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財務報表合并的范圍的條件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4-29 15:14:19 483 人看過

一、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并范圍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控制,是指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

投資方在判斷能否控制被投資方時,具體判斷如下:

(一)判斷通過涉入被投資方的活動享有的是否為可變回報

1、可變回報的定義

享有控制權的投資方,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相關活動,享有的是可變回報。可變回報,是不固定且可能隨著被投資方業(yè)績而變化的回報,可以僅是正回報,僅是負回報,或者同時包括正回報和負回報。

2、可變回報的形式

投資方在評價其享有被投資方的回報是否可變以及可變的程度時,需基于合同安排的實質,而不是法律形式。例如,投資方持有固定利息的債券投資時,由于債券存在違約風險,投資方需承擔被投資方不履約而產生的信用風險,因此投資方享有的固定利息回報也可能是一種可變回報。又如,投資方管理被投資方資產而獲得的固定管理費也是一種變動回報,因為投資方是否能獲得此回報依賴于被投資方是否獲得足夠的收益以支付該固定管理費。

(二)判斷投資方是否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并能夠運用此權力影響回報金額

1、權力的定義

投資方能夠主導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時,稱投資方對被投資方享有“權力”。在判斷投資方是否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權力只表明投資方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現(xiàn)時能力,并不要求投資方實際行使其權力。即,如果投資方擁有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現(xiàn)時能力,即使這種能力尚未被實際行使,也視為該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2)權力是一種實質性權利,而不是保護性權利。(3)權力是為自己行使的,而不是代其他方行使。(4)權力通常表現(xiàn)為表決權,但有時也可能表現(xiàn)為其他合同安排。

2、相關活動

(1)識別相關活動

相關活動是指對被投資方的回報產生重大影響的活動。這些活動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或勞務的銷售和購買;**資產的管理;資產的購買和處置;研究與開發(fā)活動;確定資本結構和獲取融資。

(2)分析相關活動的決策機制

就相關活動作出的決策包括但不限于:①對被投資方的經(jīng)營、融資等活動作出決策,包括編制預算;②任命被投資方的關鍵管理人員或服務提供商,并決定其報酬,以及終止該關鍵管理人員的勞務關系或終止與服務提供商的業(yè)務關系。

(3)兩個或兩個以上投資方能夠分別單方面主導被投資方的不同相關活動時,如何判斷哪方擁有權力。

在具體判斷哪個投資方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時,投資方通常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①被投資方的設立目的;②影響被投資方利潤率、收入和企業(yè)價值的決定因素;③各投資方擁有的與上述決定因素相關的決策職權的范圍,以及這些職權分別對被投資方回報的影響程度;④投資方對于可變回報的風險敞口的大小。

3、“權力”是一種實質性權利

(1)實質性權利。

實質性權利,是指持有人在對相關活動進行決策時,有實際能力行使的可執(zhí)行權利。通常情況下實質性權利應當是當前可執(zhí)行的權利,但在某些情況下目前不可行使的權利也可能是實質性權利。

(2)保護性權利。

保護性權利旨在保護持有這些權利的當事方的權益,而不賦予當事方對這些權利所涉及的主體的權力。

4、權力的持有人應為主要責任人

權力是能夠“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現(xiàn)時能力,可見,權力是為自己行使的(行使人為主要責任人),而不是代其他方行使權力(行使人為代理人)。

在評估控制時,代理人的決策權應被視為由主要責任人直接持有,權力屬于主要責任人,而非代理人。

5、權利的一般來源—來自表決權

(1)直接或間接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

在進行控制分析時,投資方需要考慮其持有的潛在表決權以及其他方持有的潛在表決權的影響,以確定其對被投資方是否擁有權力。潛在表決權為獲得被投資方表決權的權利,例如可轉換工具、認股權證、遠期股權購買合同或期權所產生的權利。

(2)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但無權力

投資方雖然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但當這些表決權不是實質性權利時,其并不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

