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消費欺詐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消費欺詐認定:首先,欺詐方主觀上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欺詐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欺詐人主觀上有欺詐的惡意。多數(shù)情況下,欺詐人主觀上的欺詐故意十分明顯,也易于認定,但在少數(shù)情況下就很難認定。比如銷售者出售產品,向消費者陳述時,銷售者并不肯定陳述的真?zhèn)?,但仍向消費者作出陳述,以致因陳述事實的虛假性而導致消費者陷入錯誤。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陳述的一方,即銷售者具有欺詐的故意,因為銷售者不能判定其陳述的是否真實,也就不能以真實的事實陳述給消費者。在陳述時,銷售者應當知道該事實若是虛假的,會使消費者陷入錯誤認識,因此,這種情況可認定銷售者具有欺詐他人的故意。 實踐中,經(jīng)常發(fā)生這類糾紛,商場出售過期商品,但卻是以打折促銷的方式銷售的,而且在店堂告示中明確告知購買者“打折商品,售出恕不退換”。消費者購買后發(fā)現(xiàn)是過期產品,便以商場銷售過期產品構成欺詐為由,要求退貨并賠償。對此,商場則常以其已在店堂告示中明確告知購買者“售出恕不退換”為由作為抗辯。有人認為,打折商品在質量等方面與非打折商品一定存在差別,既然商場已在店堂告示中明示售出恕不退換,消費者仍然購買,表明消費者自愿承擔某種風險,商場的行為不構成欺詐。這種觀點沒有法律依據(jù),商場出售任何商品,不論是否打折,都必須保證商品的質量,包括不得出售過期商品。這是商場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而不是商場對消費者承擔的合同義務。對于其不得出售不合格商品的法定義務,商場不得利用店堂告示的方式予以免除。有的商場認為,商品的保質期印在商品的外包裝盒上,商場并沒有對保質期作任何修改,消費者購買時不可能不注意到商品的保質期。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
如何認定消費欺詐消費欺詐的認定為:欺詐方主觀上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被欺詐一方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并因錯誤而作出了意思表示。經(jīng)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2020.11.28 162 -
欺詐消費者如何認定消費欺詐從以下4個要件進行界定: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
2021.04.25 1,066 -
欺詐消費者怎么認定認定消費欺詐行為的方式是: 1、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采用的手段是否構成消費欺詐行為; 2、經(jīng)營者的行為是否誤導消費者,如果該行為足以使一般消費者發(fā)生誤解,即構成欺詐; 3、經(jīng)營者是否具有實施欺詐行為的主觀意思,構成欺詐行為必須具有主觀故
2020.11.09 385
-
消費欺詐的認定
主觀上欺詐者必須具有欺詐的故意;客觀上欺詐者采用的是欺騙的方法: 一是虛構事實,即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實,告知虛假情況; 二是隱瞞真相,即掩蓋和歪曲客觀存在的事實;造成了對方當事人相信謊言,陷于錯誤判斷
2022-11-12 15,340 -
如何認定消費欺詐?
消費欺詐的認定為:欺詐方主觀上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方實施了欺詐行為;被欺詐一方因欺詐而陷入錯誤,并因錯誤而作出了意思表示。經(jīng)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
2021-08-28 15,340 -
消費欺詐如何認定
消費欺詐認定:首先,欺詐方主觀上具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欺詐一方明知自己告知對方的情況是虛假的且會使被欺詐人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欺詐人主觀上有欺詐的惡意。多數(shù)情況下,欺詐
2022-04-08 15,340 -
欺詐消費者如何認定
消費欺詐從以下4個要件進行界定: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4、被欺詐
2021-12-13 15,340
-
01:27
消費欺詐行為的法律認定消費欺詐行為,是指經(jīng)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過程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國家工商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可以從3個方面判斷經(jīng)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欺詐:
3,455 2022.04.17 -
01:14
消費欺詐賠償標準經(jīng)營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經(jīng)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
2,122 2021.04.25 -
01:08
欺詐多少金額可以定罪根據(jù)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詐騙公共或私人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其中數(shù)額較大指的是,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的財物。由于每個省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相同,所以具體的詐騙數(shù)額標準,由各省級人民法院,在上面所說的
1,530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