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合同糾紛的解決是選擇訴訟好還是選擇仲裁好?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選擇仲裁的前提是約定有仲裁協議。訴訟和仲裁各有優(yōu)缺點。 1、仲裁是一種快速解決爭議的方式,一般來說費用也較低,而以訴訟解決則比較慢,且費用往往偏高。 2、就交易中發(fā)生的爭議尋求公正而權威的人士協調解決,比通過訴訟對當事人之間的感情產生的影響更小,有利于當事人今后的交易繼續(xù)進行。 3、仲裁一般以不公開的方式進行,這樣有利于保守當事人的商業(yè)秘密,也有利于維護當事人的商業(yè)信譽,而通過訴訟則難以做到這一點。 4、通過仲裁的方式解決爭議,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仲裁機構、仲裁員,甚至可以選擇仲裁程序等,而審判庭的組成人員(法官)的人數和人選,訴訟當事人無權過問。因此,從這方面講當事人有更大的自主權,更加方便。總之,在保證使爭議公正、合理得到解決的前提下,仲裁具有省時、省費用,程序靈活的優(yōu)點。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解決爭議的方式中明確選擇仲裁的方式的,可以選擇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沒有明確約定的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不能通過仲裁解決。
可以,但是前提要具備以下這幾個條件: (一)有仲裁協議; (二)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
合同糾紛如何選擇訴訟或仲裁方式解決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解決爭議的方式中明確選擇仲裁的方式的,可以選擇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沒有明確約定的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不能通過仲裁解決。
2020.12.16 385 -
合同糾紛仲裁地點的選擇
不可以選擇,有管轄限制,必須在勞動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員會。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不管要約定在哪里仲裁,只要雙方說好了,那就是可以的,對于仲裁機構一般是沒有限制的。仲裁機關最后作出的仲裁裁決便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遵守,否則
2020.05.27 604 -
合同糾紛如何選擇訴訟或仲裁方式
合同糾紛選擇訴訟或仲裁方式解決主要是由合同雙方協商確定。同時,只有存在仲裁條款或仲裁協議的才能申請仲裁。行為人還以選擇協商或向基層組織申請調解來解決合同糾紛。
2021.03.21 190
-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選擇和解好還是選擇訴訟好?
“和解”的好處弊端是:錢少,一般無精神損害撫慰金,無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殘疾賠償金按戶口所在地的城鎮(zhèn)或農村標準賠償。和解之后如傷殘有遺留問題,則沒法再解決。我們曾經代理過一個當事人,動完手術后,家屬認為沒
2022-10-07 15,340 -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是選擇訴訟好還是選擇和解好?
“和解”的好處弊端是:錢少,一般無精神損害撫慰金,無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殘疾賠償金按戶口所在地的城鎮(zhèn)或農村標準賠償。和解之后如傷殘有遺留問題,則沒法再解決。我們曾經代理過一個當事人,動完手術后,家屬認為沒
2022-10-06 15,340 -
合同糾紛該如何去選擇訴訟或仲裁解決
如果雙方在合同中解決爭議的方式中明確選擇仲裁的方式的,可以選擇仲裁的方式解決糾紛,沒有明確約定的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糾紛,不能通過仲裁解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
2022-06-28 15,340 -
選擇好的裝修公司好還是更好?如何選擇一個好的裝修公司?如何選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產的開發(fā)越來越多,房價的上漲帶動了裝修這個行業(yè),業(yè)主們在開始裝修時挑選裝修公司變得尤為重要,選擇裝修公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要施工質量好,還要服務好。挑選不好的話錢又花了
2022-02-27 15,340
-
01:18
如何選擇借款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借款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管轄地分為兩類:法定管轄地和協議管轄地。法定管轄地又分為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對于借款合同履行地一直困擾當事人,也是很多法院立案產生問題的地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合同履行地是指
1,119 2022.04.17 -
00:55
如何選擇合適的上市地選擇合適的上市地,綜合考慮的因素主要有: 1、上市地的內外市場的估值水平,一級市場的籌資能力、二級市場的后續(xù)融資能力以及流動性; 2、看上市地是否符合公司或企業(yè)主要業(yè)務和客戶的要求,以及當地投資者對企業(yè)的認同度,以及擬上市地是否與企業(yè)的行業(yè)
2,711 2022.04.15 -
01:25
建筑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建筑合同糾紛屬于一般民事糾紛。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guī)定,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建筑合同糾紛無法律另行規(guī)定的情形,所以訴訟時效為3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
1,24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