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稅什么人承擔?出租人有權在承租方繳納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承租房屋辦公司由出租方交,但是出租方不交的承租方就得交房產稅。負有繳納房產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產權屬于全民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繳納。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產所在地的,或者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由房產代管人或使用人繳納。因此,上述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統(tǒng)稱房產稅的納稅人。 1、產權屬國家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納稅;產權屬集體和個人所有的,由集體單位和個人納稅; 2、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納稅; 3、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 4、產權未確定及租典糾紛未解決的,亦由房產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納稅; 5、無租使用其他房產的問題。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應由使用人代為繳納房產稅; 6、產權屬于集體所有制的,由實際使用人納稅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外籍個人、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所擁有的房產不征收房產稅。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根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土地使用稅的繳納應該是土地使用人來進行繳納,土地使用人一般都是指的土地的承租方來繳納,但是國家法律有相關的規(guī)定,土地使用稅一般只對城鎮(zhèn)居民征稅。
-
-
個人出租房屋要繳納什么稅
個人出租房屋應當交個稅,按財產租賃所得計算;個人出租房屋代開發(fā)票,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的增值稅,如果出租個人唯一住房,則減按按照5%的征收率1.5%計算應納稅額。對于個人出租房屋,必須繳納一定的租賃稅,個人出租房屋稅率規(guī)定是在5%-7%
2020.11.04 570 -
物業(yè)費是由出租人繳納還是由承租人繳納
物業(yè)費是由出租人繳納還是由承租人繳納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同意承租人向物業(yè)公司支付物業(yè)費,并得到物業(yè)公司的書面確認,物業(yè)公司不能再要求出租人支付,否則物業(yè)公司仍有權要求出租人支付; 2、如果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協(xié)議沒有得到物
2022.04.14 972
-
房產稅是承租方繳納, 是由承租方繳納嗎?
1、應由承租方繳納房產稅,因房主的房是每年都要折舊貶值的。2、主動權在房主,要房主交房產稅,自然就會提高房租。目前國家也出政策公開參與炒房,房產稅轉嫁到租金,看來國家是要打擊沒房住的人多掏租金去租房,
2022-01-26 15,340 -
承租房屋辦公司由誰交房產稅出租方就得繳納房產稅嗎什么人有權繳納
承租房屋辦公司由出租方交,但是出租方不交的承租方就得交房產稅。負有繳納房產稅義務的單位與個人。房產稅由產權所有人繳納。產權屬于全民所有的,由經營管理單位繳納。產權出典的,由承典人繳納。產權所有人、承典
2022-03-18 15,340 -
承租方繳納房產稅嗎
房地產稅是以房屋為征稅對象,以房屋稅收馀額和租金收入為征稅依據,向所有權所有者征收的財產稅。承租方是指在租賃合同中,享有租賃財產的使用權,合同向對方支付租金的當事人。實際情況取決于承租人和房屋所有權人
2021-10-25 15,340 -
私有房屋出租要繳納房產稅嗎, 哪些情況下出租人需要承擔房產使用稅
1、房產稅按《房產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擁有房屋產權的個人出租房屋,應按租金收入的12%在出租房產之次月起繳納房產稅。對私有房產主將房屋出租給個人居住,凡經房管部門備案并執(zhí)行房管部門規(guī)定的租金標準的,可暫
2022-03-06 15,340
-
01:08
辦稅人員承擔什么責任辦稅人員只要不是主觀故意犯錯,是沒有責任的。辦稅員必須要有會計從業(yè)資格證在稅務機關備案,一個會計從業(yè)證、身份證只能辦一家一般納稅人單位。而稅務經辦人則沒有條件限制,任何人只要經辦稅務事項都是。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可知,經稅務機關認可的出口企業(yè)中
8,663 2022.04.17 -
00:51
納稅人沒有自有住房的租金每月扣除納稅人沒有自有住房的租金每月扣除: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2、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qū)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qū)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
3,519 2022.04.17 -
00:46
單方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嗎單方承租人不一定能夠解除合同。在我國想要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如果雙方能夠通過協(xié)商的方式解除合同的話,就可以共同地去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其次,如果對方不同意的話,單方承租人也可以通過行使法律規(guī)定或者雙方事先約定的權利,單
679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