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會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人作何強制措施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核心提示:妨害民事訴訟行為會有什么后果?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法律規(guī)定的相關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下面就由的編輯為您介紹。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可以采取以下強制措施: 1、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指追索贍養(yǎng)費、扶養(yǎng)費、撫育費、勞動報酬案件的被告,以及其他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兩次傳票傳喚,指人民法院送達傳票,并由受送達人或者法定的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字或者蓋章。無正當理由,主要指沒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使被告無法到庭的特殊情況。 2、對違反法庭規(guī)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jié)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3、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偽造證據,指為了掩蓋事實而偽造書證、物證、視聽資料,提供假的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毀滅證據,指把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毀滅掉。 (2)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這是對證人證言的兩個方面的行為,一是不讓知道案件情況的人作證;一是讓證人或者并非證人的人提供與案件事實相悖或者本不存在的證據。 (3)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這是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所為的行為。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主要指銀行將已被人民法院凍結的財產私自解凍,挪作他用。 (4)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xié)助執(zhí)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協(xié)助執(zhí)行的人,在訴訟中享有一定的訴訟權利,承擔一定的訴訟義務,只要訴訟程序沒有結束,在其行使權利或者履行義務時,任何人對其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以其他方法打擊報復的,都是妨害訴訟的行為。 (5)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zhí)行職務的。這種行為是直接施加于司法工作人員的,是在司法工作人員執(zhí)行職務時采取的。比如,圍攻、毆打審判人員、執(zhí)行人員等。 (6)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這是在執(zhí)行階段妨害訴訟的行為。比如,明明有財產,卻聲稱:“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背地里卻隱藏、轉移財產;或者外出躲藏,以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單位有上述行為之一的,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主要負責人,一般指單位的法人代表。直接責任人,指代表單位參加訴訟,并實施了妨害訴訟行為的人。 4、有義務協(xié)助調查、執(zhí)行的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責令其履行協(xié)助義務外,并可以予以罰款: (1)有關單位拒絕或者妨礙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 (2)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yè)務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后,拒不協(xié)助查詢、凍結或者劃撥存款的; (3)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后,拒不協(xié)助扣留被執(zhí)行人的收入、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xù)、轉交有關票證、證照或者其他財產的; (4)其他拒絕協(xié)助執(zhí)行的。有義務協(xié)助調查的單位包括:管理某些文書檔案的單位,比如,管理房屋檔案的房管部門,管理土地、森林檔案的土地、林業(yè)部門,存有病歷的醫(yī)院等;以及實際握有某一證據或者在該處可能查到某些證據的單位。拒絕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既包括不讓人民法院調查取證,不向人民法院提供所需要的證據,也包括對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請求不予理睬。妨害人民法院調查取證,指對人民法院的調查取證設置障礙,使人民法院無法得到所需證據。有義務協(xié)助執(zhí)行的單位主要指執(zhí)行標的物的掌管者、持有人或者有權決定是否給付的人。不協(xié)助執(zhí)行,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即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yè)務的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后,拒不協(xié)助查詢、凍結或者劃撥存款;有關單位接到人民法院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后,拒不扣留被執(zhí)行人的收入(如工資),辦理有關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xù)(比如戶口轉移、房產過戶手續(xù)),轉交有關的票證(如戶口本)、證照(如駕駛證、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其他財產。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xié)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并可以向監(jiān)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人民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采取強制措施,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對有妨害民事訴訟秩序行為的行為人采用的排除其妨害行為的一種強制措施。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一種排除妨害的強制性手段,也是一種教育手段。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妨害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種類有五種:拘傳、訓誠、責令退出法庭、罰款、拘留。
-
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拘傳、罰款、拘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對妨害司法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20.09.10 255 -
妨害民事訴訟強制措施包括哪些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在民事訴訟中,法院對有妨害民事訴訟秩序行為的行為人采用的排除其妨害行為的一種強制措施。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是一種排除妨害的強制性手段,也是一種教育手段。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妨害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04.16 214 -
什么是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是指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案外人故意破壞和擾亂正常的訴訟秩序,妨礙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行為。行為人實施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包括作為與不作為(應為而不為)兩種情況,即并不只有作為的行為才能構成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如拒不到庭
2020.08.11 248
-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有哪些強制措施
關于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強制措施有相關的
2022-06-24 15,340 -
民事訴訟中,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強制措施,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
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包括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據傳、罰款以及拘留。采取據傳、罰款、拘留的強制措施時需要經過院長批準?!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
2022-02-27 15,340 -
民事訴訟中法院可以采取哪些強制措施,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
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包括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據傳、罰款以及拘留。采取據傳、罰款、拘留的強制措施時需要經過院長批準。《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
2022-04-18 15,340 -
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可以采取哪些強制措施
法院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包括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據傳、罰款以及拘留。采取據傳、罰款、拘留的強制措施時需要經過院長批準?!睹袷略V訟法》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
2022-05-01 15,340
-
01:07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即使是純獲利益的行為也不能獨立實施。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實施
2,976 2022.04.17 -
01:01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根據我國法律規(guī)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此外還有,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也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時,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
1,935 2022.04.17 -
01:12
民事訴訟會判刑嗎民事訴訟是否會判刑,單純的民事訴訟領域的案件,一般不會涉及到判刑的結果。民事案件關聯(lián)的大多數是各民事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與義務。但是若法院在審理,或者執(zhí)行民事案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犯罪線索的,法院應將該犯罪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檢查機關或其他有管轄
4,139 2022.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