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對犯罪中止能否防衛(wèi)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12-09 13:34:32 174 人看過

一、對犯罪中止能否防衛(wèi)

犯罪中止代表犯罪行為已經結束,而正當防衛(wèi)要求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進行防衛(wèi),所以二者實施的時間點不一樣,對犯罪中止能否不能防衛(wèi)。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二、正當防衛(wèi)造成傷害是否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典規(guī)定,正當防衛(wèi)造成傷害不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條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正當防衛(wèi)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wèi)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責任  第一百八十一條 因正當防衛(wèi)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n  正當防衛(wèi)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正當防衛(wèi)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1月02日 06:56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法律綜合知識相關文章
  • 犯罪分子犯罪中止能否緩刑?
    滿足條件可以判緩刑,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的行為。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中止行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勵的行為;犯罪中止形態(tài)則是犯罪的狀態(tài),應當負刑事責任。如果犯罪中止的判罰比較嚴重,那么就不可以適用于緩刑。一、主動退錢算犯罪嗎根據《刑法》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因此,主動退錢是否構成犯罪中止,要看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滿足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才是犯罪中止。事后退錢的不屬于中止犯,但是可以作為量刑的參考。二、犯罪中止是指什么?犯罪中止是指行為人已經開始犯罪并中止犯罪的形式。犯罪中止與犯罪本身密切相關:
    2023-03-11
    284人看過
  • 判處拘留是否能夠防止犯罪?
    判處拘役后犯罪是否屬于累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累犯分為普通累犯和特殊累犯。普通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罪犯。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罪犯。特殊累犯是指因犯特定罪受到刑罰處罰,在刑罰執(zhí)行或赦免后犯特定罪的罪犯。在認定累犯時,對于普通累犯來說,前后罪必須是有期徒刑以上,因此被判處拘役后再犯,不可能成普通累犯。但對于特殊累犯,只要涉及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黑社會組織等犯罪,因此被判處拘役后可能成立特殊累犯,仍可認定為累犯。累犯拘役可以緩刑嗎累犯拘役不可以緩刑。緩刑只能適用于確有悔改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而累犯屬于不知悔改,不能夠認定其具有悔改表現,不能適用緩刑,適用緩刑的對象和條件如下:1、適用緩刑的對象必須是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這說明,判處三年以上徒刑的罪犯,不能緩刑;
    2023-07-02
    216人看過
  • 預防犯罪的中止行動
    如果是協議離婚,要到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戶籍管理處,先告知戶籍民警要進行離婚后小孩戶口辦理,需要帶好申請材料:1.到民政部門先領取離婚證;2.孩子已上戶口,要辦理戶口遷移的話,只需要將小孩的戶口本、出生證、夫妻戶口本到夫妻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請遷出;(如果孩子還小,沒上戶口,需要離婚證,嬰兒《出生醫(yī)學證明》;《生育證》或《計劃生育服務手冊》;嬰兒父母雙方的居民戶口簿等材料,到有孩子撫養(yǎng)權一方戶籍所在地辦理戶口。)3.據離婚證所載明的孩子歸屬內容,到需要遷入地的村委會或居委會開具遷入證明信,同地派出所申請準遷入證明(在居委會的證明上蓋章)(根據情況不同,會有差異)4.準入地的證明,到孩子戶口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戶籍遷移證》;5.《遷移證》到入戶地派出所辦理入戶登記。以上是離婚后戶口遷移需要什么手續(xù)的解答犯罪中止可以發(fā)生在預備階段嗎犯罪中止不是發(fā)生在預備階段,犯罪中止發(fā)生在犯罪過程中?!缎谭ā返诙?/div>
    2023-07-03
    424人看過
