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精神部分刑事責任能力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3-15 17:33:10 138 人看過

一般說來,影響和決定人的刑事責任能力程度的,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人的知識和智力成熟程度,二是精神即人的大腦功能正常與否的狀況。前者主要受到人幼年向成年成長的年齡因素的制約。后者則受到人是否患精神疾病及精神疾病的種類、程度和特點的影響。此外,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的喪失對刑事責任能力的程度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根據(jù)人的年齡、精神狀況、生理功能狀況等因素,我國刑法中的刑事責任能力程度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一)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凡年滿18周歲、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與知識發(fā)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實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行為,其辨認和控制能力完全具備,因而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蓖耆淌仑熑文芰θ藢嵤┝朔缸镄袨榈?,應當依法負全部的刑事責任,不能因其責任能力因素而不負刑事責任或者減輕刑事責任。

(二)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

簡稱完全無責任能力或無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沒有刑法意義上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包括兩類:一類是不滿14周歲的人;一類是行為時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p>

根據(jù)該規(guī)定,確認精神障礙者為無責任能力人,有兩個標準:一是他在實施危害行為時處于精神病狀態(tài)。或者說,從醫(yī)學上看,行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實施特定危害社會行為的精神病人。這一標準即醫(yī)學標準,也稱生物學標準。這里的精神病,應作廣義理解,不僅包括精神分裂癥、癲癇病等,也包括癡呆癥、夜游癥、病理性醉酒等,但不包括神經(jīng)官能癥、人格障礙、性變態(tài)等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功能障礙一般都不會因精神障礙而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只有精神病人才有可能成為刑法典第18條規(guī)定的無責任能力人;至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礙人,則不屬于刑法典第18條所稱之“精神病人”。二是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使他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的行為。這一標準即心理學標準,也稱法學標準。只有將前后兩個標準結合起來,才能認定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的精神障礙人屬于無責任能力人。

(三)相對無刑事責任能力

也稱相對有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僅限于對刑法所明文規(guī)定的某些嚴重犯罪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對未明確限定的其他危害行為無刑事責任能力的情況。我國刑法中相對無刑事責任能力人即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這類人僅對刑法第17條第2款規(guī)定的8種犯罪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對除此之外的其他危害行為無刑事責任能力。

(四)減輕刑事責任能力

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又稱限制精神部分刑事責任能力、限定刑事責任能力、部分刑事責任能力,其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與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中間狀態(tài),指因年齡、精神狀況、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為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時,雖然具有責任能力,但其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完全責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減弱或降低的情況。我國刑法明文規(guī)定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有四種:

(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

(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3)又聾又啞的人;

