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糾紛案頻頻發(fā)生,侵權的手法也多種多樣。相似的商標標識,高仿的包裝,卻印著不同的生產單位,這是江門高新區(qū)一企業(yè)遭遇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就此,記者昨日從該企業(yè)了解到,該市蓬江區(qū)人民法院和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先后判定被告企業(yè)構成侵權,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并登報消除影響。
高新區(qū)一企業(yè)維權勝訴
夏怡是該市一本土日化產品商標。該案原告恒健公司是該市高新區(qū)一家企業(yè),于2012年8月3日簽訂了商標轉讓協議及授權書,授權獨占使用該商標,并可對商標侵權行為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或提起訴訟。
恒健公司訴稱,一款包裝盒上印刷有生產企業(yè):肇慶市龍湖日用化工廠,產地:廣東江門市蓬江區(qū)夏友貿易有限公司監(jiān)制并授權字樣的侵權夏怡露產品被大量制造銷售,并非法授權網店進行銷售,引起消費者混淆,致使企業(yè)合法權益受損。被告企業(yè)則辯稱,二者商標不構成近似,也未構成消費者混淆。
據相關法律,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企業(yè)所使用的侵權商標與原告所持有的注冊商標構成要素近似,面向相同的消費使用群體,造成公眾對商品來源的誤認,達到造成市場混淆的程度,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因此,一審法院要求,被告企業(yè)立即停止侵犯行為,賠償經濟損失并應承擔登報消除影響的責任。隨后,被告企業(yè)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市中院認為被告上訴理據不足,予以駁回,維持原判。該案目前已申請強制執(zhí)行,以消除侵權行為影響。
企業(yè)維權有3種途徑
記者從江門市工商局獲悉,該市現有注冊商標2.8萬個。去年,市工商部門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糾紛案465宗,現已全部立案查處。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監(jiān)督管理科表示,遭遇侵犯商標專用權時,企業(yè)維權可有3種途徑。根據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引起糾紛的,可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如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理。
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管理科指出,該市企業(yè)目前對注冊商標的關注度仍存在不足,對維權存在顧慮。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管理科建議,企業(yè)做好注冊商標管理工作的同時,還可通過中國商標網等渠道,關注商標注冊公告,一旦發(fā)現有爭議商標公告正在注冊,可及時提出異議進行維權。此外,企業(yè)遭遇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時,也要勇于運用合法途徑維權。
-
淘寶維權的幾種途徑
169人看過
-
三種途徑助婦女維權
276人看過
-
物權維護的五種途徑
238人看過
-
五種途徑護衛(wèi)您的維權
258人看過
-
維護企業(yè)馳名商標權益的途徑
402人看過
-
國有企業(yè)股權融資途徑
381人看過
強制執(zhí)行是指人民法院的執(zhí)行組織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式,運用國家的強制力量,在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拒不履行義務時,強制其履行義務,從而實現生效法律文書內容。... 更多>
-
-
四川企業(yè)股權糾紛維權途徑探討安徽在線咨詢 2025-01-31在發(fā)生糾紛后,建議雙方先進行協商處理。如果協商無法達成一致,可以通過起訴來尋求法律維權。根據《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起訴方式包括書面起訴和口頭起訴兩種。對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在起訴前,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必須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必須屬
-
企業(yè)拖欠員工工資的維權途徑江西在線咨詢 2025-01-23一、如何處理工廠拖欠工資問題 當用工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時,勞動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確認勞動關系:勞動者需提供工資單、考勤記錄和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等證明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 2. 協商解決: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要求單位補發(fā)工資。若協商不成,勞動者可前往勞動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3. 依法維權:如果拖欠工資數額較大,勞動者可以直接請律師起訴,
-
企業(yè)應對專利侵權的幾種途徑澳門在線咨詢 2023-05-221、不侵權抗辯:即判斷企業(yè)自己制造、銷售的產品或使用的方法是否侵犯涉案專利權,一般應遵循這樣的判斷思路:第一步依據專利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也就是對權利要求書進行解釋并劃分為若干個相對獨立的技術特征;第二步查明涉嫌侵權客體的相應技術特征;第三步對確定的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與涉嫌侵權客體進行比較,作出侵權還是不侵權的分析判斷。 2、公知技術抗辯或“無效請求”抗辯:若涉嫌侵權客體覆蓋了涉案
-
企業(yè)未簽訂勞動合同的維權途徑福建在線咨詢 2024-12-30沒有簽訂合同,沒有及時發(fā)工資,單位違法,當事人可以要求賠償。如果不予賠償,可以去勞動行政部門申訴。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