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緊急避險的定義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06 17:50:39 448 人看過

緊急避險刑法規(guī)定的一種出罪事由。具體來說其構成要件有:

1、避險人的合法權益面臨現(xiàn)實危險(不含職業(yè)或者業(yè)務上有特定責任的人要面對的對其本人的危險);

2、這種危險正在發(fā)生;

3、因為不得以損害另一合法權益;

4、緊急避險要有避險意識,也即要出于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損害。

一、主體緊急避險的主體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等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的人。需要注意的是,緊急避險的主體不僅是為避免個人的人身或財產(chǎn)免受侵害的人,也可以是為避免其他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的人。但是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適用緊急避險,比如警察等同危險作斗爭的職業(yè)。因為其對一定的危險負有排除的職責,同一定危險作斗爭是其職業(yè)義務。

二、成立緊急避險的條件有什么

成立緊急避險的條件有:正在遭受危險的對象必須是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避險行為必須是迫不得已、別無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險。目的必須是為了避免合法權益遭受危險損害。避險行為不能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4日 06:38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緊急避險相關文章
  • 什么是緊急避險,緊急避險如何承擔民事責任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責任的情形。緊急避險應當同時具備以下要件:(1)必須是為了使本人、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權利免受危險的損害。(2)必須是對正在發(fā)生的危險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3)必須是在不得已情況下采取避險措施。(4)避險行為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1、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2、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了避險行為,造成第三人利益損害的,緊急避險人免予對第三人承擔責任。3、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是為了本人的利益而采取了避險行為,造成第三人利益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本人作為受益人,應當對第三人的損害給予補償。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
    2023-07-24
    436人看過
  •  緊急避險:避免被捕的技巧
    通緝是公安機關對在逃的犯罪分子通令緝捕的緊急偵查措施。如果已經(jīng)被通緝,應當盡快向警方自首并積極投案。這樣可以讓獲得更優(yōu)惠的處理方式,避免受到更嚴重的懲罰。如果您已經(jīng)被通緝,則應當盡快向警方自首,并積極投案。這樣可以讓您獲得更優(yōu)惠的處理方式,避免受到更嚴重的懲罰。通緝是公安機關對在逃的犯罪分子通令緝捕的緊急偵查措施。通緝的對象包括罪該逮捕尚未拘留、逮捕時逃跑的和被拘留、逮捕后脫逃的兩種情況。 如 果 被 警 察 通 緝 了 怎 么 辦 ?如果被警察通緝了,以下是一些法律建議:1. 立即報警:向當?shù)鼐炀謭蟀?告知警察被通緝的事實,并請求他們采取行動。提供任何相關證據(jù)或信息,以便警方進行調查。2. 尋求律師幫助:如果擔心警方可能會采取過激行動,或者想要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可以尋求律師的幫助。律師可以提供法律建議,協(xié)助進行申訴和保護權益。3. 避免逃跑:被警察通緝時,逃跑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2023-09-15
    441人看過
  • 構成緊急避險的條件有哪些,緊急避險的責任有哪些?
    一、構成緊急避險的條件有哪些1、必須針對正在發(fā)生的緊急危險。如果人的行為構成緊急危險,必須是違法行為。2、所采取的行為應當是避免危險所必需的。3、所保全的必須是法律所保護的權利。4、不可超過必要的限度,就是說,所損害的利益應當小于所保全的利益。緊急避險不負法律責任。在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得在發(fā)生與其特定責任有關的危險時實行緊急避險。二、緊急避險的責任有哪些緊急避險雖然不具有刑事違法性,但也并非均為合法行為。因為它在原則上具有違法性,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或者承擔適當?shù)呢熑?。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shù)呢熑?。它損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這也是避險者或受益者通常要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所在。緊急避險的責任可以從責任人引起危險和自然原因引起危險兩種情況下的責
    2023-03-01
    279人看過
  • 緊急避險有限度嗎,緊急避險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緊急避險有限度嗎緊急避險有限度。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是指行為人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超過了法律所規(guī)定的限度,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行為。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超過了使受到正在發(fā)生危險的合法權益免遭損害所必需的強度;二是在客觀結果上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在緊急避險情況下,損害盡可能小的合法權益去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是緊急避險的目的所在。只有犧牲較小的權益保護較大的權益,對社會、國家和人民才是有利的。大家,如果本末倒置,因小失大,避險是為了保護較小的利益,而犧牲了較大的利益,這種緊急避險就超過了必要限度。二、緊急避險要具備哪些條件緊急避險必須具備下列條件:1.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合法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而采取的。2.必須是對正在發(fā)生的危險所采取的。3.必須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的,即行為人找不到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險,不得已
