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中小學生道路交通事故高發(fā)的現(xiàn)狀

按初略的統(tǒng)計,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數(shù)都在十萬左右,中小學生的比例接近15%。遂昌自2004年以來雖未發(fā)生涉及中小學生及兒童的重大交通事故,但在交通事故中導致受傷的兒童就達12人。
二、中小學生道路交通事故高發(fā)的成因分析
(一)從中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分析。
1、活潑好動,自控力差。這種活潑好動的生理特點,使他們在通行公路和街道時,或互相追逐戲嬉或在馬路上捉迷藏、行走路線變化無常,不顧前后左右,不理車輛行人,任意穿行,極具突然性,因此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高。
2、交通行為活動頻繁。中小學生交通活動的路線雖不復雜,但是每日需數(shù)趟往返通行于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街道和公路。另外節(jié)假日和課余時間還經常上路嬉耍,是參與交通活動比較頻繁的群體。
3、交通活動特點明顯。中小學生上學、放學時間性強,且基本上都是集體行動。中小學生上學放學時間又正逢機關單位上下班,是車輛行人的高峰期,機動車流、自行車流、人流和學生流迅速交匯,交通環(huán)境立刻復雜起來。由于他們正處在成長階段,身體和大腦發(fā)育還很不健全,反應能力、判斷能力、處理突發(fā)情況的能力較差,同時,從一起起涉及少年兒童的道路交通事故中也不難看出,少年兒童缺乏應有的交通安全常識,交通安全教育與管理薄弱的問題較為突出。
(二)從中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
1.好奇心強,喜歡冒險。中小學生思維簡單,思想單純,求知欲望強烈,易于產生盲目的沖動和冒險行為。如與車輛賽跑,追車扒車,騎車追逐戲嬉,胡鉆亂竄,低頭猛拐,騎車撒把等行為,極易誘發(fā)交通事故。
2.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淡保中小學生處在啟蒙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知識面窄,對違章的危險性沒有足夠的預料。在交通活動中,往往充滿幼稚的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過馬路就立即橫穿,令正常行駛的車輛防不勝防。在現(xiàn)實交通活動中,中小學生的好奇心和不穩(wěn)定、貪玩心理造成了大量的交通違法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三)從中小學生交通參與方式分析。
一是不滿12歲的學生騎自行車上下學?!兜缆方煌ò踩▽嵤l例》第七十二條〈一〉項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未滿12周歲少年兒童,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都未成熟,難以處置日益復雜的交通環(huán)境,騎自行車上、下學參與交通,極易造成交通事故,而學校對此疏于管理。
二是摩托車的家庭化,許多的家長利用摩托車接送孩子上、放學,一部分人不考領駕照,不戴安全頭盔,這些家長連自身的安全都保證不了,更談不上能保證學生的安全。
三是從校車的運行技術條件分析。目前鄉(xiāng)村學校接送學生的車輛大都是客運中巴、自備小面包車,有的甚至還出現(xiàn)拼裝車、報廢車、無牌無證車、未經安全檢測和不符合安全運行技術條件的車輛接送學生的情況,危害十分嚴重。
四是從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狀況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是確保道路交通安全舉足輕重的一環(huán)。然而,現(xiàn)狀是,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的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還遠遠跟不上形勢的發(fā)展。部分小學雖設立思想品德課,但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且多不作考試要求。中學基本上不設交通安全課,只是偶爾請交通警察到校給學生們講講法規(guī)。學生在最重要的成長階段未能打好交通安全知識的基礎。
三、預防中小學生道路交通事故高發(fā)的對策
目前,在校學生和幼兒園兒童人數(shù)巨大,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因而,如何卓有成效地預防和控制威脅中小學生人身安全的最危險因素——道路交通事故,不僅已成為交通管理工作的關鍵一環(huán),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須。
(一)政府要盡關愛之責。
政府要將在校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納入長期化和程序化的規(guī)劃中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條規(guī)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適應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guī)劃,并加以實施。第六條規(guī)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因此,在宣傳貫徹新的交通安全法活動中,政府部門應主動牽頭,通過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健全落實道路交通安全責任,逐級明確責任人。形成人人關心道路交通秩序,個個投身壓事故保安全活動的良好氛圍。
(二)學校要盡培訓之責。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規(guī)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納入教育的內容。交通安全是一門學問,不可能聽幾次安全教育課就能全部聽懂,對交通法規(guī)的各項規(guī)定,也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的。因而學校有義務和責任培養(yǎng)中小學生遵守交通法規(guī)的良好習慣。交通安全絕不僅僅是一門知識,而是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使學生自覺地去遵守,去落實到行動中,要達到這個目的,離開教育部門是不可能完成的。
(三)家長要盡養(yǎng)育之責。
家長應為未成年孩子避險承擔責任。既要放手鍛煉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遇到困難時的應急處理和避險的能力;又要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知識,使他們擁有健康的交通心理,良好的交通意識,正確的交通行為,促使其面對不同險情時具備相應的自救能力。有專家建議,家長不要讓10歲以下兒童單獨過馬路,家長應帶領孩子過馬路直至他們掌握了安全步行的技能和判斷能力。與此同時,家長還應明白言教不如身教的道理,出行時時時處處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以身作則。
