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稅前稅后計算是個怎樣算法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由于我國法律中并未明確規(guī)定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平均工資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但是結合《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來看; 這里的平均工資是以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的,而應得工資中自然也就是尚未扣稅的工資,所以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計稅前工資計算。
稅前扣除。因為稅法規(guī)定的收入是納稅人取得的全部收入。如果是你發(fā)工資后,單位對請假的要讓你繳回,就變成了稅后。請假扣款在你的應發(fā)工資中有,但實發(fā)工資中沒有。所以就是稅前扣的,計算個人所得稅時,應當按照實發(fā)工資計算。
-
個稅,計稅工資怎么算
應納稅所得額度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工資稅納稅所得額×工資稅稅率 專項附加扣除的項目有: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
2020.10.30 634 -
怎么計算稅前工資
稅前工資=所有收入總和-(社保+公積金)。稅前工資低于5000元的,不再征收個人所得稅。工資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020.09.21 986 -
稅前工資怎么計算
可以運用稅前工資計算器?;蛘哌\用稅后收入來計算。公式如下:稅后工資=稅前收入-(個人社保繳費+公積金繳費)-個人所得稅。稅前工資指交納個人所得稅前的應發(fā)工資,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一般
2020.03.15 875
-
上海工資稅前稅后計算是怎樣的
上海工資稅前稅后計算公式如下: 稅前工資=[稅后工資-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1-適用稅率)
2022-07-02 15,340 -
工資稅前稅后怎么計算
我國稅法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都是以含稅工資作為計稅基礎的,因此這3萬元肯定不能作為計稅基數(shù),這就需要折算。 學生K是財務高管,去年跳槽。面試時,人力資源總監(jiān)問薪資要求,K說了一個數(shù),又加了一句是稅后的。
2022-08-15 15,340 -
稅前工資稅后工資計算方法是哪些?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受雇有關的其它所得。
2022-08-05 15,340 -
北京工資稅前稅后工資計算是怎樣的呢?
稅前工資=稅后工資+應繳個稅 稅前工資=稅后工資+(稅前工資-費用扣除數(shù)-社保-其他免稅項)*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2022-07-29 15,340
-
00:58
社?;鶖?shù)是稅前工資還是稅后工資社保基數(shù)是稅前工資。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shù)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均金額來進行計算的。全國的社保繳費基數(shù)是不一樣的,繳費的基數(shù)不同,繳納的金額也是不同的。職工的養(yǎng)老保險有不同的繳費基數(shù),從60%到300%之間。醫(yī)療保險分為三個
7,253 2022.05.11 -
01:15
個人所得稅具體怎么計算個人所得稅是按照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應稅率計算得出來的。而應納稅所得額是指個人的綜合所得減去個稅起征點、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后計算出來。 個人所得稅每月會由單位代扣預繳,然后在次年3至6月份由個人在個人所得稅app中辦理匯算清繳,對于所繳納
2,860 2022.05.21 -
00:56
股權轉讓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股權轉讓過程之中涉及到個人所得稅,稅率是20%。按照財產轉讓所得,也就是取得的股權轉讓收入來繳納。按照法律是由轉讓方來繳納。在法律的規(guī)定下有幾種情形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比如說所投資的企業(yè)連續(xù)三年以上虧損的或者是直系親屬之間轉讓的,或者
9,58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