(3)直接或間接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或半數(shù)以下表決權

持有半數(shù)或半數(shù)以下表決權的投資方(或者雖持有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但僅憑自身表決權比例仍不足以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投資方),應綜合考慮具體事實和情況,以判斷其持有的表決權與相關事實和情況相結合是否可以賦予投資方擁有對于被投資方的權力。

6、權力源自于表決權之外的其他權利—來自合同安排

在某些情況下,某些主體的投資方對其的權力并非源自于表決權(例如,表決權可能僅與日常行政活動工作相關),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由一項或多項合同安排決定,例如證券化產品、資產支持融資工具、部分投資基金等結構化主體。

結構化主體,是指其設計導致在確定其控制方時不能將表決權或類似權利作為決定因素的主體。

7、權力與回報之間的聯(lián)系

投資方必須不僅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和因涉入被投資者而承擔或有權獲得可變回報,而且要有能力使用權力來影響因涉入被投資者而獲得的投資方回報。只有當投資方不僅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來影響其回報的金額時,投資方才控制被投資方。

二、納入合并范圍的特殊情況——對被投資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

投資方通常應當對是否控制被投資方整體進行判斷。但在少數(shù)情況下,如果有確鑿證據(jù)表明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并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投資方應當將被投資方的一部分視為被投資方可分割的部分,進而判斷是否控制該部分(可分割部分):

1、該部分的資產是償付該部分負債或該部分其他利益方的唯一來源,不能用于償還該部分以外的被投資方的其他負債;

2、除與該部分相關的各方外,其他方不享有與該部分資產相關的權利,也不享有與該部分資產剩余現(xiàn)金流量相關的權利。

三、合并范圍的豁免——投資性主體

(一)豁免規(guī)定

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包括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資單位可分割部分、結構化主體)納入合并范圍。但是,如果母公司是投資性主體,則只應將那些為投資性主體的投資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其他子公司不應予以合并,母公司對其他子公司的投資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一個投資性主體的母公司如果其本身不是投資性主體,則應當將其控制的全部主體,包括投資性主體以及通過投資性主體間接控制的主體,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二)投資性主體的定義

當母公司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時,該母公司屬于投資性主體:

1、該公司是以向投資方提供投資管理服務為目的,從一個或多個投資者處獲取資金;

2、該公司的唯一經(jīng)營目的,是通過資本增值、投資收益或兩者兼有而讓投資者獲得回報;

3、該公司按照公允價值對幾乎所有投資的業(yè)績進行計量和評價。

(三)投資性主體的特征

1、擁有一個以上投資

2、擁有一個以上投資者

3、投資者不是該主體的關聯(lián)方

4、其所有者權益以股權或類似權益方式存在。

(四)因投資性主體轉換引起的合并范圍的變化

當母公司由非投資性主體轉變?yōu)橥顿Y性主體時,除僅將為其投資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外,企業(yè)自轉變日起對其他子公司不再予以合并,其會計處理參照部分處置子公司股權但不喪失控制權的處理原則。

當母公司由投資性主體轉變?yōu)榉峭顿Y性主體時,應將原未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于轉變日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原未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在轉變日的公允價值視同為購買的交易對價,按照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處理。

四、控制的持續(xù)評估

控制的評估是持續(xù)的,當環(huán)境或情況發(fā)生變化時,投資方需要評估控制的兩個基本要素中的一個或多個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如果有任何事實或情況表明控制的兩項基本要素中的一個或多個發(fā)生了變化,投資方應重新評估對被投資方是否具有控制。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

一、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并范圍

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刂疲侵竿顿Y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影響其回報金額。

投資方在判斷能否控制被投資方時,具體判斷如下:

(一)判斷通過涉入被投資方的活動享有的是否為可變回報

1、可變回報的定義

享有控制權的投資方,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相關活動,享有的是可變回報??勺兓貓?,是不固定且可能隨著被投資方業(yè)績而變化的回報,可以僅是正回報,僅是負回報,或者同時包括正回報和負回報。

