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未到期是否會因離職賠償員工工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1、首先,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應依據(jù)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 2、就您的情況看,單位除了培養(yǎng)費以外不能舉證存在其它損失,因此勞動仲裁委依據(jù)勞動合同條款裁決支付賠償金的依據(jù)不充分。理由是:勞動合同中并沒有明確約定提前解除應當支付違約金。雖然有“應賠償單位因培養(yǎng)造成的損失,金額為:1)合同期月平均公司的三倍,2)本協(xié)議任期未滿期間每月500元”這句話,但同時有“因培養(yǎng)造成的損失”的字眼,我對本條的理解是屬于培訓費賠償?shù)募s定,后面“1)合同期月平均公司的三倍,2)本協(xié)議任期未滿期間每月500元”是對培訓費賠償方式的約定,應理解為兩種方式可任選一種。 3、按照原勞動部的規(guī)定,要求培訓費賠償必須是用人單位實際出資對職工進行各類技術培訓,且有支付貨幣憑證的情況下才受支持。但如您所說的,既然不存在技術培訓,當然無需向單位支付所謂的培養(yǎng)賠償費。建議您到法院起訴。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否,勞動合同未到期辭職,勞動者必須事先通知用人單位,以便做好交接工作。只要能夠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辭職的,用人單位是無權扣職工工資的。
-
-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是否賠償員工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要補償員工。用人單位提出不續(xù)簽的,應該支付勞動者經(jīng)濟補償金,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如果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14條的情況下要求續(xù)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話,用人單位拒絕續(xù)簽違法,應該支付勞動者賠償金,工作1年支付2個月工
2021.10.11 452 -
合同未到期員工離職需要賠償么合同未到期員工離職,一般不需要賠償。但如果勞動者有違反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yè)限制,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另外,勞動者離職的應當提前30日向用人單位提出。
2020.04.08 184
-
勞動合同未到期員工擅自離職是否需要賠償?
要分情況確定。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法律賦予了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在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勞動者只要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要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則三十日后就可以在辦理完畢工
2022-04-18 15,340 -
勞動合同未到期員工擅自離職是否需要賠償
要分情況確定。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法律賦予了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在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勞動者只要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要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則三十日后就可以在辦理完畢工作
2022-03-11 15,340 -
勞動合同未到期離職員工要賠償嗎
勞動者主動辭職的,用人單位是無需支付任何經(jīng)濟補償金或賠償金的。一、勞動者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只有第1種情況有補償: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
2022-04-08 15,340 -
勞動合同未到期員工主動離職
因單位自身原因而要求員工主動辭職的行為是違法的。勞動者主動辭職有兩種情況:一是非企業(yè)原因員工主動辭職的;二是由于企業(yè)原因導致員工主動辭職的;對于第一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而對于第二種情
2022-03-21 15,340
-
00:53
未簽勞動合同員工受傷怎么賠償未簽勞動合同員工受傷需要按照工傷賠償來進行賠償。未簽勞動合同,企業(yè)是需要賠償給員工雙倍工資;若是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的,所有工傷賠償金都應由單位來承擔;受傷以后應當要求單位向當?shù)貏趧颖U喜块T申請工傷認定;住院治療所需的醫(yī)療費用、陪護費、生活費
2,069 2022.05.11 -
01:03
工廠未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賠償工廠未簽訂勞動合同可向勞動監(jiān)察部門投訴。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勞動法上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法律上要承擔雙倍工資,
3,306 2022.04.17 -
01:10
合同到期員工可以直接離職嗎勞動合同到期的,員工原則上可以直接離職,但現(xiàn)實中應當辦理好相關的離職手續(xù)。并且,用人單位也應依法為勞動者辦理人事、社保、檔案等轉移手續(xù),并開具相關證明。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終止。只有部分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因
2,777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