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公司有違約責任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跳中介通常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買方看房時簽了《看房確認單》(《看房確認單》上有買方跳開中介與賣方私下成交,買方應當向中介支付違約金),看了房以后,買方通過其它中介公司成交。 買方通過其它中介公司成交的原因可能是其它中介公司不收或少收傭金,也有可能是通過其它中介公司談下來的成交價格更低一些。如果是前一個原因,毫無疑問買方應向前一家中介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因為《看房確認書》也具有約束力,買方的行為顯然違反了誠信原則因而要承擔違約責任。但如果是后一種原因,買方實際上是按新的交易條件達成的合同,其目的并不是為了少付傭金,所以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種情況:買賣雙方與中介簽訂《居間合同》(《居間合同》中有買賣雙方跳開中介私自買賣要向中介支付違約金的內(nèi)容)后,為了規(guī)避中介費,買賣雙方先協(xié)議終止合同,再跳開中介直接成交。但《居間合同》不只是一個買賣合同,還包括居間合同的內(nèi)容,即使買賣雙方終止了合同,也只能終止買賣合同,不能終止居間合同,這種情況下買賣雙方仍然應當向中介承擔違約責任。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視情況而定。如果中介有對關于訂立合同事項向委托人如實報告的義務,卻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托人利益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所以房主違約,中介有故意侵害買房人權(quán)利的行為的,才有責任。
租客不交房租中介有責任。中介公司沒有盡到義務,提供不實的中介服務,有明顯過錯,應負主要責任,中介公司應承擔的主要的責任,具體要看雙方簽訂的合同。
-
房東違約中介有責任嗎通過中介機構(gòu)租住房屋,因為涉及到資金托管問題,確定中介的具體責任時需要依賴于房地產(chǎn)中介服務合同中是否明確了違約責任和糾紛解決方式。明確這一點,中介公司才能充分證明哪一方違約,并決定參與處理還是等待雙方的仲裁結(jié)果。比如,當房東違約時,托管在中
2022.04.16 1,379 -
-
租房中介違約有什么責任租房違約一般會根據(jù)違約的實際情況來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如承租人毀壞房屋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采取補救措施,修復房屋或者是賠償損失;如果承租人想毀約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扣除定金或者要求承租人支付違約金。
2021.03.15 212
-
中介違約中介有責任嗎
你賣房的對方?jīng)]有及時付款,是對方違約,由于對方違約,致使你不能交房,并且不能交齊你要購房的款.進過境遷,你已無條件再賣出房屋.所以,你可以與買你房的人解除合同.你并不承擔違約責任.他們還想買,由于他們
2022-01-07 15,340 -
房東違約中介有責任嗎
在房主違約的情形下,中介不一定承擔責任,要以合同中的約定為準。根據(jù)《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第九百六十二
2022-06-17 15,340 -
房主違約中介有責任嗎
在房主違約的情形下,中介不一定承擔責任,要以合同中的約定為準。根據(jù)《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第九百六十二
2022-06-02 15,340 -
房主違約中介有責任嗎?
在房主違約的情形下,中介不一定承擔責任,要以合同中的約定為準。根據(jù)《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托人支付報酬的合同。第九百六十二
2022-06-02 15,340
-
01:01
合同沒有違約責任違約如何追責合同沒有約定違約責任,如果對方當事人出現(xiàn)違約行為的話,當事人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來追究對方的責任:1、要求對方繼續(xù)履行合同;2、要求對方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3、要求對方賠償當事人實際的損失。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想要對方承擔第三項違約責任,也就是
1,044 2022.04.17 -
01:13
合同無效違約責任約定有效嗎合同無效,就意味著整份合同都不發(fā)生法律效力,違約責任的約定條款也當然無效。但是合同無效并不意味著有過錯方,不需要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根據(jù)合同法第58條規(guī)定,合同被宣告無效后,已經(jīng)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沒有必要返還的話,就可以通過折價補償?shù)姆?/p>
1,426 2022.04.17 -
01:24
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有什么區(qū)別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區(qū)別有: 1、兩者產(chǎn)生的前提不同,前者是在合同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為前提,此時的合同還未生效;后者則是合同已成立,因一方違反合同才會產(chǎn)生違約責任; 2、兩者當事人約定不同,前者具有法定性,它是基于法律的直
2,889 2022.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