    2023-06-07
    145人看過
  • 什么是緊急避險在法律上有何定義
    緊急避險,即是在面臨某種現(xiàn)實威脅之際,為保障社會公益以及個人或他人生存權利不受侵害,不得已選擇犧牲相對較小卻同樣合法的利益,以此來保全相對較大且更為重要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實施緊急避險需滿足如下幾個基本要求:首先,源頭條件:實際危急情況須真實存在,也就是所謂的危險的現(xiàn)實性;其次,時間條件:所面對之危險即將快速轉化為現(xiàn)實,這就是危險迅疾性的體現(xiàn);再次,主觀意識條件:行動者對于避險行為所需具備的意識,即該行動者應明確知道自身此刻正出于拯救潛在權益的必要避險途中;隨后,補救性條件:避險行為應該作為最后的補救措施使用;最后,適度性條件:避險舉措在實施過程中不能超出必要的限度并引發(fā)額外的無謂損失。原則上來講,緊急避險一般不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如若其施行為超出了必要限制并導致不應出現(xiàn)的損失時,則應承擔相關刑事責任,然而在此情況下,應予適當減輕甚至豁免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為了使國家、
    2024-07-30
    237人看過
  • 論對生命的緊急避險
    正是基于這種觀點我反對持有對生命緊急避險肯定的觀點。所以關于生命的平衡的緊急避險也就是一命換一命,也包括一命換多命的行為都不是對生命的緊急避險。當然道德可以去彌補這方面的漏洞,所以我們看到有那么多偉大的人舍己救人,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之間,選擇集體利益,在一個生命和公眾生命面前,選擇犧牲一個生命,但這都是在道德的驅動下,如果一個人在緊急避險時選擇犧牲多數(shù)人的利益而保留自己的生命,這個人會得到道德的譴責和輿論的唾罵。對于持否定觀點的人,下面在看MichaelSandel教授所提到的另外三個例子,你是一位急癥室醫(yī)生,有六名病人被送進來。他們剛經(jīng)歷了可怕的電車事故。其中五個傷勢較輕,一個是嚴重受傷,你可以花一整天照顧一個嚴重受傷的受害者,但在這段時間里,那但那五名病人將會死去?;蛘吣憧梢哉疹櫸鍌€人,使他們恢復健康。但在這段時間里,那一個嚴重受傷的人將會死去,甲、乙、丙三人在洞穴探險中,地基崩潰,
    2023-04-29
    146人看過
  • 避險過當屬于緊急避險嗎
    按照刑法第21條第1款的規(guī)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緊急避險的本質特征,就是為了保全一個較大的合法權益,而將其面臨的危險轉嫁給另一個較小的合法權益。如果丁不撞中巴將會造成更大的人員傷亡事件,因此丁屬于緊急避險,不屬過當。緊急避險過當即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危害),意味著緊急避險行為從有利于社會到有害于社會的轉化,因而行為的性質也由合法行為轉變?yōu)檫`法行為,而且這種違法行為不是一般的違法行為,而是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犯罪形態(tài)在我國刑法中,緊急避險過當并沒有單獨的罪名,它只是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tài)。緊急避險過當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從客觀方面看,無非是財產(chǎn)的損失和人員的傷亡。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及犯罪構成原理,僅有客觀方面的損害,無論這個損害有多大,都不能僅僅根據(jù)這一點來認定行為
    2023-05-01
    383人看過
  • 緊急避險是什么,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wèi)的區(qū)別是什么?
    一、緊急避險是什么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可以不承擔責任或者減輕承擔責任。二、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wèi)的區(qū)別是什么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wèi)二者的區(qū)別是:1.危害的來源不同。正當防衛(wèi)中危害的來源只能是人所實施的不法侵害行為;而緊急避險中危害來源比較廣泛,它不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行為,還可以是自然界的力量、動物的侵襲等等。2.行為指向的對象不同。正當防衛(wèi)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來實行,不能損害沒有參與實施不法侵害的其他人的利益;而緊急避險所損害的只能是與危險的發(fā)生無關的第三者的利益。3.對行為的限制條件不同。緊急避險要求行為人必須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為排除危險的惟一方法時才能實施;而正當防衛(wèi)則無這樣的要求,即使在當時的情況下能夠用其他方法來避免損害,也可以實施正當防衛(wèi)。4.對損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當防衛(wèi)所造成的損害,允許等于或者大于
    2023-04-12
    479人看過
  • 緊急避險名詞解釋
    一、緊急避險名詞解釋根據(jù)刑法第21條的規(guī)定,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給另一較小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的本質是避免現(xiàn)實危險、保護較大合法權益。緊急避險的客觀特征是,在法律所保護的權益遇到危險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時,不得已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來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緊急避險的主觀特征是,認識到合法權益受到危險的威脅,出于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合法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的目的,而實施避險行為。可見,緊急避險行為雖然造成了某種合法權益的損害,但聯(lián)系到具體事態(tài)來觀察,從行為的整體來考
