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征收標準: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補償標準,國家沒有統(tǒng)一的補償標準,原則是不得降低原有生活水平,短期生活有改善,長遠生活有保證。同時要根據房屋的建筑結構和修建年代、地理位置和用途進行綜合考量。還要結合政府的安置方式來區(qū)別計算。按照產權置換的,應該給予合理面積和裝修費補償、搬遷費補助、過渡費;按照劃地重建的,應該給予重置成新價補償(本地修建原有規(guī)模房屋所需要的費用)、裝修費和搬遷補助、過渡費;按照純貨幣補償的,應該給予附近城鎮(zhèn)的商品房均價的補償。 如果您覺得征收方補償不公開,不透明,不合理,可以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查看征收方的征地文件,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維權。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集體土地征收的程序: 1、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2、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發(fā)布征地公告。
1、啟動階段。啟動階段包括發(fā)布征地的公告、組織聽證、根據征求意見修改內容、再次發(fā)布征地公告等程序;2、實施階段。實施階段包括測算征收補償成本、對征收調查的資料進行核查、審核之后的公示、交付土地等;3、后續(xù)階段。后續(xù)階段包括建立征收補償檔案等。
-
-
征用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要怎么補償被征收拆遷人,應當獲得的補償,在相關法律中被明確規(guī)定為: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以及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
2020.05.17 161 -
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的標準具體為:1、房屋補償費,以被征收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2、周轉補償費,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征收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3、獎勵性補償費,該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
2021.04.26 2,244
-
什么是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
1、征收集體土地的過程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步驟:(1) 發(fā)布征地通知。(2)征求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3) 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4) 步驟四,制定一書四方案組卷,報批。也就是說,市、縣級國
2021-11-20 15,340 -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房屋拆遷
1、農村集體土地征程可簡單概述為以下步驟:(1)發(fā)布征地通知。(2)征求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3)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4)第四步,制定一書四計劃報批。即市、縣土地部門根據審批材料的要求
2021-12-23 15,340 -
農村房屋是不是不能買賣的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征收標準農村集體土地上
您是本村村民嗎?農村房屋是不能買賣的 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征收標準: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補償標準,國家沒有統(tǒng)一的補償標準,原則是不得降低原有生活水平,短期生活有改善,長遠生活有保證。同時要根據房屋的建筑
2022-03-22 15,340 -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補償標準
戶口在哪里?房屋是在誰的名下? 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征收標準: 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房屋補償標準,國家沒有統(tǒng)一的補償標準,原則是不得降低原有生活水平,短期生活有改善,長遠生活有保證。同時要根據房屋的建筑結構和
2022-04-02 15,340
-
01:15
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流程是什么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的流程為: 1、發(fā)布計劃征地的公告; 2、意見征集,主要征詢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及農民的意見; 3、地籍調查以及地上附著物登記; 4、擬訂“一書四方案”組卷進行上報審批; 5、發(fā)布征收土地的公告,一般市或縣政府在收到征地批準書
1,613 2022.05.11 -
01:05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費應當如何分配?農村征地補償的分配原則如下: 1、民主議定原則和合法性原則; 2、平等原則; 3、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 相關法律規(guī)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p>
2,382 2022.04.17 -
02:03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怎么辦1、由農村村民個人向所屬鄉(xiāng)鎮(zhèn)國土資源管理所提出申請,領取土地登記申請審批表,同時提交個人身份證或農村居民戶口簿復印件一份、土地權屬材料。2、由鄉(xiāng)鎮(zhèn)國土資源管理所對申請者的用地進行地籍調查、地籍測量、申請人現場指界、鄰宗地簽字蓋章,填寫地籍調
3,384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