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工傷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工傷賠償責任采取雇主責任即無過錯歸責原則(也稱為補償不究過失原則)。具體指,只要發(fā)生工傷事故,不究過失在誰,企業(yè)主無論是否有過失,均應承擔賠償責任。 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 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項目 醫(y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 2、造成傷殘的賠償項目: 醫(y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 3、造成死亡的賠償項目: 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 4、職工下落不明的情況: 職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賠償項目,要分不同情況而定。職工沒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生活有困難的);職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喪葬費、供養(yǎng)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歸責原則是確定行為人民事責任的理由、標準或根據(jù),是由社會經(jīng)濟生活條件為基礎的法律上用以確定行為人責任的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在我國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體系是由: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所構成。過錯推定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方式。
過錯責任歸責原則的認定有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過錯責任原則一般是指以行為人主觀上的過錯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本條件的認定責任的準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guī)定,應由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確認責任的準則。
-
行政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行政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違法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行政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并造成損害,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
2020.10.22 162 -
-
違約損害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其歸責原則是以嚴格責任為主要的規(guī)則原則,以過錯責任為其補充的歸責原則。對于一方違約的行為,違約方負有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的責任,其賠償?shù)姆秶沁`約方的違約行為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如果對方有過錯的,按照過錯承擔相應的減少其賠償金額
2021.01.07 356
-
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如何認定
過錯責任原則是行為人基于自身的過錯而承擔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可分為一般過錯責任原則和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要求受害人舉證證明加害人有過錯以及過錯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后者要求加害人舉證證明自身
2023-02-17 15,340 -
交通事故賠償責任認定的歸責原則
視情況而定。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適用過錯歸責原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適用過錯推定或者過錯原則?!兜缆方煌ò踩ā返谄呤鶙l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的,保險公司應當在機動車第三方責
2021-12-03 15,340 -
保險賠償?shù)呢熑螝w責原則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我國實行機動車第三者強制保險制度,對于機動車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
2022-10-26 15,340 -
國家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
1、國家賠償采取的是違法責任原則。 2、違法原則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zhí)行職務中,違反歸責法律造成他人權益損害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即以行為違法為歸責標準,而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
2023-01-03 15,340
-
01:02
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不包括根據(jù)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只要出現(xiàn)了合同所約定的違約事由,違約一方就需要承擔合同所約定的違約責任。換句話說,民事合同的違約責任,不適用過錯責任或者過錯推定責任。違約責任不需要以違約方存在過錯,作為違約責任的
1,260 2022.04.17 -
02:03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有什么原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原則有: 1、行為責任原則,如果當事人對某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是因其的相關行為導致,而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則無需不負事故責任。 2、因果關系原則,需要確認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責任,其相關的行為必須與交通事故存在因果關系。
1,147 2022.04.15 -
00:56
被認定工傷后如何賠償職工完成工傷認定后,可以申請工傷鑒定,完成工傷鑒定后再確定賠償數(shù)額。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進行協(xié)商,就工傷賠償費用達成一致協(xié)議,如果無法達成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來賠償工傷職工。用人單位不及時賠償或者拒絕賠償?shù)?,工傷職工可以申請勞?/p>
1,106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