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的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的有哪些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內容如下:勞動者有下列行為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勞動者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害的;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勞動者是可以自行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勞動條件或者是勞動保護的;沒有及時足額的支付勞動報酬的;沒有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的;用人單位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違反了法規(guī)規(guī)定,損害到
2022.04.12 7,902 -
第三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本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本條是關于商量解除勞動合同的限定。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xiàn),本法限定在特定要求和流程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商量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能夠解除
2020.07.12 815 -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本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本條是關于商量解除勞動合同的限定。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xiàn),本法限定在特定要求和流程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商量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能夠解除
2020.11.29 968
-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有哪些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
2022-04-10 15,340 -
勞動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如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
2022-04-23 15,340 -
第三十九條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
2022-02-17 15,340 -
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
2022-04-09 15,340
-
01:22
網(wǎng)絡安全法第五十九條規(guī)定罰款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第五十九條對法律責任做出的明確規(guī)定,網(wǎng)絡運營者在實施了相關的違法行為后,需要承擔的支付罰款的責任是不一致的,需要依據(jù)其具體的違法行為以及違法情節(jié)嚴重程度來確定有關的罰款數(shù)額。其中對網(wǎng)絡運營者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的違法
9,739 2022.04.17 -
01:11
解除合同的法定條件有哪些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解除合同的法定條件為: 1、因違約方在合同期限截止后未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守約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雙方可以通過協(xié)商方式約定違約賠償責任,當雙方協(xié)商不成時,守約方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按照合同的約定追究違約方的違
2,249 2022.04.17 -
01:00
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有哪些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勞動合同應該必備的條款有: 1、需要詳細的用人單位的名稱、辦公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2、員工本人與其身份證一致的姓名、家庭詳細住址或者常住地址、居民身份證號碼,或其他有效的證件號碼; 3、單
10,605 2022.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