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民訴前調是啥意思?
一般民訴前調就是通知可以訴前進行調解。
一般民事糾紛,現在都進行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后開庭前調解,開庭后還可以調解。即使到執(zhí)行階段,也能進行執(zhí)行和解。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簡單說,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議一旦雙方簽字,并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
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
1、訴前調解。
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
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后,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并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
4、書信(網絡、短信)方式調解。
5、社會化調解。
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
7、庭后調解。庭后調解是指庭審結束后,判決下發(fā)前法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
二、原告民事訴訟調解不成怎么辦?
那就可以選擇進入訴訟程序了,到時候需要準備好相應的材料。
《人民調解法》第二十六條:人民調解員調解糾紛,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告知當事人可以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綜合上面所說的,民事前調就是可以在立案之前利用調解的方式處理雙方的糾紛,一般除了民事前調之外,還可以進行立案調解,只要可以調解成功,雙方的糾紛就可以更快的解決,所以,案件只要不嚴重的話,那么執(zhí)法人員都會要求利用調解來進行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二十六條 人民調解員調解糾紛,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告知當事人可以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
法院傳票訴前調啥意思
233人看過
-
事前防衛(wèi)是啥意思
476人看過
-
押一付三是啥意思?
203人看過
-
一般輕傷二級不批捕啥意思
274人看過
-
農民工標識是啥意思
121人看過
-
民法典1042條是啥意思?
359人看過
-
人民檢察院抗訴是啥意思江蘇在線咨詢 2021-12-21刑事訴訟法對此有下列規(guī)定: 1、第二十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錯誤的,應當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議。 2、第二十三十條不服判決的上訴、抗訴期限為十日,不服判決的上訴、抗訴期限為五日,自收到判決書、裁定書之日起計算。 3、第二百三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應當通過原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將抗訴書抄送上級人民檢察院。原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與案卷、證據一起移送上級人民法
-
有前科啥意思?青海在線咨詢 2022-10-28前科是指上一次的犯罪事實及受到的刑罰,有前科的人,指曾經因為犯罪,受過刑罰處罰。r我國刑法規(guī)定,有前科的人在原刑罰執(zhí)行完畢5年之內再犯罪的應該從重處罰。
-
請告訴我一下那勞動合同調動是啥意思呢四川在線咨詢 2022-08-02勞動合同調動,是指當事人雙方對依法成立的勞動合同的條款所作的修改和增減。勞動合同的變更,包括協議變更和法定變更兩種情況,協議變更是指雙方當事人必須協商一致,達成協議;法定變更是在法律規(guī)定的原因出現時,當事人一方可依法提出變更勞動合同(變更的內容也需要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無論是協議變更,還是法定變更,只限于對勞動合同的某些內容的變更,不能對勞動合同的當事人進行變更。 所以,必須員工同意才可以調動崗
-
債務人財產調查是啥意思?貴州在線咨詢 2022-08-03查詢債務的財產需要看財產的種類,如果是動產比如汽車,可以去車管所查詢,如果是不動產,需要申請法院查詢,個人是不能查詢的,如果是銀行存款也需要申請法院查詢。
-
婚前協議是什么?是啥意思?澳門在線咨詢 2022-06-09婚前協議是指將要結婚的男女雙方為結婚而簽訂的關于夫妻結婚財產處理的協議。男女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