(4)盲人。根據(jù)刑法的規(guī)定,對于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于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30日 05:53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刑事責任能力相關文章
  • 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否要承擔刑事責任?
    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我國法律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缎谭ā返谑藯l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2024-04-16
    432人看過
  •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什么,精神病人犯罪負責任嗎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什么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者即使實施了客觀上危害社會的行為,也不能成為犯罪主體,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能力減弱者,其刑事責任相應地適當減輕。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zhì)、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個人按照自已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一個人的控制能力是以其辨認能力為前提的。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zhì)、意義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認識能力,那么,該行為人的控制能力也就無所依存。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犯罪負責任嗎(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缎谭ā返?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
    2023-11-27
    386人看過
  • 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精神病監(jiān)獄的規(guī)定是什么?
    一、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的規(guī)定是什么?1、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情況。這種精神病人是完全無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對其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不負刑事責任。要確認他是完全無刑事貿(mào)任的精神病人.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標準:(1)醫(yī)學標準。即他在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時是處于精神病狀態(tài)之中,而且正處于發(fā)病期而不是緩解期和間歇期,實施危害社會的原因是由于有精神病所引起的。(2)心理學標準。即由于行為人有精神病而使他完全喪失了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是否符合這兩個標準,即是否同于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這要經(jīng)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即依法進行司法精神的鑒定。2、完全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是指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情況。間歇性的精神病人處于間歇期,沒有發(fā)病,精神是正常的,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所以他
    2024-02-06
    157人看過
  • 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及其制約因素
    一、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庇纱丝梢钥闯觯旱谝唬癫∪藨褙撔淌仑熑?,關鍵在于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第二,行為時是否有辨認或者控制能力,既不能根據(jù)行為人的供述來確定,也不能憑辦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確定,而是必須經(jīng)過法定的鑒定程序予以確認;第三,對因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并不是一概放任不管,而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必要時也可以由政府強制醫(yī)療。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
    2022-11-13
    460人看過
  • 試述精神分裂癥的刑事責任能力及法律關系的評定
    「摘要」精神分裂癥是涉及各種法律問題最多的一組疾病。探討和研究其刑事責任能力和法律關系的評定,不僅能推動司法實踐中各種相關問題的解決,也能推動我國司法精神病學的發(fā)展,進而促進我國的法制建設?!戈P鍵詞」精神分裂癥、刑事責任能力、法律關系、評定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于青壯年緩慢起病,具有思維、情感、行為等方面障礙及精神活動不協(xié)調(diào)。在我國,精神分裂癥是涉及各種法律問題最多的一組疾病,在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案中約占70%.患者往往受精神癥狀的影響支配,常常出現(xiàn)傷害、兇殺、強奸、放火等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成為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而涉及刑事責任能力問題;有的因外傷或其它原因而發(fā)病,而涉及法律關系評定問題。以下,筆者試述之。一、精神分裂癥概述精神分裂癥屬于內(nèi)因性疾病。一般認為,遺傳、個性缺陷等內(nèi)在病理因素是導致發(fā)病的主要原因,而軀體因素、社會因素等外在因素是誘發(fā)原因。該癥患者通常意
    2023-06-08
    447人看過
  • 精神障礙刑事責任能力判定是怎么進行的?
    1、精神鑒定的啟動。大陸法系國家受職權主義訴訟理念的影響,主要采取司法官啟動制;英美法系國家受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影響,主要采取當事人啟動制。從鑒定的公正性及公信力來看,司法官啟動制要優(yōu)于當事人啟動制。從訴訟的成本及效率來看,司法官啟動制相比于當事人啟動制的成本要低但效率卻高。從訴訟理念與訴訟功能來看,兩種啟動制分別反映了不同訴訟模式的訴訟功能。我國的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審判機關都擁有鑒定啟動程序的決定權,當事人既無精神鑒定的決定權,也無初次精神鑒定的申請權,只有申請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的權利。我國司法鑒定制度與西方各國相比較,最大特點在于公檢法三機關在各自的訴訟活動中可以地決定司法鑒定的事項。對此學者們的看法不一,而分歧產(chǎn)生的原因可歸結為一點,即對精神鑒定在刑事訴訟中的目的存在不同認識。贊成者實際上是將精神鑒定的主要目的歸為幫助司法人員查明案件事實;而那些反對者則將精神鑒定的目的更多地
    2023-06-23
    162人看過
  • 精神病人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判定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確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精神病人的責任能力該如何認定(一)對刑事案件被鑒定人責任能力的評定。被鑒定人實施危害行為時,經(jīng)鑒定患有精神疾病,由于嚴重的精神活動障礙,致使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為無刑事責任能力。被鑒定人實施危害行為時,經(jīng)鑒定屬于下列情況之一的,為具有責任能力:1、具有精神疾病的既往史,但實施危害行為時并無精神異常;2、精神疾病的間歇期,精神癥狀已經(jīng)完全消失。(二)對刑事案件被鑒定人行為能力的評定。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經(jīng)鑒定患有精神疾病,致使不能行使訴訟權利的,為無訴訟能力。2、控告人、檢舉人、
    2023-07-05
    240人看過
  • 為什么精神病人可以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
    這個問題涉及刑事責任能力的性質(zhì),理論界主要有兩種觀點。舊的觀點認為,刑事責任能力是意思能力或犯罪能力,其本質(zhì)是意志自由的問題。人在面對善惡選擇時,依自由意志選擇從惡,做出實施犯罪行為的決定并付諸實際,才應當對此作出的行為負責。即刑事責任能力是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有這種能力,才能實施犯罪。新派觀點認為,責任能力是刑罰適應能力。刑法的刑罰是針對犯人將來再犯罪的可能性,或者說性格的危險性,為社會進行防衛(wèi)。對于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而言,科處刑罰即足以實現(xiàn)社會防衛(wèi),達到刑罰的目的。而對于精神異常的人或者未成年人,因其不能適應刑罰(或者說刑罰的社會防衛(wèi)效果低)而采取其他方法。即他們不是不應該負責任,而僅僅是不應該負以刑罰為表現(xiàn)形式的刑事責任。當然,目前我們實踐中使用的觀點是這兩種觀點的綜合,認為刑事責任能力是犯罪能力和刑罰適應能力的統(tǒng)一。其中基于對刑罰適用能力的認識,對于無刑事責任能力但實施了重大危害社
    2023-04-22
    490人看過
  • 刑事責任能力評估在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
    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在實施危害行為時,對所實施行為的性質(zhì)、意義和后果的辨認能力以及有意識的控制能力。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精神正常的人都具有刑事責任能力。而對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責任能力評定,我國《刑法》第18條明確規(guī)定必須具有兩個要件:一是醫(yī)學要件,即必須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二是法學要件,即造成危害行為時是否具有辨認或控制能力。據(jù)此,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刑事責任能力的評定有以下三種分法:(一)無刑事責任能力我國《刑法》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造成的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精神分裂癥患者如果處于發(fā)病期且作案行為與精神疾病直接相關,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辨認或控制能力;或者患者處于衰退期,精神活動不穩(wěn)或殘余病態(tài)觀念誘使,可能作出嚴重危害社會行為。在這些情況下,該患者不負刑事責任,即評定為無刑事責任能力。(二)限定刑事責任能力我國《刑法》規(guī)定,尚未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
    2023-07-07
    112人看過
  • 精神障礙者刑事責任能力判定的程序問題
    法律意義上的精神障礙概念并不十分明確,在精神醫(yī)學上也很難劃出一個明確的范圍。因為判定精神障礙時,不僅需要人們對精神癥狀的持續(xù)時間、嚴重程度、發(fā)生頻率等科學和事實方面的問題做出判斷,還需要將被判斷者的行為與社會群體行為進行權衡與比較,即價值判斷問題,因而要制定明確的精神障礙判斷標準確實很困難。精神障礙者刑事責任能力判定的程序問題:1.精神鑒定的啟動。大陸法系國家受職權主義訴訟理念的影響,主要采取司法官啟動制;英美法系國家受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影響,主要采取當事人啟動制。從鑒定的公正性及公信力來看,司法官啟動制要優(yōu)于當事人啟動制。從訴訟的成本及效率來看,司法官啟動制相比于當事人啟動制的成本要低但效率卻高。從訴訟理念與訴訟功能來看,兩種啟動制分別反映了不同訴訟模式的訴訟功能。我國的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審判機關都擁有鑒定啟動程序的決定權,當事人既無精神鑒定的決定權,也無初次精神鑒定的申請權,只有
    2023-04-22
    201人看過
  • 精神病殺人坐牢嗎?責任能力如何劃分
    一、精神病殺人坐牢嗎關于神經(jīng)病人殺人要不要坐牢這個問題,需要分三種情況分析。第一、完全無刑事責任能的精神病人不負刑事責任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钡诙⑾拗菩淌仑熑文芰Φ木癫∪藦妮p或者減輕處罰刑法第18條第3款規(guī)定:“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負刑事責任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遍g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
    2023-02-20
    394人看過
  • 神經(jīng)病能否免除刑事責任,精神病人類別
    一、神經(jīng)病能否免除刑事責任看具體情況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缎谭ā返谑藯l【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二、精神病人類別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條第1款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
    2023-04-18
    334人看過
  • 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應該怎么處罰
    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限定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一、限定刑事責任能力是什么意思1、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又稱“部分刑事責任能力”。介于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和無刑事責任能力的中間介態(tài),屬于行為人由于年齡、精神狀況等原因,在實行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時辨認能力或者控制能力較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有一定減弱的情況。2、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
    2023-08-04
    332人看過
  • 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法律確認及非刑罰處理
    關鍵字:醫(yī)療精神病人強制刑事責任能力確認法官規(guī)定鑒定精神裁決刑事責任能力是否具備,直接影響著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承擔與否。精神病人作為特殊的犯罪主體,其刑事責任能力問題尤顯重要。世界各國都對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作了特殊規(guī)定,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本文試就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法律確認及其犯罪后的非刑罰處理作一粗淺探討。一、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法律確認根據(jù)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精神病人及其刑事責任能力必須經(jīng)過法定程序鑒定確認。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對精神病的醫(yī)學鑒定
    2023-04-22
    222人看過
換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辨認能力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zhì)、意義和后果的認識能力??刂颇芰κ侵敢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 對于一般公民來說,只要達到一定的年齡,生理和智力發(fā)育正常,就具有了相應的辨認和控... 更多>

