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到底需不需要簽勞動合同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實習生不屬于用人單位的勞動者,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也不需要為其交納社保。在實習期間,用人單位無須與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理由很簡單,實習生并非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在實習期間,實習生與用人單位之間構成一種民事上的雇傭關系。在這里雙方簽訂的所謂“正式勞動合同”并非我們日常所說的“勞動合同”,本案中的勞動合同也只能認定是一種民事合同。因為,勞動合同的簽約主體必須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而該案中,在簽署這份“正式勞動合同”時,在校大學生,并非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不具有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皠趧诱摺笔且粋€涵義非常廣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勞動獲取合法收入作為生活資料來源的公民都可稱為“勞動者”。不同的學科對于勞動者這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社會學意義上的勞動者,是指在勞動生產領域或勞動服務領域從事勞動、獲得一定職業(yè)角色的社會人。按照這一定義,凡是參與實際的社會生產過程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勞動者。按照這種理解,不僅工人、農民、各類知識分子是勞動者,而且從事國家和社會管理的各級官員、企業(yè)的經營者、管理者也可以說都是勞動者。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均是社會生產勞動過程的一個具體構成部分。然而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不同于社會學意義上的勞動者,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是從勞動法調整對象的角度來講的。1995年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309號文)明確,在校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在校學生不受勞動法調整和保護。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勞動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必須是勞動者。學徒和實習不屬于勞動,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所以實習期間和單位之間不是勞動合同關系,還是學生的實習者,要等畢業(yè)后才能和單位締結正式的勞動合同關系。
在校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yè),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訂立勞動合同。作為用人單位,應該與實習生簽訂實習協(xié)議,或與實習生、實習生所在的學校簽訂三方協(xié)議。
-
-
實習生需不需要簽訂合同
實習生還屬于在校生,在實習階段到公司企業(yè)工作,需要簽訂合同,這是保障自己能獲得報酬的保障。簽協(xié)議時一定要看好時間,從什么時候到什么時間的實習期,試用期是多長,試用期的工資是多少,多久轉正,轉正工資又是多少,加班有沒有加班費,每天工作時長是多
2022.04.16 1,725 -
-
實習生需不需要簽勞動合同?
實習生不屬于用人單位的勞動者,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也不需要為其交納社保。在實習期間,用人單位無須與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理由很簡單,實習生并非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在實習期間,實習生與用人
2022-04-16 15,340 -
實習生需不需要簽訂勞動合同
實習生不屬于用人單位的勞動者,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也不需要為其交納社保。在實習期間,用人單位無須與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理由很簡單,實習生并非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在實習期間,實習生與用人
2022-03-21 15,340 -
實習生需不需要先簽勞動合同
實習生不屬于用人單位的勞動者,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也不需要為其交納社保。在實習期間,用人單位無須與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理由很簡單,實習生并非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在實習期間,實習生與用人
2022-03-25 15,340 -
實習生需要簽勞動合同么?
實習不需要簽勞動合同,但可以簽實習協(xié)議。 實習協(xié)議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約定風險責任的承擔。實習生在工作期間,如果損壞了一些貴重物品該如何處理,如果因為過錯而損失了重要的業(yè)務收入,該如何處理。雖然通常情況
2022-04-20 15,340
-
00:58
不續(xù)簽勞動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嗎不續(xù)簽勞動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需要按照勞動者在單位的工作年限,作出補償。勞動者在該單位每工作滿一年,單位就需要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補償。勞動者工作時間在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那么需要按照一年來計
3,418 2022.05.11 -
01:00
單位不需簽勞動合同怎么辦企業(yè)不簽勞動合同,一般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是公司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xù)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xù)訂,終止勞動合同的,沒有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支付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支付計算;不滿六個月
692 2022.04.17 -
00:55
工資要不到怎么辦沒簽勞動合同沒簽勞動合同工資要不到的,勞動者可以準備好其他證明勞動關系存在的證據,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如工作證、考勤記錄、證人證言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相關規(guī)定可知,沒簽勞動合同而且用人單位不發(fā)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到
3,43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