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認定善意取得的條件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5-03 07:20:20 176 人看過

一、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

2.在客體方面,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

3.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shù)纳埔獾摹?/p>

4.在客觀方面,善意取得必須依一定的法律行為而存在,這是善意取得的前提。

二、認定善意取得的條件

認定善意取得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認定善意的時間點:“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即指不動產完成轉移登記之時,動產交付之時。動產簡易交付,以轉讓動產法律行為生效時為準;動產指示交付,以轉讓雙方轉讓返還原物請求權的協(xié)議生效時為準。

2.交易價格是否“合理”?!昂侠淼膬r格”應當根據轉讓標的物的性質、數(shù)量以及付款方式等具體情況,參考轉讓時交易地市場價格以及交易習慣等因素綜合認定。

三、善意取得是什么

善意取得是指動產占有人或者不動產的名義登記人將動產或者不動產不法轉讓給受讓人后,如果受讓人取得該財產時出于善意,即可依法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的法律制度。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1.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

2.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3.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浀怯洠恍枰怯浀囊呀浗桓督o受讓人。受讓人依照前款規(guī)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損失。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6日 22:15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處分權相關文章
  • 取得善意
    處分權
    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指無權處分人將動產或不動產處分給他人,善意受讓人依法取得該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或其他物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動產和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將該制度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包括不動產在內的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取得。關于善意取得制度的價值基礎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大陸法系與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它是均衡所有權人和善意受讓人利益的一項制度,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維護所有權人的利益,保證所有權安全。其次它側重維護善意受讓人的利益,促進交易安全。當所有權人與善意受讓人發(fā)生權利沖突時,應當側重保護善意受讓人。這樣有利于維護交易的安全,還有利于鼓勵交易。這種情況下,對所有權人利益的限制,我們可以認為是對所有權人在托付別人保管自己財產或管理自己財產時不盡注意義務,而使他承擔相應不利后果的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
    2023-07-11
    84人看過
  • 善意取得所有權要件
    一、善意取得所有權要件善意取得制度的構成要件有:(1)受讓人須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非交易行為需可取得所有權,但非適用善意取得制度;(2)轉讓人須為無處分權人;(3)轉讓處分的標的物須為動產;(4)受讓人在受讓財產時須為善意占有。受讓人在接受財產時不知,也不可能知道轉讓人無處分權時才為“善意”,否則為惡意,就不能適用善意取得;(5)善意受讓人取得占有的動產須是依所有人的意思合法脫離所有人占有的財產。《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浀怯?,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據前款規(guī)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
    2023-05-06
    210人看過
  • 善意取得的時間怎么認定,善意取得包括抵押權嗎
    一、善意取得的時間怎么認定善意取得的時間認定標準如下:對動產的善意取得,受讓人須在完成最終取得行為時,即交付之時系屬善意。善意的判斷時點,應當按照動產的占有狀態(tài)而定:現(xiàn)實交付,通常指交付之時;簡易交付,指達成讓與合意之時;占有改定,指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之時;指示交付,指受讓人取得返還請求權之時。二、善意取得包括抵押權嗎善意取得包括抵押權。不動產抵押權的善意取得應符合以下要件:1.不動產登記簿存在權屬登記錯誤。就抵押權設立而言,登記簿上登記的所有權人并非真正所有權人。2.無權處分人設立抵押權的行為。這是指行為人(登記名義人)在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在他人的不動產上設立抵押權的行為。3.債權人在抵押權設立時系出于善意。善意的判斷時間應為抵押權設立之時。4.已進行抵押權設立登記。如果抵押權未經登記,真正權利人仍能追及物之所在,否定抵押權設立的效力,而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三、善意取得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有
    2023-06-19
    280人看過
  • 善意取得構成侵權嗎
    善意取得是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就不會構成侵權。《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浀怯?,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據前款規(guī)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guī)定?!爱斒氯送ㄟ^善意取得獲得財產所有權的,不能認定為侵權,畢竟法律對善意取得制度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如果善意取得構成侵權,那么受讓人就不能取得財產的所有權,受讓人應當將財產交還給所有權人。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受讓人可以取得財產的所有權,受害人只能向無權處分人追究責任。債權可以善意取得嗎不可以。善意取得是一種物權取得的
    2023-08-13
    410人看過
  • 登記構成善意取得嗎
    民事行為能力
    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分析。善意取得構成要件一、主體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二、客體在客體方面,我國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動產以交付為其公示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為其公示原則。三、主觀方面就主觀方面來說,受讓人應當?shù)纳埔獾摹K^“善意”,主要指不知情,指行為人在為某種民事行為時不知存在某種足以影響該行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對于認定這種“心理狀態(tài)”,我認為應當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受讓人是否有“知情”的義務,通過他的專業(yè)知識水平以及對轉讓人的了解程度,受讓人是否能夠判斷他的取得是善意的;其次,
    2023-04-17
    321人看過
  • 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應當具備的條件,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情形
    一、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應當具備的條件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善意取得的標的物限于動產。2.質權人取得動產的占有。具體包括三種占有方式:一是現(xiàn)實交付;二是簡易交付;三是指示交付。但不包括占有改定。3.須以設定質權為目的。即出質人將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須有設定質權、擔保債權的意圖和目的。4.質權人須為善意。善意是指質權人不知出質人無處分權,且無重大過失。因為動產質權的善意取得在于兼顧質權人與所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應當使質權人承擔一定程度的注意義務。因重大過失而不知出質人為無處分權人的,應認定為非善意。二、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情形有哪些?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情形有:1.禁止和限制流通的動產;2.須經登記才能轉讓所有權的動產;3.被查封的財產。財產被查封后,當事人的處分權受到限制,如將財產轉讓他人,將破壞查封的效力,劃歸債權人的債權,屬于無權轉讓。因此,第三人即使是善意,也不應取得所有權
    2023-06-01
    236人看過
  • 善意取得的表述
