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被單位扣發(fā)可否申請勞動仲裁?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因此如果出現(xiàn)勞動者的工資被用人單位拖欠的情況下,根絕上述法律規(guī)定,可以依法進行勞動沖裁來討要工資。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單位不發(fā)工資申請勞動仲裁流程如下: 1、到當?shù)氐娜肆Y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 2、申請勞動仲裁材料,仲裁申請書兩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兩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 3、提交材料后,五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給予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后開庭審理之后對雙方進行調解。
-
扣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么用人單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資的行為,建議到當?shù)赜泄茌牂嗟膭趧颖O(jiān)察大隊反映和投訴,催討被拖欠的工資。拖欠工資可以選擇通過提起勞動仲裁維權。
2020.10.26 660 -
單位拖欠工資申請勞動仲裁流程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申請勞動仲裁主張合法權益。具體流程如下:1.申請。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勞動仲裁申請書》。2.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
2020.12.04 307 -
單位拖欠工資能申請勞動仲裁嗎單位拖欠工資勞動者能申請勞動仲裁。拖欠工資的爭議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之內,因此勞動者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或者口頭的仲裁申請。
2020.12.30 184
-
工資被用人單位單位扣發(fā),勞動者是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身權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2022-02-05 15,340 -
單位克扣工資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公司不能隨便克扣員工工資,具體規(guī)定如下: 一、基本工資不能隨意更改降低基本工資是屬于勞動合同的更變,雙方需要商討一致,用人單位不能單方面肆意更改。 二、加班薪酬不能隨意下降對職工來說,加班費的多少與薪
2022-07-13 15,340 -
單位可否申請勞動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2022-08-15 15,340 -
工資被用人單位扣發(fā),勞動者是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身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
2022-04-14 15,340
-
01:01
申請勞動仲裁工資還是不發(fā)怎么辦申請勞動仲裁后還是不發(fā)工資,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zhí)行。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zhí)行。法院可以采取
2,395 2022.05.11 -
00:55
被辭退如何申請勞動仲裁被辭退申請勞動仲裁的流程如下:1、勞動者自被開除之日起一年內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提交書面仲裁申請;3、仲裁委在五日內決定是否受理;4、在四十五日內審理終結。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
5,136 2022.05.11 -
00:53
異地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一般是不能異地提起的。因為勞動爭議通常會讓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管轄。申請勞動仲裁,要提交書面仲裁申請,并按照被申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勞動部門才會進行受理、審核,而且在發(fā)生勞動爭議時,必須要規(guī)定
2,686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