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不發(fā)工資了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直接申請勞動仲裁。至少要在2月份發(fā)工資的時候給你結清。 1、沒簽勞動合同,書面提出離職后,除要求單位支付你工資、押金外,還可主張經濟補償金、雙倍工資、補繳社保等;協(xié)商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申請勞動仲裁很簡單:攜帶勞動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然后去當?shù)刂俨梦暾埩妇涂梢浴?3、關鍵就是需要你和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1、溝通協(xié)商解決不管是在職還是離職,不管是無故拖欠工資還是不發(fā)工資,都應先通過正常的渠道,與公司主要負責人進行溝通協(xié)商,搞清楚拖欠或不發(fā)的原因,再選擇合理的方法去處理,給公司和個人留有余地,要知道做事先做人,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妥善處理。 2、協(xié)商失敗,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通過與公司主要負責人的交涉,溝通協(xié)商不成,那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是維權需要自己搜集或者保留一些證據,能夠證明你與這個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比如工作牌、工資卡、考勤記錄等任何一個,或者是單位給你交的保險是最好的證據。
-
今年今年幾月份有補發(fā)養(yǎng)老金
每年養(yǎng)老金調整的規(guī)則都是人社部和財政部發(fā)通知,定下數(shù)字,然后各省市出細則,所以各地區(qū)的時間是不統(tǒng)一的。
2020.04.11 243 -
二月份退休后今年工資漲嗎
按照這種慣例,2月拿養(yǎng)老金的,今年不在漲養(yǎng)老金的范圍之內。但從全國情況看還有比較特殊的省份。所以要看各地的具體政策。
2020.10.09 1,733 -
七月份發(fā)工資八月份發(fā)工資合不合法?
不合法。勞動者可以通過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討要薪水,申請勞動仲裁,必須要符合以下: 1、申請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 2、申請仲裁的爭議屬于勞動爭議; 3、該勞動爭議屬于該仲裁委員會管轄; 4、申請書及有關材料齊備; 5、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
2020.03.30 1,210
-
單位不按月發(fā)工資是否違發(fā)?比如說今年2月底發(fā)1月份工資。
建議雙方溝通協(xié)商解決,無法協(xié)商收集好相關證據,去勞動監(jiān)察大隊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必要時可以向當?shù)胤ㄔ浩鹪V
2022-10-25 15,340 -
今年春節(jié)2月8日,2月份能否提前發(fā)?
根據您提供的身份證號,經查,您每月養(yǎng)老金發(fā)放日期為10日,本月恰逢春節(jié)長假,您2月份的養(yǎng)老金在2月5日發(fā)放。
2022-10-20 15,340 -
2020年9月份至今工資拖欠不發(fā)怎
拖欠、克扣工資,可以向當?shù)厝嗣駲z察院民事行政監(jiān)察部請求幫助,或者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反映投訴,也可以向工會反映。解答滿意請好評。
2022-07-23 15,340 -
幾個月不發(fā)工資和在2月份都做了,但是3月份還
直接申請勞動仲裁。至少要在2月份發(fā)工資的時候給你結清。 1、沒簽勞動合同,書面提出離職后,除要求單位支付你工資、押金外,還可主張經濟補償金、雙倍工資、補繳社保等;協(xié)商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申請勞
2022-04-28 15,340
-
01:12
8月2日退休8月有工資嗎8月2日退休8月有工資。退休當月無論是幾號,當月均為100%一整月的工資,從次月起開始領取養(yǎng)老金。在最后的一個月相當于還是單位的員工,單位在達齡的當月,還應該購買五險,比如在重慶地區(qū)界定女性的退休年齡的時候,就會根據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當月,到
7,338 2022.04.17 -
01:07
好幾個月不發(fā)工資拖欠工資怎么辦好幾個月拖欠不發(fā)工資,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請求支付其工資、經濟補償和賠償。經濟賠償為經濟補償?shù)亩?,用人單位逾期未支付的,勞動者也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按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其加付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単位工作的年限,每滿
1,759 2022.05.11 -
01:13
工資拖欠超過2年怎么辦工資拖欠超過2年怎么辦?首先,逾期不支付勞動報酬屬于違法行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資的,員工可以到當?shù)氐膭趧有姓块T進行投訴。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勞動行政部門有義務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報酬的,應當按應付金額的
3,86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