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不知道是虛假信息轉發(fā)犯法嗎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04 18:32:25 115 人看過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轉發(fā)謠言的,是不會構成犯罪的,如果是故意轉發(fā)的,就有可能構成犯罪。

一、在不知情幫人冰凍毒品犯罪

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幫人冰凍毒品的,是不會構成犯罪的,毒品犯罪是主觀的故意,但當事人要提供足夠的證據(jù)證明是不知情的。若沒有證據(jù)能證明毫不知情,則有可能構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

二、怎么處理疫情防控中編造和傳播謠言行為?

疫情防控中編造和傳播謠言行為的,應當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進行處罰。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治療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編造虛假疫情信息,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依照相關規(guī)定,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定罪處罰。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傳播,或者組織,指示人員在信息網絡上傳播;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相關規(guī)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利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制造、傳播謠言,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tǒng)一,或者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對分裂國家罪或者顛覆國家政權罪進行定罪處罰。

三、謠言轉發(fā)500次可判刑嗎

故意捏造虛假事實,在網絡上傳播,被轉發(fā)500次的,可能構成誹謗罪,被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司法解釋明確,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一是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shù)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shù)達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四是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司法解釋規(guī)定,構成誹謗罪的在主觀上應為故意。如果行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虛假事實而在網絡上發(fā)布轉發(fā)的,即使對被害人名譽造成一定的損害,也不構成誹謗罪。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30日 05:55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毒品犯罪相關文章
  • 給別人發(fā)虛假的信息構成犯罪嗎?
    發(fā)送5000多條欺詐信息構成欺詐(未遂)?!蹲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對欺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幾個問題的說明》第五條規(guī)定,利用郵件、電話、網絡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的人實施欺詐,欺詐金額難以驗證,但有以下情況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其他嚴重情況,以欺詐罪(未遂)定罪處罰:(一)發(fā)送欺詐信息五千條以上的;(二)欺詐電話五百人以上的;(三)欺詐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實施定金規(guī)定行為,數(shù)量達到定金第一(一)、(二)項規(guī)定標準十倍以上的,或欺詐手段特別惡劣,危害特別嚴重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jié),以欺詐罪(未遂)定罪處罰。企業(yè)注冊信息造假的處罰工商局會根據(jù)情況做如下處罰:1、根據(jù)《公司法》第212條第二款公司登記事項發(fā)生變更時,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辦理有關變更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登記;2、對提交虛假材料或采取其它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5萬
    2023-08-18
    234人看過
  • 網絡發(fā)布虛假信息是否侵權
    (2)向用戶提供服務的名譽侵權。然而,隨著游戲用戶權利意識的覺醒和虛擬財產價值的急劇上升,這類案件越來越引起公眾的關注。(二)非網絡服務提供者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表言論的名譽侵權行為(一)通過電子公告服務發(fā)布侵權內容的名譽侵權行為。電子公告服務是指在網絡上以聊天室、網絡論壇、網絡公告欄、留言板、電子白板等互動形式發(fā)布信息而形成的網絡侵權行為。侵權人利用電子公告服務發(fā)布各種侵權言論,侮辱、誹謗他人。更重要的是,侵權人在多個網絡論壇上發(fā)表侵權言論,傳播者再采取發(fā)帖的形式,不斷擴大侵權的范圍和影響。(2)通過個人博客、主頁等網絡空間發(fā)布侵權內容的名譽侵權。當今時代,隨著個性的凸顯,個人博客、主頁等網絡空間受到公眾的積極追捧,這也產生了一種新的網絡名譽侵權行為。個人博客、主頁等網絡空間為公眾提供了更自由、更廣闊的互動輿論平臺,實現(xiàn)了海量信息的傳遞,網絡名譽侵權更為容易。
    2023-05-31
    134人看過
  • 虛假信息在微信微博轉發(fā)多少算造謠罪
    我國法律制度中沒有造謠罪,惡意制造虛假信息,涉嫌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立案標準和轉發(fā)次數(shù)無關?!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的規(guī)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圍內酌情從重處罰:(一)致使航班備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車、船舶等大型客運交通工具中斷運行的;(二)多次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十萬元以上的;(四)造成鄉(xiāng)鎮(zhèn)、街道區(qū)域范圍居民生活秩序嚴重混亂的;(五)具有其他酌情從重處罰情節(jié)的。一、造謠的刑事處罰標準是怎么規(guī)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
    2023-06-23
    422人看過
  • 在疫情發(fā)生前上報虛假信息會不會有犯罪
    疫情期間上報虛假信息可能會構成犯罪,可能構成傳染病防治失職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傳染病防治失職罪,是指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傳染病防治失職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傳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一、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客觀方面與主觀方面?zhèn)魅静》乐问氉锏闹饔^方面表現(xiàn)為過失,故意不構成本罪。即行為人知道自已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從事傳染病研治工作的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二、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犯罪構成有: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限為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其他主體不構成本罪;主觀上為過失,故意不構成本罪;客體上侵犯了我國傳染病防治秩序和衛(wèi)生行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履
    2023-03-26
    392人看過
  • 發(fā)別人假的身份信息犯法嗎
    在網絡平臺上發(fā)布未經證實的資訊,進而對特定個體進行惡意中傷和損害其聲譽的行徑,無疑屬于一種侵權行為。依照現(xiàn)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如若在互聯(lián)網上故意捏造并散播虛假的風險情況、疫情狀況、自然災害以及警方處置突發(fā)事件等重要消息,從而對整個社會公共秩序產生嚴重干擾與沖擊的話,那么便可能被認定為觸犯刑律,需要承擔起相應的刑事法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聚眾擾亂車站、碼頭、民用航空站、商場、公園、影劇院、展覽會、運動場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聚眾堵塞交通或者破壞交通秩序,抗拒、阻礙國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情節(jié)嚴重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
    2024-05-18
    116人看過
  • 網絡水軍肆發(fā)虛假信息
