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商品欺詐行為消費者如何維權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在與商家發(fā)生糾紛后,消費者應注意收集與商家溝通協(xié)商過程中出現(xiàn)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jù),以便協(xié)商不成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采取提起訴訟的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權益。 首先,消費者應當辯識何謂商家“欺詐行為”。根據(jù)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臺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三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xiàn)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價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遇到商家的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收集與商家溝通協(xié)商過程中出現(xiàn)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jù),然后向工商部門投訴解決,或者可以直接提起訴訟要求商家承擔賠償責任。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照被告人數(shù)提出副本。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
如何認定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對欺詐消費者的認定,既要遵循民法上欺詐的構成要件,又要秉持保護消費者的基本立場。具體應當符合以下要件:第一,經(jīng)營者具有主觀故意;第二,經(jīng)營者具有欺詐的客觀行為;第三,經(jīng)營者的欺詐行為和消費者的購買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2021.02.09 348 -
對于欺詐消費者的行為如何處罰對于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guī)定的,按其規(guī)定執(zhí)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沒有規(guī)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1萬元
2020.08.12 191 -
商家什么行為算是欺詐消費者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yōu)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虛假的商品說
2020.07.10 568
-
遇到欺詐消費者行為我們該如何維權,遇到欺詐消費者行為應如何維權
遇到欺詐消費者行為我們應該維權的方法:按照有關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根據(jù)有關法
2022-01-27 15,340 -
消費欺詐行為如何維權
對于屬于消費欺詐行為的情況,消費者要如何維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的規(guī)定,消費者和經(jīng)營者發(fā)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消費在進行申訴的時候要采取書面形式,一式兩份。如果消費者
2022-04-21 15,340 -
不良商品的欺詐行為如何進行處理
在與商家發(fā)生糾紛后,消費者應注意收集與商家溝通協(xié)商過程中出現(xiàn)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jù),以便協(xié)商不成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采取提起訴訟的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權益。 首先,消費者應當辯識何謂商家“欺詐行
2022-04-27 15,340 -
商家欺騙消費者致?lián)p應如何處理?發(fā)生欺詐商品后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
消費者權益保障法》 第十九條經(jīng)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經(jīng)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zhì)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
2022-01-20 15,340
-
01:27
消費欺詐行為的法律認定消費欺詐行為,是指經(jīng)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國家工商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可以從3個方面判斷經(jīng)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欺詐:
3,455 2022.04.17 -
01:14
消費欺詐賠償標準經(jīng)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經(jīng)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
2,122 2021.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