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fā)生工傷后單位拒絕賠償怎么辦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可以要求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豆kU條例》第62條第2款規(guī)定:“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即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所發(fā)生的工傷,用人單位是直接的賠償責任人,但這并不意味著在用人單位拒絕賠償或無法賠償的情況下,勞動者便索賠無門。因為《社會保險法》第41條規(guī)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fā)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备鶕?a target="_blank" href="http://dilbar.cn/zhishi/jjjiufeng/baoxianfa_shbx/">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第6條第2款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費用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持工傷認定決定書和有關材料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書面申請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即當勞動者發(fā)生工傷遇到“無人管”時,可以申請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如果廠里拒絕賠償工傷職工,且依法按規(guī)定應予賠償的,則職工可以通過協商、申請調解、仲裁等途徑來處理;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還可以依法去向人民法院起訴。
-
單位拒絕工傷賠償有什么后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 2、提交材料后,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后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后開庭審理,之后對雙方
2021.02.22 149 -
單位拒絕工傷鑒定怎么辦工傷職工可以自己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職工發(fā)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起30日內,向統(tǒng)籌地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按規(guī)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fā)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
2020.07.04 160 -
-
工傷后單位拒絕賠償怎么辦
當事人可以要求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豆kU條例》第62條第2款規(guī)定:“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fā)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
2022-08-02 15,340 -
單位拒絕工傷賠償怎么辦?
單位拒絕怎么處理:勞動者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需要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
2022-09-03 15,340 -
單位拒絕賠償工傷怎么辦
(一)遞交勞動仲裁申請書及相關證據。 (二)申請書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員會自收到申請書之日起5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自做出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并組成
2022-07-29 15,340 -
單位拒絕工傷賠償怎么辦
單位拒絕怎么處理:勞動者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需要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
2022-09-03 15,340
-
01:03
工傷仲裁后單位不賠償怎么辦工傷仲裁后單位不賠償可以向當地的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因工傷發(fā)生的下列費用,按照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1、治療工傷的醫(y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2、住院伙食補助費; 3、到統(tǒng)籌地區(qū)以外就醫(yī)的交通食宿費; 4、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5、
1,391 2022.11.21 -
00:55
工傷后同事拒絕作證怎辦工傷后同事拒絕作證,受害人可以向人社局提供證人的姓名,聯系方式等信息,請求人社局進行調查。此外,受害人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來證明和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證明應當認定為工傷,如:工資發(fā)放流水、工牌、打卡記錄等。如果進入到勞動仲裁或者是訴訟程序,那
1,990 2022.04.17 -
00:53
工傷用人單位不賠償怎么辦工傷認定申請;申請仲裁;起訴。工傷事故是指的職工在工作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事故。工傷用人單位不賠償,如果和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也沒有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那么就只能夠先向仲裁委員會申請確認勞動關系。確認了勞動關系之后再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
1,761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