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基地能確權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可以確權,具體辦理的是農村宅基地所有權確權證,程序可以參照如下提供資料,向當地的鎮(zhèn)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1.土地登記申請書;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戶口簿和申請人個人身份證等),委托代理申請的還應提供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3.土地來源證明材料(村鎮(zhèn)建設規(guī)劃許可證、村民申請宅基地報批表、農村居民宅基地審批表等;轉讓、繼承、分家析產、贈與、受贈的協(xié)議書、合同書、證明書等;土地權屬糾紛的處理決定、判定書、裁定書;村委會或主管部門出具的權屬證明等);4.地籍調查表、宗地圖及宗地界址坐標;5.地上附著物權屬證明材料(房屋所有權證,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的提供村關于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權的證明);6.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不能確權的情況有以下幾種:除繼承和分居立戶外,農戶一戶超過一處以上的;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城鎮(zhèn)居民在農村購買和建造的住宅;土地權屬有爭議尚未處理結束的;農村村(居)民因新建住宅,應當拆除而未拆除的舊宅或舊宅納入土地置換項目規(guī)劃,未復墾的;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因拆遷或原住宅依法被征收,已依法進行統(tǒng)一安置或補償的;土地違法違規(guī)行為尚未處理或正在處理的。
可以。2021年《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宅地遵循“地隨房走”的原則。孩子繼承了家的話,下面的宅地使用權也會一起繼承。在農村登記后,可以再次辦理土地登記。
-
-
宅基地確權錯誤還能補確嗎1、目前,全國還沒有普遍開展農村房屋產權登記,在沒有開展的地方,土地使用證就是房屋唯一合法的文件。 2、在開展農村房屋產權登記的地方,土地使用證與房產證的作用不一樣。土地使用證是合法使用土地的法律文書,是辦理房產證的前置條件;房產證是記載產
2020.09.02 415 -
宅基地確權錯誤還能重新確權嗎?如果土地在權屬、邊界、位置等方面存在著糾紛和爭議,是不能進行確權的,必須先把矛盾糾紛解決好,得到相關利益人的認可后才能確權?!锻恋毓芾矸ā返谑鶙l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
2020.03.07 329
-
莊基地確權能存檔嗎
可以確權,具體辦理的是農村宅基地所有權確權證,程序可以參照如下提供資料,向當地的鎮(zhèn)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 1.土地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戶口簿和申請人個人身份證等),委托代理申請的
2022-04-28 15,340 -
莊基地可以確權嗎
可以確權,具體辦理的是農村宅基地所有權確權證,程序可以參照如下提供資料,向當地的鎮(zhèn)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 1.土地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戶口簿和申請人個人身份證等),委托代理申請的
2022-03-21 15,340 -
確權老莊基地是真的嗎?
可以確權,具體辦理的是農村宅基地所有權確權證,程序可以參照如下提供資料,向當地的鎮(zhèn)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申請:1.土地登記申請書;2.申請人身份證明材料(戶口簿和申請人個人身份證等),委托代理申請的還應
2022-03-29 15,340 -
沒有土地確權證明的宅基地能確權嗎
土地確權證明是土地確權成功的標志,如果沒有土地確權證明,那么就沒辦法證明這塊地是你的。但是隨著土地確權的開展,有幾種情況是拿不到確權證明的:一.一戶多宅的情況 我國宅基地要求必須一戶一宅,如果宅基地存
2022-04-27 15,340
-
01:01
宅基地怎么確權宅基地確權的流程如下: 1、由申請人進行申請,遞交到鄉(xiāng)鎮(zhèn)部門; 2、工作人員對房屋進行勘測,核實,填寫宅基地的地基情況; 3、審核無異議后進行公示。在村集體所有成員都沒有意見的情況下,就會在確權登記表上簽字,之后轉交到縣級部門蓋章; 4、相
3,611 2022.05.11 -
01:51
如何進行宅基地確權非農民使用宅基地有兩種。一是政府實施扶貧搬遷、地質災害防治、新農村建設、移民安置等工程,組織農民建房、使用宅基地。在這種情況下,所使用的宅基地是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審批的,應當進行確認登記。二是1999年以前非農業(yè)居民(包括城鎮(zhèn)居民和華僑)合法取
1,232 2022.04.17 -
01:04
農村宅基地確權和拆遷有關系嗎農村宅基地確權和拆遷沒有關系。房屋確權不是為了拆遷,主要保護農民利益。土地確權最終還是為了考慮廣大農民的利益,承認現在所經營的土地合規(guī)合法化。宅基地確權后,真遇有拆遷的情況,這確定并登記的權限是拆遷補償最有利的證據,是對農民權益的保護。根據
4,985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