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債沒有借條找什么借條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沒有借條當事人討債時可按以下方法處理: 一、與對方協(xié)商,要求對方提供一個還款計劃,同時補一個欠條。由于抹不開面子,生活中很多借款都沒有借條,大家彼此都是通過誠信來完成借貸關系的,其實大部分人都最后會遵守信用,所以可以“先小人后君子”,與對方開誠布公的說明,同時也給對方一個緩沖期。 但是也有一些因為沒辦法還錢,或者存心想賴錢,結果推三阻四的找理由賴賬,而且也不肯補充提供欠條,對這種人應該防備,吃一塹長一智,除今后要遠離外,還要采取第二種做法了。 二、對方的非善意欠債的,應對的方法就是取證,做好起訴準備: 1.手機短信——證實有借錢的事 借錢后,幾次口頭催款無果,就可以用短信方式,讓對方承認了借錢的事實。然后把對方的回復短信保存起來,這個就是證據。 2.錄音錄像——多方承認借過錢 催款期間,多次給對方打電話并錄下通話內容,隨后刻錄光盤保存。 3.證人證言——證實借錢金額 尋找借錢時,是否有人看到,提供證人和證言。 通過以上證據,提供給法院審查,法官如果認為提交的手機短信、錄音錄像、證人證言等證據來源合法,內容符合客觀事實,證據真實有效,那么對方就須承擔還款責任,還要賠償其他損失。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沒有借條的,出借人要討債可以通過協(xié)商,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當事人提起訴訟的法定條件為原告要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要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及事實和理由等。
如果沒有借據,債務的追償需要其他證據來協(xié)助,例如證人、債務的原因或另一方的承認。債務人經債權人請求仍不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無借據的,債權人可以采取下列方式追償:無借據,有證人證明債務人何時何地借款。只要證人是與債權無利害關系的第三人或者債務人,證人的證言可以作為證據被法院采納。
-
-
有借條和沒有借條分別怎么討債有借條的憑借借條要求對方償還欠款即可,如果對方不還可以向法院起訴,借條是支持訴訟請求的有力證據。 沒有借條的可以收集其他證據,如證人證言、錄音證據、匯款記錄等證據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然后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還款。
2020.03.31 156 -
借錢沒有借條怎么去討債借錢不寫借條的,出借人可以通過依法收集其他能證明借貸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來討債,例如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證據。出借人可以攜帶證據與對方協(xié)商討債,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訴。
2020.07.29 252
-
沒有借條怎么討債
沒有借條應該怎么討債 作為債權人一旦將借條遺失,就不要倉促向法院起訴。因為一旦對方覺察借條遺失而賴賬,你只能眼睜睜地喪失訴訟權利。那么借條遺失了,有沒有補救措施還是有的,你可根據相關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2022-04-21 15,340 -
《沒有借條怎么討債
沒有借條應該怎么討債 作為債權人一旦將借條遺失,就不要倉促向法院起訴。因為一旦對方覺察借條遺失而賴賬,你只能眼睜睜地喪失訴訟權利。那么借條遺失了,有沒有補救措施還是有的,你可根據相關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2022-05-10 15,340 -
沒有借條怎么討債?
債務人如果到期不還欠款的,即使沒有借條,債權人仍然可以攜帶身份證、起訴狀及副本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對方還錢。沒有借條的,可以提供其他能夠證明雙方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證據,如雙方的聊天記錄、銀
2023-07-29 15,340 -
沒有借條,怎么討債
作為債權人一旦將借條遺失,就不要倉促向法院起訴。因為一旦對方覺察借條遺失而賴賬,你只能眼睜睜地喪失訴訟權利。那么借條遺失了,有沒有補救措施?還是有的,你可根據相關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1、千萬要做好“保
2021-07-31 15,340
-
01:20
沒有借條怎么辦首先需要明確,民間借貸合同是實踐合同,因此,只有雙方已經交付了借款,這時候合同才會成立生效。因此,欠條和借條都是證明合同成立的關鍵證據。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債權人也就是出借人,想要向人民法院主張自己的債權的,必須向受案的人
3,412 2022.04.15 -
01:12
沒有借條借錢不還怎么辦沒有借條,借錢不還有兩種方式: 1、首先可以進行協(xié)商溝通,要求對方還錢。 2、如果沒辦法協(xié)商一致,那么可以委托律師向對方發(fā)律師函,對欠錢的一方起到催告和警示的作用,催促對方把錢盡快還完和承擔違約責任。但律師函不能對其進行強制執(zhí)行,對方還是沒
3,510 2023.01.04 -
00:59
債務人跑了怎么辦沒有借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起訴的條件包括適格的原告、明確的被告、明確的訴訟請求和屬于受訴法院的管轄范圍。若是債務人跑路了,債權人只要知道債務人的相關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住址、聯(lián)系方式等,就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就算沒
1,088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