  • 對犯罪預備也要進行犯罪防衛(wèi)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為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要求時間上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時,有急迫性,在犯罪預備階段一般不構成正當防衛(wèi),除非這個犯罪的預備行為也具有侵害性和緊迫性,比如為了殺人而侵入他人住宅進行準備,此時的預備階段就可以成立正當防衛(wèi)。一、如何理解假想防衛(wèi)是正當防衛(wèi)假想防衛(wèi)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wèi)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假想防衛(wèi)并不是正當防衛(wèi)。對于假想防衛(wèi),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缎谭ā返诙畻l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
    2023-03-29
    395人看過
  • 假想防衛(wèi)是否故意犯罪,假想防衛(wèi)可以過失犯罪論處。
    一、假想防衛(wèi)是否故意犯罪“假想防衛(wèi)”是指行為人由于主觀認識上的錯誤,誤認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實施防衛(wèi)行為結果造成損害的行為。對于假想防衛(wèi),應當根據認識錯誤的原理予以處理,有過失的以過失論,無過失的以意外事件論。我國《刑法》第14條規(guī)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fā)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為前提條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又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為重要內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衛(wèi)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wèi)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即行為人自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對不法侵害的反擊,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
    2024-01-17
    289人看過
  • 對動物能否實行正當防衛(wèi)
    對動物侵害實施防衛(wèi)不是正當防衛(wèi),應當是緊急避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guī)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yè)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2023-06-03
    156人看過
  • 對重婚罪能正當防衛(wèi)嗎?
    一、對重婚罪能正當防衛(wèi)嗎?可以。重婚想要正當防衛(wèi)可以先觀察其重婚住所,并且確定是否重婚,其次要將相應的證據收集好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權利。如果有可能還可以去婚姻登記處查對方的婚姻情況,如果確定已經登記依舊同居的那么可以確定為重婚,可以報警處理。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對于婚外情一方,重婚罪肯定是要判刑的,即使是拘役,也屬于刑事處罰。對于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也是觸犯刑法的。也就是說,對于那些情愿做婚外情的第三者的,也可能觸犯《刑法》,受到刑事處罰。二、正當防衛(wèi)特征正當防衛(wèi)必須符合下列特征:1、正當防衛(wèi)行為是針對正在實施的對國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的不法侵害行為;2、正當防衛(wèi)的不法侵害行為必須是現實實際存在的,而不是正當防衛(wèi)實施人的主觀臆測或者推測;3、正當防衛(wèi)行為應控制在適當的“度”以內,即能制止不法侵犯行
    2024-01-04
    64人看過
  • 盜竊電力能否犯罪中止?
    一、盜竊電力能否犯罪中止?盜竊電力能犯罪中止,如果行為人主動放棄犯罪的,就是犯罪中止。在認定犯罪中止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問題:1、自動性的成立不以中止動機的倫理性為必要,不要求行為人基于真誠的悔悟徹底放棄一切犯意,只要行為人完全放棄該次特定犯罪的犯意即可。2、中止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中止的原因本身不影響中止自動性的判斷。3、基于目的物的障礙而放棄犯行,不具有自動性。例如甲意圖竊取特定財物,但發(fā)現不存在特定財物的,即使沒有竊取其他財物,也不成立中止犯;甲原本打算搶劫巨額現金,發(fā)現對方只有極少量現金,而放棄搶劫的,不成立中止犯。同理,因缺乏期待利益而放棄犯行的,不具有自動性。例如,甲受雇殺乙,舉槍瞄準后及時發(fā)現對方并非乙而放下槍支,成立犯罪未遂。甲持刀欲砍死躺在床上的前妻乙,砍了幾刀后發(fā)現是自己的女兒丙,甲隨即將女兒送往醫(yī)院搶救脫險的,成立犯罪未遂。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存在客觀障礙就一概否認