    善意取得,又稱即時取得或即時時效,是指動產占有人將動產所有權轉讓給第三人或者為第三人設定其他物權的制度。即使動產占有人沒有處分動產的權利,善意受讓人仍然可以取得動產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善意取得是取得所有權的重要途徑。取得善意的條件包括:1、受讓人需要善意,不知道轉讓人是無處分權人;2、受讓人支付了合理的價格;3、轉讓的財產已經登記,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善意取得的例外的意義該規(guī)定在確保物權靜態(tài)安全的基礎上兼顧了動態(tài)的交易安全,實現(xiàn)了物權原權利人與善意第三人之間的利益平衡。首先,所有權的靜態(tài)安全是整個私法秩序的基礎,所有權神圣不可侵犯,法律理應側重優(yōu)先保護原所有權人的利益。因此,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其次,為了建立正常的物權交易秩序,也須保護交易安全。因而,當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不具備善意,支付了
    2023-07-02
    148人看過
  • 善意取得的條件包括了些什么
    善意取得的條件有:1、出讓人無權處分;2、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我們這里所說的善意是指受讓人不知道出讓人系非法轉讓。3、受讓已經支付了合理的價格;4、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浀怯?,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睹穹ǖ洹返谌僖皇粭l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浀怯?,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據前款規(guī)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guī)定。
    2024-05-06
    298人看過
  • 票據權利善意取得有什么構成要件
    (一)須是從無票據處分權的人手中取得票據所謂無票據處分權,筆者認為應該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一為無票據權利亦無處分權;二為有票據權利但無處分權。第一中情形比較常見,但法律對此無處分權人,僅局限在持票人的前手,至于其間接前手則不問。第二種情形為讓與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的情形。例如A簽發(fā)一張票據于B,B將之背書于無行為能力人C,C將票據背書轉讓于D.有人認為,C因無行為能力并不能取得票據權利,所以C為無權利能力人,筆者認為,C雖然為無行為能力之人,但并非無權利能力之人,況且民法上亦不排除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接受贈予權利,所以C作為B之被背書人仍能取得票據權利。但是,當C再向D轉讓時,C作為無權利轉讓人,其轉讓不發(fā)生法律上的效力。從而C得以票據行為之無效否認自己票據債務之存在,并進而否定D對自己的票據權利。認為C為“無權利人”的說法,其意圖在于歸納出善意取得均發(fā)生于前手無票據權利這樣一
    2023-06-14
    248人看過
  • 票據善意取得與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一樣嗎
    票據善意取得與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不一樣1、從法律規(guī)定來看,立法體例不同。我國票據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在立法體例上,屬反面解釋的立法例。而我國有關物的善意取得的規(guī)定則不是如此。共同共有人對共同財產有共同的權利,承擔共同義務。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xù)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同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為無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2、從對無權處分人的要求看,物的善意取得要求無權處分人的占有行為必須合法,即無權處分人對物的占有是基于真實權利人的意思。票據權利善意取得則不同。對于票據,無論無票據權利人如何取得票據,只要善意第三人取得票據時為善意,就不影響善意取得的成立。也即票據權利的基礎關系是何狀態(tài),不影響票據權利的善意取得。3、取得的客體不同。物的善意取得的客體是物的所有權或他物權。而票據權利善意取得的客體具有二重性。第一,是票據本身。第二,是票載權利。在理論上,票據是完全
    2023-05-22
    408人看過
  • 我國的善意取得制度中構成要件有哪些
    一、我國的善意取得制度中構成要件有哪些1、根據《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善意取得】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二)以合理的價格轉讓;(三)轉讓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照法律規(guī)定應當?shù)怯浀囊呀浀怯?,不需要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受讓人依據前款規(guī)定取得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的,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當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權的,參照適用前兩款規(guī)定。受讓人須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非交易行為需可取得所有權,但非適用善意取得制度;2、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二、善意取得制度的范圍有哪些對于善意取得的范圍,只有不動產和動產中的委托占有物才能夠構成善意取得制度,由于欺詐行為所取得的除:1、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的;2、對方無償取得詐騙
    2023-06-16
    496人看過
  • 善意取得的成立條件及其法律效果
    善意取得的成立條件:1、標的物須為動產或者不動產。2、讓與人對處分的動產或不動產無處分權。3、受讓人受讓財產時須為善意。4、受讓人須支付合理的價格。5、轉讓的動產或不動產已經交付或者登記。善意取得的效力:1、受讓人與原所有權人之間的效力:受讓人直接取得受讓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2、轉讓人與原所有權人之間的效力:原所有權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行使債權請求權,請求賠償損失。善意取得應該符合的條件:(一)出讓人無權處分;(二)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是善意的;第三人必須是善意的。善意一詞是拉丁文bonafides來的,亦稱不知情,指不知存在足以影響法律效力的事實的主觀狀態(tài)。我們這里所說的善意是指第三人不知道占有人系非法轉讓。善意取得,是第三人不知并不應知轉讓人是非法轉讓,一般是誤信其為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例如,錯誤地認為動產的承租人、借用人、受寄人、運送人是所有人或其他有處分權的人,并且
    2023-07-19
    237人看過
  •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和構成要件是什么?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為:受讓財產時為善意、以合理的價格轉讓、動產已經交付,不動產已經登記。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人將其占有的他人財產轉讓給第三人,若果第三人為善意,則取得該財產的所有權,該財產的原所有權人不得再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善意取得制度是近現(xiàn)代民法的產物。指動產由無權處分的占有人轉讓給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占有時,第三人一般可依法取得動產的所有權或他物權,原動產所有人不得請求第三人返還,而只能要求轉讓人賠償損失。善意取得制度的構成要件有:(一)受讓人須通過交易從轉讓人處取得財產,非交易行為需可取得所有權,但非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二)轉讓人須為無處分權人;(三)轉讓處分的標的物須為動產;(四)受讓人在受讓財產時須為善意占有。受讓人在接受財產時不知,也不可能知道轉讓人無處分權時才為“善意”,否則為惡意,就不能適用善意取得;(五)善意受讓人取得占有的動
    2023-07-07
    495人看過
  • 不當?shù)美绾握J定善意取得
    不當?shù)美蜕埔馊〉檬莾煞N不同的法律制度,不當?shù)美贿m用善意取得。不當?shù)美侵感袨槿巳〉盟说呢斘餂]有法律上的依據而使他人受損的事實。善意取得是指無處分權人擅自處分財產權于第三人,如第三人在有償取得該財產權時出于善意,即依法取得該財產權。一、什么叫善意購買?1.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或不動產的占有人,不法將動產或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或不動產時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對該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占有人)賠償損失。二、善意合同的效力如何履行能力善意取得的合同效力是,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善意取得:財產讓與人對讓與的財產無處分權;受讓人受讓該財產時是善意的,即不知情;受讓人取得財產是基于合理的價格有償轉讓行為
    2023-02-18
    115人看過
換一批
#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處分權
    詞條