    2023-04-13
    101人看過
  • 如何進行緊急避險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避險意圖是緊急避險構成的主觀條件,指行為人實行緊急避險的目的在于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因此,行為人實行緊急避險,必須是為了保護合法利益。為了保護非法利益,不允許實行緊急避險。例如,脫逃犯為了逃避公安人員的追捕而侵入他人的住宅,不能認為是緊急避險,仍應負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的刑事責任。避險起因是指只有存在著對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的危險,才能實行緊急避險。不存在一定的危險,也就無所謂避險可言。一般來說,造成危險的原因是以下這些:首先是人的行
    2023-03-20
    420人看過
  • 緊急避險致人輕傷
    一、緊急避險致人輕傷緊急避險必須符合如下條件才能構成:一是必須存在正在發(fā)生,并威脅社會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合法權益的危險;二是必須情況緊急,沒有其它方法可以避免危險才能采取避險措施;三是避險不得超過必要的限度,也就是說,緊急避所造成的損害必須小于不采取這種措施必然造成的損害。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shù)拿袷仑熑?。所以,在因緊急避險引起的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時,應當將險情引起人確定為當事人之一,按其行為及與交通事故的因果關系來確定其應負的責任。如:甲駕客車在公路上正常行駛,對面乙駕貨車因剎車失靈向其直沖過去,如兩車相撞必然造成人員傷亡,甲只得將客車駕向路邊避讓,貨車得已安全通過,但客車卻撞倒了路側騎摩托車的丙,致丙輕傷。在此事故中,雖然客車貨車并未相撞,但客車撞傷丙的行為是為了避讓乙所引起的險情,屬緊急
    2023-03-27
    145人看過
  • 什么是刑法中的緊急避險,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失怎么處理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是緊急避險。向誰索賠,根據(jù)具體不同情形。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損害是避險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jù)避險過當行為所觸犯的具體罪名,并根據(jù)避險過當所造成的損害的大小,確定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具體如下所述:1、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2、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shù)拿袷仑熑?。受害人要求補償?shù)模梢载熈钍芤嫒诉m當補償;3、因緊急避險采取的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shù)拿袷仑熑巍P谭ㄖ芯o急避險的成立條件緊急避險的主觀條件:即緊急避險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遭正在發(fā)生的危險的損害。緊急避險的起因條件:即緊急避險
    2023-08-17
    198人看過
  • 如何認定緊急避險中不當避險行為?
    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shù)拿袷仑熑巍τ诰o急避險是否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應當綜合危險的性質、急迫程度、避險行為所保護的權益以及造成的損害后果等因素判斷。緊急避險采取措施并無不當且沒有超過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緊急避險人不承擔責任。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限度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緊急避險人的過錯程度、避險措施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原因力大小、緊急避險人是否為受益人等因素認定緊急避險人在造成的不應有的損害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律師補充:緊急避險需要滿足的條件,一般可以從避險起因、避險時間、避險主體、避險對象、避險意圖、避險限度等條件綜合來看,缺一不可。一般要具備以下條件的,可以認定構成緊急避險:緊急避險的時間:危險正在發(fā)生或迫在眉睫,對合法權益形成了緊迫的、直接危險。緊急避險的意圖:行為人對正在發(fā)生或即將的
    2023-05-06
    76人看過
  • 緊急避險的概念與處罰
    緊急避險和正當防衛(wèi)一樣,是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排除犯罪性的行為。由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緊急避險行為發(fā)生不如正當防衛(wèi)那樣多,因此,在刑法修改中,除個別詞句的調整以外,對緊急避險的規(guī)定基本上未做大的修訂。一、緊急避險的概念根據(jù)刑法第21條第1款的規(guī)定,緊急避險是指在法律所保護的權益遇到危險而不可能采用其他措施加以避免時,不得已而采用的損害另一個較小的權益以保護較大的權益免遭損害的行為。我國刑法規(guī)定,緊急避險行為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之所以不負刑事責任,是因為,從主觀上看,實行緊急避險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從客觀上看,它是在處于緊急危險的狀態(tài)下,不得已采取的以損害較小的合法權益來保全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緊急避險行為不具備犯罪構成。從總體上說,它不僅沒有社會危害性,而且是有利于社會的行為。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在
    2023-06-11
    497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緊急避險是刑法規(guī)定的一種出罪事由。具體來說其構成要件有: 1、避險人的合法權益面臨現(xiàn)實危險(不含職業(yè)或者業(yè)務上有特定責任的人要面對的對其本人的危險); 2、這種危險正在發(fā)生; 3、因為不得以損害另一合法權益; 4、緊急避險要有避險意識,也即... 更多>

