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0.15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shù))×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個稅免征額是 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fā)工資-四金)- 500
計算方法:居民個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一納稅年度所得額扣除費用6萬元,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確定的扣除后的余額,根據(jù)法律來計算。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和標準繳納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費、基本醫(yī)療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
第五十一條納稅人繳納的消費稅、營業(yè)稅、資源稅、關稅和城市維護建設費、教育費附加等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以及發(fā)生的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可以扣除。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yè)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超過規(guī)定標準的捐贈支出。 6.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企業(yè)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yè)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于稅收優(yōu)惠的規(guī)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后的余額
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fā)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第四條個人轉讓股權,以股權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財產轉
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標準是用每個月的收入額減除1600元的費用后的余額,這個標準是根據(jù)每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來計算的,個人所得稅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稅務機關和自然人之間的平衡關系,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分為兩種,分別為居民個人綜合所得使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
個人所得稅交多少,分為如下幾個檔次:第一,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000元的,那么稅率為3%。第二,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36000-144000元的,那么稅率為10%。第三,如果個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44000-300000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的以下九項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