2、可變回報的形式

投資方在評價其享有被投資方的回報是否可變以及可變的程度時,需基于合同安排的實質,而不是法律形式。例如,投資方持有固定利息的債券投資時,由于債券存在違約風險,投資方需承擔被投資方不履約而產生的信用風險,因此投資方享有的固定利息回報也可能是一種可變回報。又如,投資方管理被投資方資產而獲得的固定管理費也是一種變動回報,因為投資方是否能獲得此回報依賴于被投資方是否獲得足夠的收益以支付該固定管理費。

(二)判斷投資方是否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并能夠運用此權力影響回報金額

1、權力的定義

投資方能夠主導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時,稱投資方對被投資方享有“權力”。在判斷投資方是否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權力只表明投資方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現(xiàn)時能力,并不要求投資方實際行使其權力。即,如果投資方擁有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現(xiàn)時能力,即使這種能力尚未被實際行使,也視為該投資方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2)權力是一種實質性權利,而不是保護性權利。(3)權力是為自己行使的,而不是代其他方行使。(4)權力通常表現(xiàn)為表決權,但有時也可能表現(xiàn)為其他合同安排。

2、相關活動

(1)識別相關活動

相關活動是指對被投資方的回報產生重大影響的活動。這些活動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商品或勞務的銷售和購買;**資產的管理;資產的購買和處置;研究與開發(fā)活動;確定資本結構和獲取融資。

(2)分析相關活動的決策機制

就相關活動作出的決策包括但不限于:①對被投資方的經(jīng)營、融資等活動作出決策,包括編制預算;②任命被投資方的關鍵管理人員或服務提供商,并決定其報酬,以及終止該關鍵管理人員的勞務關系或終止與服務提供商的業(yè)務關系。

(3)兩個或兩個以上投資方能夠分別單方面主導被投資方的不同相關活動時,如何判斷哪方擁有權力。

在具體判斷哪個投資方對被投資方擁有權力時,投資方通常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①被投資方的設立目的;②影響被投資方利潤率、收入和企業(yè)價值的決定因素;③各投資方擁有的與上述決定因素相關的決策職權的范圍,以及這些職權分別對被投資方回報的影響程度;④投資方對于可變回報的風險敞口的大小。

3、“權力”是一種實質性權利

(1)實質性權利。

實質性權利,是指持有人在對相關活動進行決策時,有實際能力行使的可執(zhí)行權利。通常情況下實質性權利應當是當前可執(zhí)行的權利,但在某些情況下目前不可行使的權利也可能是實質性權利。

(2)保護性權利。

保護性權利旨在保護持有這些權利的當事方的權益,而不賦予當事方對這些權利所涉及的主體的權力。

4、權力的持有人應為主要責任人

權力是能夠“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現(xiàn)時能力,可見,權力是為自己行使的(行使人為主要責任人),而不是代其他方行使權力(行使人為代理人)。

在評估控制時,代理人的決策權應被視為由主要責任人直接持有,權力屬于主要責任人,而非代理人。

5、權利的一般來源—來自表決權

(1)直接或間接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

在進行控制分析時,投資方需要考慮其持有的潛在表決權以及其他方持有的潛在表決權的影響,以確定其對被投資方是否擁有權力。潛在表決權為獲得被投資方表決權的權利,例如可轉換工具、認股權證、遠期股權購買合同或期權所產生的權利。

(2)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但無權力

投資方雖然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但當這些表決權不是實質性權利時,其并不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

(3)直接或間接持有被投資方半數(shù)或半數(shù)以下表決權

持有半數(shù)或半數(shù)以下表決權的投資方(或者雖持有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但僅憑自身表決權比例仍不足以主導被投資方相關活動的投資方),應綜合考慮具體事實和情況,以判斷其持有的表決權與相關事實和情況相結合是否可以賦予投資方擁有對于被投資方的權力。

