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律師普法為法師兄(原110咨詢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形式的復制、轉載都視為侵權行為。
專業(yè)律師所謂的新勞動法,一般是指2008年頒布實施的《勞動合同法》。這里的N指的是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條。所謂的+1,特指《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里3種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未提前30天書面
問題解答: n+1補償是指用人單位無過失性辭退勞動者且未提前30日書面通知的情況下,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給予的經濟補償。其相關規(guī)定為: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
裁員n+意思如下: (1)N指的是工作的年限。具體是指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作為經濟補償; (2)+1指的是額外支
題主的問題,需要明確你的具體身份:本來就是城市居民。按照城市居民失業(yè)管理體系進行管理,即提供免費的就業(yè)培訓和就業(yè)崗位推薦,還在失業(yè)保險發(fā)放期的發(fā)放失業(yè)保險。各地情況不一,但大體如此。之前為農村居民因國
是《勞動合同法》中的規(guī)定。N+1補償指的是用人單位未按規(guī)定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需要向勞動者進行經濟補償。N是指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1、經濟補償金里面的“N+1”,N是指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1”是指因單位未提前一個月通知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而支付的代通知金。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離職補償n+1是指在出現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時,用人單位要給離職的員工,以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為基數的離職補貼。主要的情況是勞動者患病,或不是因工受傷前提下的離職,單位給員工調整崗位或進行培訓后,員工還不能適應工作的,合同訂立時的客觀情況發(fā)生
公司n+1賠償具體計算標準如下:n+1賠償,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給予員工的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時間計算,n是指工作時間,+1是指多賠償一個月。例如,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3年,賠償標準是3+1,即賠償4個月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
實名制補登記一般是指,表示之前登記的實名制信息不符合要求,需要攜帶機主身份證原件,到號碼歸屬地聯通或者移動自建營業(yè)廳柜臺辦理。目前我國需要實名登記的是身份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法》的規(guī)定,居民身份證登記的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