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確認股東資格的標準: (一)簽署公司章程并記載為股東; (二)股東實際出資。 股東身份認定一是通過工商登記查詢,二是公司內部有股東名冊,另外公司會向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以上三種途徑均可以證明股東身份。
股東代表訴訟應按下列方式提起: 1、書面請求監(jiān)事會或者董事會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兩者受到申請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未提起訴訟的,股東提起代表訴訟; 3、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直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
股東代表訴訟不是以公司為主體訴訟。股東代表訴訟以股東為原告,是股東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應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以相同的訴訟請求申請參加訴訟的其他股東應當列為共同原告。
股東代表訴訟,一般是指當公司怠于通過訴訟追究公司機關成員責任或實現其他權利時,由具備法定資格的股東為了維護公司利益,并出于追究這些成員責任或實現這些權利之目的,依據法定程序代表公司提起的訴訟。為了確保
1、股東代表訴訟中喪失股東資格的股東無權提起。 2、喪失了股東資格就不再是公司的股東,不是公司的股東就不享有股東權利,而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就是股東權利之一,所以喪失股東資格的股東是無權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的
在訴訟中,失去股東資格的股東無權提起。因為失去股東資格不再是公司的股東,不是公司的股東不享有股東權利,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是股東權利之一,所以失去股東資格的股東無權提起股東代表訴訟。
公司屬于法人具有獨立產權,但在現實生活中,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犯公司利益,當股東發(fā)現這種情況時,可以起訴侵犯人,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股東代表訴訟以公司為主體訴訟,股東代表訴訟代
01:44
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是任何侵害公司利益,而公司怠于對其行使訴權的侵害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股東代表訴訟是基于股東共益權而產生的間接訴訟,它是與以股東私益權為目的的直接訴訟相對應的。根據侵害公司利益的人的身份的不同,提
01:14
股東可以起訴股東,具體需要分情況來討論。如果公司當中的股東,直接侵害了另一個股東的合法權益,這時候權益受到侵害的股東,就可以以個人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公司當中的股東,只是侵害了公司的合法權益,這時候其他股東就不能夠直
00:59
公司欠款是不可以起訴股東,因為公司屬于法人組織,法人組織以公司財產承擔有限的債務,因此公司欠債應當起訴公司而不是股東。公司是具有獨立法人財產和法人財產權的企業(yè)法人。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
00:55
00:59
01:35
00:49
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