    網絡迅速發(fā)展帶來諸多問題近年來,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速度極為迅速,隨之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無處不在的網絡水軍就是一大例證。受雇傭的網絡水軍在網絡上發(fā)布虛假或誹謗信息,是網絡信息發(fā)布中不規(guī)范的地方之一。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德良說。新生事物往往是機遇和挑戰(zhàn)的共生物。我們在受益于虛擬社會的即時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的同時,也深深擔憂由這些特性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北京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教學與研究中心教授李鋼認為,除了網絡水軍外,虛擬社會中的其他問題還包括:利用病毒和木馬等進入網絡系統(tǒng)竊取信息和破壞信息等違法操作,嚴重威脅網絡信息安全,擾亂虛擬社會正常秩序;利用軟件產品復制成本低、復制效率高的特點,繞過應用程序的技術保護措施,侵犯知識產權;對個人隱私權益肆意侵犯;利用互聯(lián)網傳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和不良信息,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體系進行滲透和沖擊;大量虛假信息、垃圾信息降低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2023-06-07
    54人看過
  • 虛假報道是否違法?
    新聞記者虛假報道是違法的,根據(jù)《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新聞記者使用新聞記者證從事新聞采訪活動,不得編發(fā)虛假報道,不得刊播虛假新聞,不得徇私隱匿應報道的新聞事實。虛假報道是媒體所報道的各類事實出現(xiàn)新聞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過程、結果等)或新聞細節(jié)(事件細節(jié)、人物語言等)與客觀不符的報道。東北農婦組團“約炮”報道系虛構,虛假報道違法嗎東北農婦組團“約炮”報道系虛構,虛假報道違法嗎?公民有言論自由,但被報道者也享有人格尊嚴,都需要保護,我國的法律不允許任何人利用網絡作為侵害他人的手段。東北農婦組團“約炮”報道系虛構父親瀕死兒子卻用低保金“行樂痛快”、農婦組團“約炮”、媳婦罵婆婆“老不死的東西”、低保夫婦不顧兒子常年酣戰(zhàn)牌桌……春節(jié)期間,一篇題為《春節(jié)紀事:一個病情加重的東北村莊丨返鄉(xiāng)日記》的文章轉發(fā),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面對各種終端上描繪的那座“禮崩樂壞”的東北村莊,人們在轉發(fā)討論
    2023-07-06
    141人看過
  • 網貸信息虛假是騙貸嗎
    可以認定為騙貸。騙取貸款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行為。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條之一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jù)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guī)定處罰。
    2023-04-14
    99人看過
  • 應聘填寫虛假信息違法嗎
    應聘填寫虛假信息不違法,但是隱瞞劣跡應聘,用人單位可以隨意解聘并不給補償。公司要求應聘者實事求是地填寫《任職申請表》并聲明如應聘者提供虛假個人信息將作出處罰的聲明,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禁止性規(guī)定,因而當屬有效,應聘者理應遵守。關于假學歷應聘是不是違法的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勞動者有如實向用人單位說明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信息的義務。未如實說明簽訂的合同屬于欺詐,不能獲得賠償。同時如果因欺詐而簽訂勞動合同,同時勞動者有過錯造成公司損失,公司有權利要求勞動者賠償公司損失?!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
    2023-07-22
    372人看過
  • 中介虛假賣房信息違法嗎
    易手代理人在處理房產銷售事務時,倘若出現(xiàn)下列行為,即判定為違反法規(guī)之舉:在雙方信息不均衡之際運用此種優(yōu)勢,實施價格欺詐,導致交易價格難以精準把握;編造并散布虛構的房價上揚訊息;采取諸如欺騙、恐嚇、賄賂及其他不當方式以游說買賣雙方簽訂交易協(xié)議;以及憑借自身“中介”身份,引導消費者反復參觀房產,同時報出遠低于市場水平的售價,試圖借此推進合同的簽署?!睹穹ǖ洹返诰虐倭l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托人如實報告。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第九百六十三條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對中介人的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jù)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根據(jù)中介人的勞務合理確定。因中介人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該合同的當事人平均負擔中介人的報酬。
    2024-05-20
    227人看過
  • 銀行卡轉賬不知道給誰轉也不知道什么錢算幫信嗎
    在法律中,當無主觀故意并未從中獲取收益時,并不足以構成“幫信罪”。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刑法規(guī)定,所謂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是指明知他人運用信息網絡進行違法犯罪行為,仍為之提供諸如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shù)燃夹g支持和協(xié)助的行為,因此,如行為人對他人的非法行為毫不知曉且在無任何私人利益驅使下提供的相關幫助,則不能被視為犯罪?!缎谭ā返诙侔耸邨l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lián)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shù)燃夹g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guī)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2024-04-29
    385人看過
  • 詐騙犯是怎么知道個人信息的
    詐騙團伙是通過以下方式得到我們個人信息:最常見的原因是持有個人信息的單位保密不嚴導致泄露。比如一些汽車銷售4S店缺乏相應的保密制度,易造成車主個人信息的泄露,這也是汽車退稅詐騙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一、泄露個人信息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泄露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是:(1)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2)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3)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4)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個人信息泄露的解決辦法是:1、更換賬號。個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時間換賬號。由于現(xiàn)在網絡十分發(fā)達,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換賬號,那么在這個賬號下登陸的各種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了泄露的源頭,就要立刻終止
    2023-03-04
    311人看過
  • 發(fā)布虛假招嫖信息怎么判
    對于組織賣淫罪,其量刑標準主要是根據(jù)行為人的具體犯罪情節(jié)來判斷。通常情況下,如果行為人實施了組織他人進行賣淫活動的行為,將被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時,還可能面臨著罰金的處罰;而當行為人的犯罪情節(jié)較為嚴重時,則可能會被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無期徒刑,并且同樣需要承擔罰金或沒收財產的刑事責任。至于協(xié)助賣淫罪的量刑標準,主要是針對那些在組織賣淫活動中起到輔助作用的人員。這些人員可能包括為組織賣淫者招募、運送人員的人員,或者是其他形式上協(xié)助組織他人賣淫的人員。對于這類人員,他們將面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罰金的處罰;然而,如果他們的犯罪情節(jié)較為嚴重,那么他們將會被判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時也需要承擔罰金的刑事責任。《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條組織、強迫他人賣淫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組織、強迫未成年人
    2024-05-14
    123人看過
  • 發(fā)虛假賣房信息處罰多少
    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者,應依據(jù)消費者所提出之要求,對其所遭受之損失予以相應的補償與賠償;此項賠償額應相當于消費者所支付商品售價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三倍;若增加賠償金數(shù)額尚未達到人民幣伍佰元整,則應以伍佰元整為準。然而,如法律另有特別規(guī)定,則應依循該等規(guī)定執(zhí)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2024-04-28
    360人看過
換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毒品犯罪是指,破壞毒品管制活動,違反國家和國際關于禁毒法律、法規(guī),必須受到刑法處罰的違法犯罪行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等都屬于毒品犯罪。無論數(shù)量多少,只要走私、販賣、運輸和制造毒品,都會被追究刑事... 更多>

