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個人信息遭受侵害應如何追究責任
公民個人信息遭受侵害應如下追究責任:
1.民事主體間的補救,個人信息權在遭受不法侵害時,權利人可以請求行為人令行為人停止侵害;
2.民事賠償或補償,權利人可以根據(jù)權利人所受損害而主張損害賠償;
3.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處罰、行政處分等;
4.刑事制裁,違反國家有關規(guī)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jié)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六十九條
處理個人信息侵害個人信息權益造成損害,個人信息處理者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shù)?a target="_blank" href="http://dilbar.cn/zhishi/minfadian/qinquanzeren/">侵權責任。
前款規(guī)定的損害賠償責任按照個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個人信息處理者因此獲得的利益確定;個人因此受到的損失和個人信息處理者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shù)額。
二、民個人信息的種類
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內的個人基本信息,有時甚至會包括婚姻、信仰、職業(yè)、工作單位、收入、病歷、生育等相對隱私的個人基本信息。
2.設備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和固定終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網(wǎng)咯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內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統(tǒng)版本等。
3.賬戶信息。主要包括網(wǎng)銀帳號、第三方支付帳號,社交帳號和重要郵箱帳號等。
4.隱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訊錄信息、通話記錄、短信記錄、IM應用軟件聊天記錄、個人視頻、照片等。
5.社會關系信息。這主要包括好友關系、家庭成員信息、工作單位信息等。
6.網(wǎng)絡行為信息。主要是指上網(wǎng)行為記錄,在網(wǎng)絡上的各種活動行為,如上網(wǎng)時間、上網(wǎng)地點、輸入記錄、聊天交友、網(wǎng)站訪問行為、網(wǎng)絡游戲行為、賬號注冊行為等個人信息。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索賠的訴訟時效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索賠的訴訟時效是3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章 訴訟時效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n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
公民名譽權被侵犯,應該如何追究責任?
273人看過
-
英雄烈士受到侵害是否應當追究民事責任?
165人看過
-
法律制裁:公民個人信息遭受侵犯時如何維權?
169人看過
-
公司名稱侵權應該如何追究責任
447人看過
-
個人信息被網(wǎng)站公布如何追究網(wǎng)站法律責任
323人看過
-
公民個人信息遭受竊取,如何嚴懲罪犯?
269人看過
法律綜合知識是指涵蓋法律領域各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論、法律制度、法律實務等方面的內容,涉及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jīng)濟法、行政法等多個法律領域。... 更多>
-
企業(yè)遭受不法分子侵害,怎樣追究刑事責任海南在線咨詢 2022-10-05企業(yè)遭受不法分子侵害,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自己的損失。《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guī)定。第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九條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
-
共同侵權行為致人損害應如何追究責任河北在線咨詢 2022-11-302、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shù)個行為間接結合發(fā)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jù)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4、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
如何追究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臺灣在線咨詢 2022-04-20根據(jù)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應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jīng)消費者同意。經(jīng)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若個人信息未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造成了個人信息泄露,你的朋友可以起訴要求該網(wǎng)絡交易平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
合伙銷售公民信息罪的刑事責任如何追究?臺灣在線咨詢 2023-11-27法律分析 刑法沒有合伙銷售公民信息罪,合伙銷售公民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該罪應該追究的刑事責任是: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
銷售公民個人信息罪要如何追究刑事責任,法律有哪些規(guī)定河北在線咨詢 2023-08-08我國沒有銷售公民個人信息罪這個罪名,非法銷售公民個人信息如果情節(jié)嚴重的,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構成此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