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yè)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舉不勝舉。所以,各個國家的競爭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概括性的規(guī)定,然后再具體列舉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時期內比較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明文加以禁止。
一、哪些屬于不正當競爭
混淆行為
混淆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以種種不實手法對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作虛假表示、說明或承諾,或不當利用他人的智力勞動成果推銷自己的商品或服務,使用戶或者消費者產生誤解,擾亂市場秩序、損害同業(yè)競爭者的利益或者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虛假宣傳
虛假宣傳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產品的質量、性能、成分、用途、產地等所作的引人誤解的不實宣傳。以廣告或其他方式銷售商品,是現代社會最常見促銷手段。但各類虛假廣告和其他虛假宣傳,或亂人視聽,有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或直接誤導用戶及消費者,使其作出錯誤的消費決策,引發(fā)了大量社會問題;或侵犯其他經營者,特別是同行業(yè)競爭對手的合法利益,造成公平競爭秩序的混亂。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均將此類行為作為必須禁止的違法行為予以規(guī)范。
商業(yè)賄賂
商業(yè)賄賂是指經營者為爭取交易機會,暗中給予交易對方有關人員或者其他能影響交易的相關人員以財物或其他好處的行為。商業(yè)賄賂的形式不勝枚舉。在中國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回扣、折扣、傭金、咨詢費、介紹費等名義爭取交易機會的現象非常普遍,如何判斷其是否違法,我們必須以法律為標準,分析其實質特征,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侵犯商業(yè)秘密
侵犯商業(yè)秘密行為是指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他人商業(yè)秘密的行為。
低價傾銷
低價傾銷行為是指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低價傾銷違背企業(yè)生存原理及價值規(guī)律,在市場競爭中往往引發(fā)價格大戰(zhàn)、中小企業(yè)紛紛倒閉等惡性競爭事件,甚至導致全行業(yè)萎縮的嚴重后果。為了防患于未然,反不正當競爭法及價格法都禁止經營者為打擊競爭對手而以低于成本價銷售商品。
不正當有獎銷售
不正當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獎勵(包括金錢、實物、附加服務等)為名,實際上采取欺騙或者其他不當手段損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或者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詆毀商譽
詆毀商譽行為是指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從而削弱其競爭力的行為。
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如果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給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帶來損害的,經營者應承擔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行政責任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的行政責任,要通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jiān)督檢查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查處來實現。行政責任的形式主要包括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責令改正、消除影響以及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等形式。
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適用于那些對其他經營者、消費者和社會經濟秩序損害嚴重、情節(jié)惡劣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只對經營者承擔刑事責任作了原則規(guī)定,確定具體的刑事責任要適用我國《刑法》的相應規(guī)定。
-
競爭行為:正當與不正當的區(qū)分
418人看過
-
法定不正當競爭的10類行為
125人看過
-
【不正當競爭行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
212人看過
-
【不正當競爭】德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不正當競爭的界定
205人看過
-
反不正當競爭行為與不平等競爭行為的區(qū)別
155人看過
-
【不正當競爭行為】經營者的雇員能否成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體?
279人看過
競爭是指個體或群體間力圖勝過或壓倒對方的心理需要和行為活動。即每個參與者不惜犧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獲得個人利益的行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標。 劃分了公平競爭與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界限,為市場主體的競爭設定了共同遵循的行為標準。對于在市... 更多>
-
競爭不當行為的界定:防止不正當競爭浙江在線咨詢 2024-12-16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在市場競爭中,經營者采取非法或違背公認商業(yè)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這些行為包括市場混淆、商業(yè)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yè)秘密、低價傾銷和違反規(guī)定的有獎銷售等。與正當競爭行為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手段是否合法或違反公認的商業(yè)道德。具體差別如下: 1. 主體不同:壟斷的主體通常具有經濟地位的優(yōu)勢,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主體不一定具有經濟優(yōu)勢。 2. 后果不同:壟斷的
-
如何區(qū)分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實例湖南在線咨詢 2023-03-19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yè)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市場混淆、商業(yè)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yè)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guī)定的有獎銷售、商業(yè)毀謗。 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的區(qū)別主要是手段是否合法或者是否違反公認的商業(yè)道德。具體差別如下: 1、主體不同:壟斷的主體一般具有經濟地位的優(yōu)勢,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主體不一
-
企業(yè)行為中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都是哪些?山西在線咨詢 2022-08-29企業(yè)行為中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有: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五)以盜竊、利誘
-
低價傾銷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如何正當競爭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浙江在線咨詢 2022-03-18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五千元。以非現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經濟利益作獎勵的,按照同期市場同類商品或者服務的正常價格折算其金額。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了七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市場混淆、商業(yè)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yè)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guī)定的有獎銷售、商業(yè)毀謗。因此低價傾銷原則上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其次,根據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1條第2款規(guī)定了低價傾銷之例外,也就是說
-
煙草公司不正當競爭形式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上海在線咨詢 2023-09-031、關于煙草公司不正當競爭行為有: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guī)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 (1)假冒或仿冒行為; (2)商業(yè)賄賂行為; (3)引入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4)侵犯商業(yè)秘密的行為; (5)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 (6)商業(yè)誹謗行為; (7)公用事業(yè)和獨占經營者的限制競爭行為; (8)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的行為; (9)壓價銷售排擠競爭對手的行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條件的交易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