6、權力源自于表決權之外的其他權利—來自合同安排

在某些情況下,某些主體的投資方對其的權力并非源自于表決權(例如,表決權可能僅與日常行政活動工作相關),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由一項或多項合同安排決定,例如證券化產品、資產支持融資工具、部分投資基金等結構化主體。

結構化主體,是指其設計導致在確定其控制方時不能將表決權或類似權利作為決定因素的主體。

7、權力與回報之間的聯(lián)系

投資方必須不僅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和因涉入被投資者而承擔或有權獲得可變回報,而且要有能力使用權力來影響因涉入被投資者而獲得的投資方回報。只有當投資方不僅擁有對被投資方的權力、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并且有能力運用對被投資方的權力來影響其回報的金額時,投資方才控制被投資方。

二、納入合并范圍的特殊情況——對被投資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

投資方通常應當對是否控制被投資方整體進行判斷。但在少數(shù)情況下,如果有確鑿證據(jù)表明同時滿足下列條件并且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投資方應當將被投資方的一部分視為被投資方可分割的部分,進而判斷是否控制該部分(可分割部分):

1、該部分的資產是償付該部分負債或該部分其他利益方的唯一來源,不能用于償還該部分以外的被投資方的其他負債;

2、除與該部分相關的各方外,其他方不享有與該部分資產相關的權利,也不享有與該部分資產剩余現(xiàn)金流量相關的權利。

三、合并范圍的豁免——投資性主體

(一)豁免規(guī)定

母公司應當將其全部子公司(包括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資單位可分割部分、結構化主體)納入合并范圍。但是,如果母公司是投資性主體,則只應將那些為投資性主體的投資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子公司納入合并范圍,其他子公司不應予以合并,母公司對其他子公司的投資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

一個投資性主體的母公司如果其本身不是投資性主體,則應當將其控制的全部主體,包括投資性主體以及通過投資性主體間接控制的主體,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

(二)投資性主體的定義

當母公司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時,該母公司屬于投資性主體:

1、該公司是以向投資方提供投資管理服務為目的,從一個或多個投資者處獲取資金;

2、該公司的唯一經(jīng)營目的,是通過資本增值、投資收益或兩者兼有而讓投資者獲得回報;

3、該公司按照公允價值對幾乎所有投資的業(yè)績進行計量和評價。

(三)投資性主體的特征

1、擁有一個以上投資

2、擁有一個以上投資者

3、投資者不是該主體的關聯(lián)方

4、其所有者權益以股權或類似權益方式存在。

(四)因投資性主體轉換引起的合并范圍的變化

當母公司由非投資性主體轉變?yōu)橥顿Y性主體時,除僅將為其投資活動提供相關服務的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外,企業(yè)自轉變日起對其他子公司不再予以合并,其會計處理參照部分處置子公司股權但不喪失控制權的處理原則。

當母公司由投資性主體轉變?yōu)榉峭顿Y性主體時,應將原未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于轉變日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原未納入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在轉變日的公允價值視同為購買的交易對價,按照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處理。

四、控制的持續(xù)評估

控制的評估是持續(xù)的,當環(huán)境或情況發(fā)生變化時,投資方需要評估控制的兩個基本要素中的一個或多個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如果有任何事實或情況表明控制的兩項基本要素中的一個或多個發(fā)生了變化,投資方應重新評估對被投資方是否具有控制。

