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訂立合同的后果是欺詐行為的當事人一方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受欺詐方可以申請撤銷,并且要求賠償遭受損失的賠償責任。合同欺詐是可以進行報警的,一般都是屬于刑事案件。
一、欺詐訂立合同的后果
合同欺詐的后果為行使欺詐行為的當事人一方應當承擔法律責任,并且對于因欺詐簽訂的合同,受欺詐方可以申請撤銷,并要求欺詐方承擔受欺詐方遭受損失的賠償責任。欺詐的財產數額較大的,可能涉嫌成立合同詐騙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根據2021年實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二、欺詐訂立合同報警嗎
欺詐訂立合同可以報警。合同欺詐案件屬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一般都需要去公安局的經偵大隊報案。公安機關在接到相關報警、舉報,認為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發(fā)生的,應當依法立案偵查。
三、欺詐訂立的合同違約要負賠償責任嗎
合同涉嫌欺詐不屬于無效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民法典》規(guī)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
訂立合同怎樣防止被欺詐
293人看過
-
欺詐、脅迫訂立的合同的后果一般是什么
433人看過
-
哪些合同屬于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
429人看過
-
受欺詐訂立的合同的解除期限
360人看過
-
因欺詐訂立的合同撤銷后怎么執(zhí)行
436人看過
-
什么是因第三人欺詐訂立的合同
422人看過
報警指因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損失而通過電話、網絡、信件等方式向警方報告危急情況或發(fā)出危急信號。一般情況下,你所報警的內容只要是法定范圍內的應當受理的警情,報警都會產生作用,所以你必須清楚你所報的事件是否屬... 更多>
-
合同由于欺詐而訂立有效嗎?福建在線咨詢 2023-08-14因欺詐訂立的合同無效。 一方在欺詐的情況下所簽訂的合同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是無效合同。被欺騙方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撤銷合同。但是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
欺詐的訂立合同是否構成合同無效?貴州在線咨詢 2022-06-241、以欺詐脅迫手段的訂立的合同屬于無效合同。 2、以脅迫手段使對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的合同,在履行合同時雙方可以協商解除,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依法撤銷。
-
訂立合同被別人欺詐怎么辦?臺灣在線咨詢 2023-03-04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撤銷權行使期限,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
因欺詐訂立的合同撤銷后怎么執(zhí)行浙江在線咨詢 2022-05-15因欺詐訂立的合同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
訂立合同時欺詐方想撤銷合同可以嗎遼寧在線咨詢 2022-05-25訂立合同時,欺詐方想撤銷合同不可以。 根據民法典的規(guī)定,受欺詐。脅迫可以享有撤銷權的,只有遭受欺詐。脅迫的一方。實施欺詐的一方是不享有撤銷權的。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果受欺詐一方想要維持合同效力,如果賦予實施欺詐的一方撤銷權,就與受欺詐一方的利益背道而馳。這就是不賦予欺詐方撤銷權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