    #刑事責任能力
    相關咨詢
    • 請問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能區(qū)分刑事責任么?
      山東在線咨詢 2021-08-26
      精神病人刑事責任是指精神障礙人實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為后的刑事責任。根據(jù)《刑法》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的區(qū)分具體如下: 1、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嚴加看管和醫(y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yī)療。 2、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
    • 精神病無刑事責任能力能受刑事訴訟嗎?
      海南在線咨詢 2022-07-27
      目前我國刑事責任能力主要分為三級: (1)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2)限制刑事責任能力; (3)無刑事責任能力。 我國刑法又對這三級刑事責任能力規(guī)定了不同的責任承擔。其中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輕度精神病人,包括那些患有輕度精神病、精神發(fā)育不全、神經(jīng)官能癥及病態(tài)人格的精神障礙者。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guī)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
    • 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如何判定
      海南在線咨詢 2022-11-27
      刑事責任能力指行為人構成犯罪和承擔刑事責任所必須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完全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事責任能力的確定,《刑法》第18條第2款規(guī)定: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具有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力,因此,應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
    • 刑事責任能力應如何認定,精神病人能負刑事責任嗎
      北京在線咨詢 2022-10-27
      一、刑事責任能力應如何認定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能夠辨認或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的能力,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但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也不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對此有以下規(guī)定: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jīng)法定程序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
    • 刑事責任能力減弱者,精神障礙者怎么進行刑事責任能力判定?
      廣西在線咨詢 2022-08-07
      精神鑒定的啟動 大陸法系國家受職權主義訴訟理念的影響,主要采取司法官啟動制;英美法系國家受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的影響,主要采取當事人啟動制。從鑒定的公正性及公信力來看,司法官啟動制要優(yōu)于當事人啟動制。從訴訟的成本及效率來看,司法官啟動制相比于當事人啟動制的成本要低但效率卻高。從訴訟理念與訴訟功能來看,兩種啟動制分別反映了不同訴訟模式的訴訟功能。 我國的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審判機關都擁有鑒定啟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