聲明:該文章是網(wǎng)站編輯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5日 00:56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更多法律綜合知識相關文章
  • 如何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結構
    合并財務報表至少應包括下列組成部分:(1)合并資產負債表;(2)合并利潤表;(3)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4)合并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下同)和(5)注釋。在日常工作中,會計人員會遇到合并財務報表的情況,相關問題分析如下:合并財務報表是指能夠全面反映企業(yè)整體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產權關系形成的企業(yè)集團在一定時期或地點的經(jīng)營成果和資金流量。其次,通過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合并財務報表的結構,可以對合并財務報表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合并財務報表結構:合并財務報表反映母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組成的企業(yè)集團的整體財務狀況、經(jīng)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其中,母公司是指擁有一個或多個子公司的企業(yè),子公司是指受母公司控制的企業(yè)。合并財務報表至少應包括下列組成部分:(1)合并資產負債表;(2)合并利潤表;(3)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4)合并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下同)變動表;和(5)注釋。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前,母公司應當
    2023-05-08
    98人看過
  • 怎樣填列合并財務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者或編制主體是母公司。合并財務報表以納入合并范圍的企業(yè)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一)編制合并工作底稿(二)將母公司和子公司個別報表各項目的數(shù)據(jù)過入合并工作底稿并進行加總,計算得出個別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xiàn)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各項目合計數(shù)額。(三)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1、編制調整分錄(1)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①對于非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應當根據(jù)母公司在購買日設置的備查簿中登記的該子公司有關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使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反映為在購買日公允價值基礎上確定的可辨認資產、負債等在本期資產負債表日應有的金額。②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情況下,則需要考慮重要性原則,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2)將對子公司的長期
    2023-06-13
    215人看過
  • 如何填寫合并財務報表
    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程序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人或者主體是母公司。合并財務報表是以納入合并范圍的企業(yè)的個別財務報表為基礎編制的(1)編制合并工作底稿(2)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增加母公司和子公司個別報表的數(shù)據(jù),計算合并報表的總額個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xiàn)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三)編制合并工作底稿中的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一)編制調整分錄(一)調整非本公司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一)同一控制下,計算母公司在購買日在備查簿上登記的子公司相關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對子公司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使子公司個別財務報表反映購買日在本資產負債表日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金額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采用的會計期間不一致,考慮重要性原則,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對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進行調整(2)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分錄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的調整分錄和抵銷分
    2023-05-07
    347人看過
  • 財務報表舞弊的防范
    要防范財務報表舞弊行為,就應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公司的財務報告和提供可靠和有關資料,公司的條件和結果披露質量;確保在提高審計人員的客觀,獨立的會計師事務所更有效的監(jiān)督其審計質量;避免審計人員從事的活動可能造成潛在的利益沖突(如內部審計,信息技術)和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會計監(jiān)管體系、改善審計效果,此外,還要鼓勵上市公司參與建立防欺詐和檢測戰(zhàn)略,防止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并發(fā)現(xiàn)財務報表欺詐行為。財務報表舞弊的威脅財務報表舞弊行為嚴重威脅市場參與者對財務信息的信心;估計花費公司重大資金;以及這一行為被認為是不可接受的、非法的企業(yè)行為。進行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的機會增加,使公司的控制結構削弱,公司的治理變得不那么有效,也惡化了其審計職能的質量。
    2023-08-17
    162人看過
  • 合并報表的含義是什么,合并財務報表包括哪些組成部分