    #毒品犯罪
    相關咨詢
    • 微信發(fā)布虛假信息犯罪嗎?
      貴州在線咨詢 2021-06-22
      微信發(fā)布虛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認定為犯罪,否則只能是一般違法行為。依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jié)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哄鬧事,造成公共秩序
    • 防疫期間轉發(fā)了虛假信息是不是傳播謠言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3-05-17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 傳播虛假信息轉發(fā)多少判刑
      甘肅在線咨詢 2022-07-19
      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節(jié)嚴重”: (一)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shù)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fā)次數(shù)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精神失常、自殘、自殺等嚴重后果的; (三)二年內曾因誹謗受過行政處罰,又誹謗他人的; (四)其他情節(jié)嚴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
    • 給別人發(fā)虛假的信息構成犯罪嗎?
      臺灣在線咨詢 2021-10-21
      發(fā)送5000多條欺詐信息構成欺詐(未遂)?!蹲罡呷嗣穹ㄔ骸⒆罡呷嗣駲z察院對欺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幾個問題的說明》第五條規(guī)定,利用郵件、電話、網絡等電信技術手段對不特定的人實施欺詐,欺詐金額難以驗證,但有以下情況之一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guī)定的其他嚴重情況,以欺詐罪(未遂)定罪處罰:(一)發(fā)送欺詐信息五千條以上的;(二)欺詐電話五百人以上的;(三)欺詐手段惡劣,危害嚴重的;實施定金規(guī)定行為
    • 發(fā)布虛假招聘信息違法嗎&Q4&
      廣西在線咨詢 2024-03-07
      發(fā)布虛假招聘信息違法,具體如下:1、情節(jié)較輕不構成犯罪的處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承擔刑事責任。用人單位、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廣告發(fā)布者發(fā)布虛假人才招聘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處罰;2、用人單位發(fā)布或者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單位基本情況、招聘人數(shù)、招聘條件、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基本勞動報酬等招聘信息,應當真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