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人受傷前的平均工資還是現(xiàn)在的工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工傷職工的停工留薪期應當憑職工就診的簽訂服務協(xié)議的醫(yī)療機構,或者簽訂服務協(xié)議的工傷康復機構出具的休假證明確定。停工留薪期超過12個月的,需經(jīng)設區(qū)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設區(qū)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停工留薪期結論為最終結論。 工傷工資有兩種計算方法: 一是指加班費之外的工資; 二是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 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工資的,工傷職工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維權。
平均工資是稅前工資。平均工資指企業(yè)、事業(yè)、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nèi)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計算公式為: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shù)。
-
社會平均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后工資?平均工資指企業(yè)、事業(yè)、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nèi)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計算公式為:職工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shù)。
2020.10.28 573 -
平均工資發(fā)還是實發(fā)工資應發(fā)工資。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fā)工資、實發(fā)工資之分?;竟べY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獎金、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
2020.06.27 538 -
生育津貼按公司平均工資還是個人平均工資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繳納了生育保險,勞動者產(chǎn)假期間領取了生育保險支付的產(chǎn)假津貼的,用人單位不需要再支付勞動者產(chǎn)假工資,因為生育津貼就是產(chǎn)假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給勞動者繳納生育保險導致勞動者無法享受生育津貼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勞動者產(chǎn)假工資。
2020.12.06 804
-
工傷期間工資是按照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發(fā)放還是按受傷前的工資算
應當按照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發(fā)放工傷期間工資,法條參考《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2022-01-23 15,340 -
去年倒閉工資按平均工資還是當?shù)仄骄べY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chǎn)的;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
2022-10-10 15,340 -
工傷期間工資是按照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發(fā)放還是按受傷前的
應當按照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發(fā)放工傷期間工資,法條參考《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2022-02-20 15,340 -
平均工資怎么算。是不是當?shù)氐娜嗽缕骄べY
以加班工資為例,支付的具體標準是:在標準工作日內(nèi)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
2022-09-05 15,340
-
00:58
社?;鶖?shù)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社?;鶖?shù)是稅前工資。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shù)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均金額來進行計算的。全國的社保繳費基數(shù)是不一樣的,繳費的基數(shù)不同,繳納的金額也是不同的。職工的養(yǎng)老保險有不同的繳費基數(shù),從60%到300%之間。醫(yī)療保險分為三個
7,253 2022.05.11 -
01:05
工傷賠償包含工傷期間的工資嗎工傷賠償包含工傷期間的工資。 1、工傷待遇包括了停工留薪期限待遇,雖然員工在遭受工傷事故后治療期內(nèi)不能夠參與工作,但是不能因為工傷就導致員工沒有收入; 2、因此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治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
1,539 2022.06.01 -
01:14
工人工資的個人所得稅是怎么扣的工人工資的個人所得稅的扣除如下: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適用5
12,138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