    合并財務報表是指由母公司編制的,將母子公司形成的企業(yè)集團作為一個會計主體,綜合反映企業(yè)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jīng)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報表。母公司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yè);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業(yè)。母公司應當是依法登記,取得企業(yè)法人資格的控股企業(yè)。1.合并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下列組成部分:(1)合并資產負債表;(2)合并利潤表;(3)合并現(xiàn)金流量表;(4)合并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或股東權益變動表,下同);(5)附注。2合并財務報表范圍的確定: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應當以控制為基礎予以確定。(一)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有證據(jù)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二)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或以下的表決權,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但是,
    2023-12-22
    399人看過
  • 新會計準則下的合并報表范圍包括哪些
    在新準則中強調實質性控制??刂?,是指一個企業(yè)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jīng)營政策,并能據(jù)以從另一個企業(yè)的經(jīng)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新準則與舊規(guī)定在以控制權標準確定合并范圍時,均將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區(qū)分為絕對控制(擁有半數(shù)以上的表決權)和相對控制(擁有不足半數(shù)的表決權但能夠實質控制)兩種情況,判斷相對控制的具體標準也相同。具體規(guī)定為:1.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以上的表決權,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有證據(jù)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2.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或以下的表決權,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視為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但是,有證據(jù)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資單位的除外:①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xié)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shù)以上的
    2023-06-12
    416人看過
  • 外資并購的條件和范圍
    1、資產并購市場準入的立法現(xiàn)狀:對于資產并購,早在1989年國家體改委、財政部、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出售國有小型企業(yè)產權的暫行辦法》中規(guī)定外商、僑商、港澳臺同胞購買國有小型企業(yè),除商業(yè)企業(yè)和國家另有規(guī)定外,可參照本暫行辦法執(zhí)行,從而確認了外資對國有小型企業(yè)可以直接并購。但對其他企業(yè)是否可以直接并購,則沒有法律明確規(guī)定。不過根據(jù)《關于企業(yè)兼并的暫行辦法》中的規(guī)定企業(yè)兼并除國家有特殊規(guī)定者外,不受地區(qū)、所有制、行業(yè)和隸屬關系的限制,則外商投資企業(yè)應該可以對其他企業(yè)進行資產并購,也就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可以通過其控制的外商投資企業(yè)在我國進行資產并購,即進行間接并購,其主要適用國家計委、國家經(jīng)貿委、對外經(jīng)濟貿易合作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guī)定》(簡稱《暫行規(guī)定》)和《外商投資產業(yè)指導目錄》(簡稱《指導目錄》),其中后者具體規(guī)定了外資投向的范圍并對部分產業(yè)外資股權進行了限制,如有
    2023-06-06
    214人看過
  • 合并會計報表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按照財政部《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以及《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guī)定》的有關規(guī)定,當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核算,對以產權為紐帶組建的企業(yè)集團還應編報合并會計報表。企業(yè)集團編制的合并會計報表已經(jīng)成為日常財務管理和對外披露的基本財務數(shù)據(jù),成為投資人、債權人以及政府了解企業(yè)的主要數(shù)據(jù)來源,但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也給企業(yè)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合并會計報表對母公司利潤分配的影響。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投資》的規(guī)定,母公司對被投資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的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時,均要對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在子公司當年凈資產增加的情況下,母公司賬面反映的投資收益為按照持股比例折算的子公司當年凈資產的增加數(shù)。由于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并不是子公司實際分配的現(xiàn)金紅利,投資收益的實現(xiàn)與實際流人的現(xiàn)金數(shù)額在時間上是不相吻合
    2023-06-07
    442人看過
  • 合并財務報表中股權轉讓的處理
    [答: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具有以下兩個特點:(1)不是交易,而是內部資產和負債的重新組合。從最終控制人的角度看,可控制的凈資產沒有變化(2)關聯(lián)方之間發(fā)生合并時,交易價格往往不公平,同一控制下企業(yè)合并采用權益合并法,難以以雙方約定的價格作為會計基礎。按照權益結合的方法,企業(yè)合并是一種權益結合,而不是購買。既然不是購買行為,就沒有購買價格,也沒有新的定價依據(jù)。因此,合并各方的凈資產只能按其賬面價值計量。合并后,合并主體的權益不因合并而增減,根據(jù)新會計準則,C公司向母公司a公司購買B公司70%的股權。同一企業(yè)集團內的這種合并,應當確認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即合并前B公司和C公司受a公司控制,這種情況下,不能在企業(yè)合并中確認子公司的估值增值收益,因此不能在合并財務報表中確認為投資收益。C公司處理時,以B公司所有者權益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成本,C公司支付的現(xiàn)金與長期股權投資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或留
    2023-05-07
    424人看過
  • 集團合并財務報表新看點
