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征收農民土地的補償是:按照土地原用途進行補償,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如征收的土地是耕地,則補償費應當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農民失地:對宅基地被征收的農民進行補償合情合理,不過除此之外,不少地區(qū)也在試點探索對農民自愿退出宅基地進行補償,現在不少地區(qū)都在試點,各地的補償標準不一,主要是取決于當地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多的高達幾十萬,少的幾萬元也有。這部分補償主要取決
農民失地補償最新政策如下: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
對臨時救助對象,根據其困難程度和不同情形,分別給予以下救助:(一)給予每人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六倍以下的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特別困難的,可以適當增加,但最高不超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十二倍;(二)因
農村土地征收賠償標準: 按照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發(fā)現,國家征收農民土地補償款法律上參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有如下規(guī)定: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有三部分組
各地農民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建議咨詢當地的政府部門。
1、針對耕地。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政府征用或征收有集體土地的,必須支付有關補償費用,具體包括三大塊:土地補償費、安置費、青苗補償費。后兩項發(fā)到居民手中。 2、針對住宅。村民原宅基地及上建筑物可以參照
60歲以上的失地農民的補償如下:政府征用或征收有集體土地的,必須支付有關補償費用,具體包括三項:土地補償費、安置費、青苗補償費。后兩項發(fā)到居民手中。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
農村土地租用補償標準如下: 土地租用沒有嚴格的標準,出租讓和承租方可以自行協商租用的費用。 一般情況下,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企業(yè)占用農民耕地的補償如下: 1、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 2、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 3、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按照規(guī)定,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根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