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解除合同需要代通金?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用人單位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在下列情況下應當依法支付代通金: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之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jīng)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jù)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jīng)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nèi)容達成協(xié)議的。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即完全不履行,指當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的違約情形。從不履行的原因看,既可能是當事人雖然能夠履行但是拒絕履行,也可能是當事人不能履行債務。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或拒絕履行債務,債權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追究債務人的違約責任。
解除房產(chǎn)合同的情形如下: 1、因房屋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jīng)核驗確屬不合格的; 2、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 3、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nèi)面積或建筑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的; 4、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受人遲延支付款項,經(jīng)催告后在三個月合理期限內(nèi)仍未履行的,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5、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屆滿后超過一年,由于出賣人的原因,導致買受人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 6、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買受人以擔保貸款方式付款,因當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訂立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并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
-
-
-
一般情況下什么是解除勞動合同的代通知金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代通知金,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2020.04.04 176
-
什么情況下需要合同解除?
需要什么條件:我國《》對解除合同的限制十分嚴格,規(guī)定只有出現(xiàn)下列情形,才允許當事人解除合同: (1)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 (2)當事人經(jīng)協(xié)商一致; (3)因不可
2022-09-08 15,340 -
什么情況下需要解除合同?
對于合同解除的情形,根據(jù)《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發(fā)生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五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7-03 15,340 -
什么情況下需要解除合同
1、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在當事人約定了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的情況下,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也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
2022-11-04 15,340 -
什么情況下下能解除代理合同?
解除合同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當解除條件滿足時,由于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合同從一開始或只向未來消除的行為。根據(jù)《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規(guī)定,解除合同有以下方式:1。協(xié)議解除《民法典》
2021-11-07 15,340
-
01:34
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股權轉讓合同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合同解除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法定解除,一種是意定解除。 1、法定解除,按照法律規(guī)定行使解除權。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
1,309 2022.04.17 -
01:17
什么情況下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如下: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xié)商一致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如果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或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171 2023.04.20 -
01:11
什么情況下合同無效合同無效,指的是在簽訂的合同中因為缺少一定的生效條件,從而導致合同不發(fā)生任何效力,生效的條件主要包含:行為人是否真實的意思表示;是否具有民事責任能力;合同標的是否確定且不違反法律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jù)《合同法》關于合同無效的法定情形規(guī)
3,560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