    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在財務報表的格式和內容上體現(xiàn)了許多新理念、新變化,尤其在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和披露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由于新企業(yè)會計準則是在各類企業(yè)中分步實施的,2007年是新老會計準則共存過渡期的第一年。對于企業(yè)集團來說,合并財務報表是兼容著各種不同會計政策的,這就要求廣大集團合并財務報表的使用者掌握新企業(yè)會計準則的主要特點。為正確閱讀和理解2007年的集團合并財務報表,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才能吃好集團合并財務報表這一“拼盆”。正確理解新規(guī)定對財務指標含義的影響老準則下采用母公司理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僅站在母公司股東立場設計合并財務報表。而新準則下采用實體理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是站在集團公司全部股東的立場上設計合并財務報表?!吧贁?shù)股東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一項所有者權益列示,也就是說合并財務報表凈資產中將包含少數(shù)股東權益。如果少數(shù)股東權益為正,公司凈資產將增加,如果少數(shù)股東權益為負,
    2023-06-07
    268人看過
  • 上市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變動問題實證研究
    近年來,上市公司因購買、處置子公司等行為而引起的股權結構變動屢見不鮮,由此導致連續(xù)編制合并報表時合并范圍的頻繁變動。而合并范圍的改變,使各期連續(xù)編制的合并報表所反映的會計主體范圍不相同,從而導致各期合并報表會計信息間的不可比和不連續(xù),使得本來就存在失真成分的個別報表會計信息在合并后產生再次失真。目前對于合并范圍確定的相關規(guī)范都屬于原則性的,彈性很大,很容易被操縱。本文抽取部分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探討了合并范圍變動的手段和影響,并提出規(guī)范合并范圍變動操作的對策。關鍵詞:合并會計報表合并范圍變動會計操縱實證分析合并報表作為企業(yè)集團規(guī)定編制的正式會計報表,需要反映企業(yè)集團綜合業(yè)績,其真實性直接影響到報表使用者據(jù)此作出的判斷和決策是否正確。近年來,上市公司購買、處置子公司等行為而引起的產權結構變動事件頻頻發(fā)生,使得連續(xù)編制合并報表時合并范圍的頻繁變動。而合并范圍的改變,使各期編制
    2023-06-07
    184人看過
  • 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一)統(tǒng)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前,母公司應當統(tǒng)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同時,母公司應當統(tǒng)一子公司的會計期間,使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二)編制合并工作底稿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為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基礎。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各項目的金額進行匯總和抵銷處理,最終計算得出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三)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將內部交易對合并財務報表有關項目的影響進行抵銷處理。
    2023-06-12
    389人看過
  • 合并財務報表都要做些什么
    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有其特殊的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統(tǒng)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在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前,母公司應當統(tǒng)一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使子公司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所采用的會計政策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必要的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另行編報財務報表。同時,母公司應當統(tǒng)一子公司的會計期間,使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保持一致。子公司的會計期間與母公司不一致的,應當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對子公司財務報表進行調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期間另行編報財務報表。(二)編制合并工作底稿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為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提供基礎。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個別財務報表各項目的金額進行匯總和抵銷處理,最終計算得出合并財務報表各項目的合并金額。(三)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分錄和抵銷分錄
    2023-06-12
    381人看過
  • 本集團合并財務報表的關注點是什么
    正確認識新規(guī)定對財務指標含義的影響,在舊準則下,我們采用母公司理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只站在母公司股東的立場來設計合并財務報表。在新準則下,以集團公司全體股東的地位為基礎,運用實體理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少數(shù)股東權益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所有者權益,即:,合并財務報表中的凈資產包括少數(shù)股東權益。少數(shù)股東權益為正的,公司凈資產增加;少數(shù)股東權益為負的,公司凈資產減少。少數(shù)股東權益占子公司當期凈損益的份額,在合并利潤表“凈利潤”項下列示為“少數(shù)股東損益”。為方便母公司股東,與舊準則相比,“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權益總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列示,“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一些財務指標的含義已經(jīng)改變。例如,“凈資產”和“凈利潤”,舊準則反映的是母公司擁有和取得的部分,而新的合并財務報表準則反映的是本集團能夠控制的全部。由于新舊準則下集團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財務指標(凈資產、凈利潤)含義
    2023-05-07
    346人看過
換一批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法律綜合知識 知識導航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