(四)駕駛員要盡把關之責。
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雖很復雜,但在道路交通安全這一系統(tǒng)工程中,駕駛員是基礎和源頭,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則是毋庸置疑的。駕駛員素質問題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安全管理制度就不可能落到實處。其他工作做的再多、再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也可能會功虧一簣。而駕駛員素質的提高,決不僅僅是駕駛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安全意識的養(yǎng)成。許多道路交通事故的教訓表明,駕駛員安全知識的缺乏和安全意識的淡薄是誘發(fā)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目前,駕車不系安全帶、打手機、聊天等安全意識淡薄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讓行理念和充分考慮其他交通參與者的意識還沒有深入人心;駕駛員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還沒有形成;更多的學車者進駕校只是為了應對考試,更快地拿到駕駛證,而忽視安全駕駛知識的學習,客觀上仍存在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視。引導駕駛員樹立安全第一、珍愛生命的良好職業(yè)素質,樹立良好的駕駛習慣,已成為當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務和避免交通事故、確保行車安全的當務之急。為此,交通部將在多年來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礎性工作的基礎上,采取措施,從培養(yǎng)駕駛員安全意識,普及安全知識入手,全面加強駕駛員培訓工作,進一步夯實道路交通安全的首道防線。
(五)交警要盡監(jiān)管之責。
在學校、幼兒園周邊道路設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讓行等交通標志及交通安全設施,在學校門前的道路上施劃人行橫道線,有條件的設置人行橫道信號燈。在學校周邊有條件的道路設置上學、放學時段的臨時停車泊位,方便接送學生車輛停放。
(六)交通城建要盡治理之責。
交通、城建部門要盡快改善中小學生安全步行的環(huán)境,對影響安全步行的因素,步行區(qū)和車道的照明、安全穿越馬路的標志以及人行道的設施等進行改進。
總之,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已經刻不容緩,必須要引起各部門的重視,形成一個系統(tǒng)工程,應納入政府重要工作的一部分,努力給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
-
消除道路隱患預防交通事故
137人看過
-
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三大環(huán)節(jié)
334人看過
-
【怎樣預防交通事故】高速公路雨天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特點
158人看過
-
自駕游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十規(guī)則
177人看過
-
京郊馬坡小學生“小手拉大手”預防交通事故
201人看過
-
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有效手段是什么
177人看過
機動車是指使用發(fā)動機作為動力來源的車輛,通常包括汽車、摩托車、拖拉機、農用車等各種車輛。機動車具有速度快、操作靈活、舒適性高等優(yōu)點,但同時也需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和安全駕駛。 在道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必須符合相關的安全和排放標準,并取得相應的行駛證和... 更多>
-
怎樣預防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河北在線咨詢 2021-11-301、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不超速行駛,不酒后駕駛,不違章行駛,不闖紅燈,不超載行駛,轉身小心!2、身體狀況不好時不開車,如生病、疲勞等!3、當駕駛技術不熟練時,定要在車外貼紙!4、我們開車要中速行駛,不能太快太慢!過快行駛遇到突發(fā)事件時不能處理!如果你開得太慢,你車后面的車主可能會感到不舒服。!5、停車時,停在安全的位置!6、開車出門(外地)時要做好車的安檢,這樣更安全!7、上下班的高峰期要小心行 -
放學路上有交通事故發(fā)生,小學生應該怎么做?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10-08做為小學生也就是未成年人,放學路上有交通事故發(fā)生,首先應做到遠離事故現(xiàn)場,畢竟有些事故現(xiàn)場是很血腥的,其次,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報120、122尋求警察幫助處理事故。 -
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什么叫道路交通事故?內蒙古在線咨詢 2022-08-18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旅客和貨物的運輸量增多,特別是隨著機動車擁有量的擴大,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嚴重,已成為和平時期嚴重威脅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的社會問題。 -
怎樣理解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道路”北京在線咨詢 2023-06-13“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公眾通行的場所。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這一解釋便將在學校、單位、施工單位等發(fā)生的車輛致人傷害或者財產損害納入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約束范圍。 -
道路交通事故中車況發(fā)生發(fā)生原因為貴州在線咨詢 2022-03-21車況不佳車輛技術狀況不良,尤其是制動系統(tǒng)、轉向系統(tǒng)、前橋、后橋有故障,沒有及時檢查、維修。疏忽大意當事人由于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原因,沒有正確觀察和判斷外界事物而造成精力分散、反應遲鈍,表現(xiàn)為觀望不周、措施不及或者不當。還有當事人依靠自己的主觀想象判斷事務或者過高估計自己的技術,過分自信,對前方、左右車輛、行人形態(tài)、道路情況等,未判斷清楚就盲目通行。操作失誤駕駛車輛的人員技術不熟練,經驗不足,缺乏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