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合同由誰簽訂勞動合同只能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一方必須是作為法人或者個體經濟組織的用人單位,另一方由必須是作為自然人有勞動者個人。兩個用人單位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兩個勞動者之間也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同樣,集體合同也不是勞動合同。
2020.01.29 144 -
勞動合同由誰與誰持有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持有一份。勞動合同的主體由特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構成,勞動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是企業(yè)、事業(yè)、機關、團體等用人單位,另一方是勞動者本人。
2020.08.21 151 -
沒簽勞動合同辭退工人工資算不算由公司付沒簽勞動合同,可以主張從工作的第二個月起至一年內的雙倍工資,一般計算11個月的工資,另外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020.12.16 125
-
勞動合同上工資算誰的?
涉及情況很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勞動合同中工資數(shù)額按雙方約定如實填寫。如果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等,為避免發(fā)生糾紛,應該一一寫明。 如果勞動合同中對于工資數(shù)額未做詳細的約定,雙方可以補充
2022-04-28 15,340 -
勞動合同解除后工資怎么結算勞動者的工資由誰來發(fā)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勞動者的工資表有原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秳趧雍贤ā返谄呤邨l勞動者合法
2022-03-02 15,340 -
勞動合同里面的工資算誰的
涉及情況很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勞動合同中工資數(shù)額按雙方約定如實填寫。如果工資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等,為避免發(fā)生糾紛,應該一一寫明。 如果勞動合同中對于工資數(shù)額未做詳細的約定,雙方可以補充
2022-04-09 15,340 -
勞動合同條款工資發(fā)放由誰決定
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把建立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和促進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主導工資集體協(xié)商制度建設,使工資增長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2022-03-23 15,340
-
01:32
勞動協(xié)議算勞動合同嗎勞動協(xié)議是算勞動合同的。勞動協(xié)議就是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xié)議。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建立雖然也體現(xiàn)了當事人的合意性,但
2,035 2022.05.11 -
00:40
要工資屬于勞動合同糾紛嗎要工資屬于勞動合同糾紛。我國《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了本法的立法宗旨,包括明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權利義務。那么,支付勞動報酬就屬于用人單位的義務,獲得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并且該法第一條特別強調了要保護勞動者的權益。要工資可能發(fā)生在勞動關系的履
2,059 2022.04.15 -
01:05
用工合同和勞動合同的區(qū)別用工合同和勞動合同一方是用人單位,一方是受聘人員。事業(yè)單位的話,由國家編制管理,工資、財政由國家撥款,由國務院人事部管理,聘用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合同,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guī)定。而企業(yè)是由勞動保障部門管理的,工資與財政發(fā)放并沒有太大的限制。聘
1,677 2022.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