    2023-04-28
    494人看過
  • 停止形態(tài)能否認定為犯罪中止
    停止形態(tài)不一定能認定為犯罪中止,是否是犯罪中止要看是否具備以下條件:(1)時間條件:中止行為發(fā)生在犯罪預備階段或實行階段,既遂之前。(2)主觀條件:行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放棄了自認為可以完成的犯罪。(3)客觀條件:在實行行為終了前,行為人自動放棄繼續(xù)實施犯罪行為;在實行行為終了后、不采取有效措施就會發(fā)生犯罪結果時,行為人親自積極采取措施有效防止既遂結果的發(fā)生。【案例】2017年5月15日晚,洪某到某地持三角鏟鏟頭暴力脅迫被害人丁某交出錢款,后因被害人丁某反抗、掙脫逃跑而未得逞。隨后,洪某在另一處持三角鏟鏟頭將被害人蔣某挾持到附近草叢中,脅迫交出財物,后發(fā)現被害人蔣某未攜帶現金,便轉而強行撫摸被害人蔣某的胸部,后讓蔣某離開現場?!九袥Q】法院認為,被告人洪某著手實施第一次搶劫犯罪行為后,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屬犯罪未遂;在著手實施第二次搶劫犯罪行為過程中,因中途改變犯意轉而對被害人實施強制猥
    2023-08-02
    76人看過
  • 犯罪中止能否適用于行為犯
    犯罪中止適用于行為犯。行為犯,指以危害行為的完成作為犯罪客觀要件齊備標準的犯罪。只要行為人完成了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訴。一、破壞軍婚罪的立案條件是什么?我國刑法對破壞軍婚罪的立案標準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原則上就構成了犯罪,那公安機關可以進行立案追訴,追究其刑事責任:本罪屬于行為犯。如果行為人明知對方是現役軍人的配偶,仍然與之同居或結婚的。二、什么標準下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才立案?以下標準下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才立案: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用暴力手段強行干涉他人結婚和離婚自由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訴。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用暴力手段強行干涉他人結婚和離婚自由的行為。中國刑法中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種。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婚姻自由權利和身體自由權。三、類型化的實行行為實行行為的類型化是指的實行行為的分類。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以是否犯罪既
    2023-06-24
    93人看過
  • 防止防衛(wèi)過當:正當防衛(wèi)與防衛(wèi)過當的界定
    正當防衛(wèi)與防衛(wèi)過當的界限是,造成的重大損失是否超過必要的限度。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嚴重損害的,應該要承擔刑事責任,但應該要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的毆打、殺人、搶劫、強奸、綁架等嚴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措施,造成侵權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承擔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防衛(wèi)過當過失致人死亡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過失致人死亡按過失致人死亡罪量刑,一般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
    2023-07-15
    217人看過
  •  "能否在犯罪預備階段實行正當防衛(wèi)?"
    該段內容講述了犯罪預備階段不被認為是正當防衛(wèi),但如果為了保護國家、社會、本人或他人的生命、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非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即使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也屬于正當防衛(wèi)。而犯罪預備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在犯罪預備階段,通常不會被認為是正當防衛(wèi)。然而,為了保護國家、社會、本人或他人的生命、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fā)生的非法侵害,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即使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也屬于正當防衛(wèi)。而犯罪預備不屬于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2. 犯罪預備的正當性:如何判斷是否屬于防衛(wèi)行為?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犯罪預備被視為一種特殊的犯罪形態(tài),其與犯罪行為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然而,對于犯罪預備的正當性,即其是否屬于防衛(wèi)行為,卻存在著爭議。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防衛(wèi)行為是指在他人對被告人的人身或財產權利造成威脅時,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或財產權利