    #緊急避險
    相關咨詢
    • 緊急避險的適用條件是什么,緊急避險的種類及緊急避險的
      廣西在線咨詢 2022-04-01
      (一)緊急避險的概念:緊急避險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的侵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個較小的合法利益的行為(《刑法》第21條)。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二)緊急避險適用的條件:1、起因條件。緊急避險的起因條件,是指必須有需要避免的危險存在。2、時間條件。緊急避險的時間條件,是指危險必須
    • 緊急避險與應急避險的區(qū)別
      江蘇在線咨詢 2022-10-30
      一、什么是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二、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的區(qū)別刑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
    • 什么是緊急避險以及緊急避險的條件是什么,緊急避險的條件是怎樣的
      寧夏在線咨詢 2022-03-30
      所謂緊急避險,是指在危險情況下,為了使社會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更大的損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采取的致他人或本人損害的行為。緊急避險的條件是 ①本人或者他人的生命、身體、自由、財產(chǎn)或者社會公共財產(chǎn)遭受正在發(fā)生的“急迫危險”。 ②具有“避險目的”。即避險人主觀上是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體、自由、財產(chǎn)或公共財產(chǎn)上之急迫危險而采取避險行動。 ③避險行為具有“必要性”。 ④避險行為具有“
    • 緊急避險引發(fā)交通事故的正當防衛(wèi)和緊急避險的區(qū)別和緊急避險的聯(lián)系
      江西在線咨詢 2022-01-21
      【正當防衛(wèi)】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 什么是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具備哪些條件
      山東在線咨詢 2023-09-03
      緊急避險指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條件 1、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2)正在發(fā)生的危險。3)緊急避險,不能使用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或他人生命權利采取避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