權
454人看過
-
網絡上發(fā)現(xiàn)盜版,版權人如何維權
239人看過
-
誰擁有網絡出版小說的版權
173人看過
-
網絡圖片有版權嗎
300人看過
-
網絡版權包含哪些
442人看過
-
電影網絡版權屬于現(xiàn)金收益么
466人看過
- 著作權
- 著作權歸屬
- 著作權保護
- 著作權利用
- 著作權糾紛
- 作者
- 版權
- 著作權內容
- 發(fā)表權
- 署名權
- 作品修改權
- 保護作品完整權
- 復制權
- 發(fā)行權
- 出租權
- 展覽權
- 表演權
- 放映權
- 廣播權
- 信息網絡傳播權
- 攝制權
- 改編權
- 翻譯權
- 獲得報酬權
- 著作人身權
- 著作財產權
- 創(chuàng)作作品
- 演繹作品
- 合作作品
- 匯編作品
- 影視作品
- 制片人
- 導演
- 編劇
- 職務作品
- 委托作品
-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 著作權許可
- 著作權合理使用
- 著作權法定許可
- 出版者權利
- 專有出版權
- 刪節(jié)權
- 版式設計專有權
- 再版作品
- 圖書脫銷
- 報社投稿
- 期刊投稿
- 表演者權利
- 錄音錄像者權利
- 重印
- 著作人身權糾紛
- 作品發(fā)表權糾紛
- 作品署名權糾紛
- 作品修改權糾紛
- 保護作品完整權糾紛
- 著作財產權糾紛
- 復制權糾紛
- 發(fā)行權糾紛
- 展覽權糾紛
- 公開表演權糾紛
- 播放權糾紛
- 攝制權糾紛
- 改編權糾紛
- 翻譯權糾紛
- 匯編權糾紛
- 鄰接權糾紛
- 著作權侵權賠償
- 著作權侵權認定
- 著作權侵權行為
- 網絡版權
- 軟件著作權歸屬
- 軟件著作權人權利
- 軟件著作權糾紛
- 作品自愿登記
- 海內外作品登記
- 圖書報刊
- 表演
- 錄音錄像
- 廣播電臺播放
- 著作權申請
- 軟件著作權
- 著作權登記
- 著作權人
- 著作權限制
- 著作權許可使用
- 鄰接權
- 出版者權
- 表演者權
- 著作權侵權
- 著作權仲裁
- 著作權訴訟
- 著作權取得
- 著作權轉讓
- 音像著作權
- 電影著作權
- 視頻著作權
- 電視劇著作權
- 音樂著作權
- 其他著作權
- 動漫著作權
- 網絡著作權
- 圖書出版
網絡版權是指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對數字化內容的創(chuàng)作享有的法定權益。這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的作品。網絡版權涉及內容的創(chuàng)作者或權利人對其作品的復制、傳播、展示、公開發(fā)表等一系列權利。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網絡版權問題變得更為復雜,需要... 更多>
-
什么是網絡版權山西在線咨詢 2023-05-13網絡著作權是基于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而產生的法律賦予公民和其他組織等民事主體的一種特殊的民事權利。著作權的主體是作者和網絡管理者,客體是以數字信號為形式,以網絡為載體進行傳播的作品。
-
電子版版權的法律規(guī)定海南在線咨詢 2022-01-30未經批準,擅自設立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擅自從事電子出版物出版業(yè)務,偽造、假冒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或者連續(xù)型電子出版物名稱、電子出版物專用中國標準書號出版電子出版物的,按照《出版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處罰。圖書、報紙、期刊、音像等出版單位未經批準,配合本版出版物出版電子出版物的,屬于擅自從事電子出版物出版業(yè)務,按照前款處罰。
-
網絡版權遭侵權如何維權, 網絡版權侵權的取證途徑是什么浙江在線咨詢 2022-02-22網絡版權遭侵權首先要取證版權侵權的取證方式在版權或稱為著作權的糾紛案件中,對網絡信息等電子數據組成的電子證據進行公證舉證已經是目前著作權訴訟中的常見信息,尤其在關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案件中,此種證據固定方法被廣泛采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證僅僅是固定證據的一種方式。從證據固定方式的角度而言,其不能直接證明被告是否構成侵權,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由某種公證方式所固定的證據本身。另外,如果公證程序有瑕疵也
-
網絡版權遭侵權怎么辦?青海在線咨詢 2022-03-14網絡版權遭侵權首先要取證。版權侵權的取證方式在版權或稱為著作權的糾紛案件中,對網絡信息等電子數據組成的電子證據進行公證舉證已經是目前著作權訴訟中的常見信息,尤其在關于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案件中,此種證據固定方法被廣泛采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公證僅僅是固定證據的一種方式。從證據固定方式的角度而言,其不能直接證明被告是否構成侵權,真正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由某種公證方式所固定的證據本身。另外,如果公證程序有瑕疵
-
有哪些網絡版權侵權行為山西在線咨詢 2022-04-27按照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凡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又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擅自利用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的行為,即為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對于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各種侵權行為我們進行歸納概括可以知道有以下幾種類型: 1.未經許可,擅自將網絡作品通過傳統(tǒng)媒體進行傳播。這種侵權行為最為常見,也是侵權行為較為嚴重和泛濫的領域。通常指的是侵權行為人在沒有得到網絡作品的著作權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將網絡作品整篇幅或者大篇幅的通過傳統(tǒng)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