    2023-08-19
    309人看過
  •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與中止犯能否并存
    對第一個問題,當前,我國多數學者以及司法實務中均認為,共同實行犯不存在既遂犯與未遂犯并存,筆者在此不論。對第二個問題,我國刑法理論上的理解存在分歧,主要是:在自動放棄犯罪行為的場合,是否要求以有效阻止共同行為之實行,或防止犯罪結果之發(fā)生為其構成中止犯的必備要件。我國共同犯罪中止理論的主流觀點認為,共同犯罪的整體性及其存在的特殊因果關系,決定了部分行為人中止犯罪時,應有效防止共犯行為的實施,防止犯罪結果的發(fā)生。德國學者耶*克在討論共同犯罪的中止時指出:共同正犯者只有排除自己行為的有因果關系的效果,或者阻止行為既遂的,始不可罰;既遂行為里,完全不能含有他與已經實施的整個行為有因果聯系的任何內容。”對此學說,理論上持反對意見者認為,設置中止犯的一個主要根據是,在刑事政策意義上給犯罪人架設后退的黃金橋”,鼓勵犯罪人及時退出犯罪,從而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但在共同犯罪中,要滿足中止的條件卻不容易,因為
    2023-06-03
    100人看過
  • 正當防衛(wèi)能否針對非法拘禁
    一、正當防衛(wèi)能否針對非法拘禁非法拘禁是可以正當防衛(wèi)的。正當防衛(wèi)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的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其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別的嚴重危害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wèi)行為,但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是不屬于防衛(wèi)過當,不負刑事責任。其與緊急避難、自助行為皆為權利的自力救濟的方式。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wèi)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
    2023-04-15
    123人看過
換一批
#法律綜合知識
北京
律師推薦
    #法律綜合知識 知識導航
    展開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法律綜合知識
    相關咨詢
    • 能否對犯罪中止做出有罪判決
      陜西在線咨詢 2024-11-27
      在法律體系中,犯罪中止被視為無罪處理。這意味著在整個犯罪活動的過程中,行為人主動放棄了他們的違法行為或成功阻止了犯罪結果的發(fā)生,這樣的情況構成了刑法學上的犯罪中止。對于在犯罪過程中采取及時措施終止其犯罪行為且未對 society產生危害性影響的人,依法應該免于刑事追究。然而,如果他們的先前的犯罪行為已經導致了實質性的損失和傷害,那么在量刑時應適當考慮減輕處罰。
    • 對正當防衛(wèi)能否進行假想防衛(wèi)
      重慶在線咨詢 2023-08-23
      對假想防衛(wèi)是不能進行正當防衛(wèi)的。在假想防衛(wèi)的司法認定中,如果行為人的這種認識錯誤能夠避免,對行為人應當按過失犯罪處理;如果這種錯誤不可避免則不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但能否追究其他法律責任還需研究。
    • 對防衛(wèi)過當犯罪是否可以減刑
      廣西在線咨詢 2022-04-29
      我國刑法第20條第2款規(guī)定,對于防衛(wèi)過當構成犯罪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司法實踐中,確定何種情況下減輕、減輕多少,何種情況下免除處罰,一般應當綜合考慮防衛(wèi)的具體目的、過當的程度、罪過形式以及防衛(wèi)行為所保護權益的性質等個方面的因素。同時服刑期間制止了他人犯罪屬于有重大立功表現,對有期徒刑罪犯在刑罰執(zhí)行期間,符合減刑條件的減刑幅度為:如果確有悔改表現的,或者有立功表現的,一般一次減刑不超過一年
    • 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能否減輕刑責?
      貴州在線咨詢 2023-06-12
      《刑法》第二十四條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fā)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于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 對象不能犯是犯罪中止嗎
      寧夏在線咨詢 2022-03-11
      1、犯罪分子客觀上不可能完成而導致的停止不是中止,而未遂,對象不能犯。中止要求的是”能而不欲“,即本來嫌疑人本來能完成犯罪,卻不想繼續(xù)實施。而你說的是”欲而不能“,即未遂的特點。所以您說的是犯罪未遂。 2、對象不能犯本身就是犯罪未遂中的一種類型。以行為的實行能否構成既遂為標準,可以將犯罪未遂劃分為能犯的未遂與不能犯的未遂。而不能犯的未遂又可以分為三種情形:1、工具不能犯。如將白糖誤認為是砒霜,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