    處分權是指所有人依法處置物的權利。處分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事實上的處分是指通過一定的事實行為對物進行處置,如消費、加工、改造、毀損等。 法律上的處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改變物的權利狀態(tài)。如轉讓、租借等。處分權是所有權內容的核心,是... 更多>

    #處分權
    相關咨詢
    •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和法律后果
      湖北在線咨詢 2023-03-29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 1、主體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2、客體 在客體方面,我國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客體包括動產和不
    • 不動產善意取得未交付構成善意取得嗎
      陜西在線咨詢 2023-10-17
      不動產善意取得未交付是不會構成善意取得的,對于善意取得的前提是當事人已獲得房屋的所有權,而且也辦理了全部的登記手續(xù),只要當事人是屬于善意取得,那么所有權人是不能追回的。
    • 善意取得的他物權的行為構成要件
      廣東在線咨詢 2022-11-07
      善意取得應當具備下列成立條件: 1、標的物須為動產或者不動產; 2、讓與人對處分的動產或不動產無處分權; 3、受讓人受讓財產時須為善意; 4、受讓人須支付合理的價格; 5、轉讓的動產或不動產已經交付或者登記。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條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一)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時
    •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由什么組成具體
      河南在線咨詢 2023-10-13
      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由哪些組成 一、主體方面 在主體方面,轉讓人須為無權處分人,受讓人為有民事行為能力人。只有當轉讓人無權處分該物時,原物所有人的利益才會受到侵害,才會存在犧牲原物權人的利益而保護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才有適用善意取得的必要。并且,受讓人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第三人的行為是有效的,一個被撤銷或無效的行為就不存在對其利益的保護問題。 二、客體方面 在客體方面,我國規(guī)定善意取得的
    • 善意取得的法律要件,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例外情形?
      香港在線咨詢 2022-10-28
      一、善意取得的法律要件無處分權人將動產有償轉讓給善意受讓人的,應符合如下條件,受讓人即時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 1、處分人將該動產移交受讓人占有的; 2、受讓人支付了一定的代價; 3、處分的標的物是法律允許流轉的財產; 4、交易合法有效。受讓人在受讓動產時不知讓與人無處分權且無重大過失的,為善意。受讓人是否為善意,以取得動產占有時的狀況來確定。二、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例外情形下列情形不適用善意取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