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色,久久国产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預備犯罪是指為了實行犯罪的什么行為
來源:法律編輯整理 時間: 2023-02-14 15:10:41 370 人看過

犯罪預備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一、犯罪預備的表現(xiàn)形式

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缸镱A備行為最常見的形式

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

(1)用以殺傷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槍彈、刀棒、毒藥、繩索等;

(2)用以破壞、分離犯罪對象物品或者破壞、排除犯罪障礙物的器械物品,如鉗剪、刀斧、鋸銼、爆炸物等;

(3)專用為達到或逃離犯罪現(xiàn)場或進行犯罪活動的交通工具,如汽車、摩托車等;

(4)用以排除障礙、接近犯罪對象的物品,如爬窗用的梯子或繩索等;

(5)用以掩護犯罪實施或者湮滅罪證的物品,如作案時戴的面罩、作案后滅跡用的化學藥品等。犯罪工具本身危害性和復雜性可以反映出預備行為不同的危害程度。

所謂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于犯罪的需要。

2.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這類犯罪預備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

(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

(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

(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

(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

(5)出發(fā)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

(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

(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偵查追蹤的計劃,等等。

聲明:該文章是網站編輯根據互聯(lián)網公開的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若侵權或錯誤,請通過反饋渠道提交信息, 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反饋】
律師服務
2025年10月27日 00:09
你好,請問你遇到了什么法律問題?
加密服務已開啟
0/500
律師普法
換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關文章
  • 犯罪預備中的“為了犯罪”
    我國刑法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梢?要成立犯罪預備,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為了犯罪,即為了犯罪是成立犯罪預備的主觀條件。那么,究竟應當如何理解為了犯罪呢?一、在我國,犯罪是從預備開始的從1810年的《法國刑法典》開始,資本主義國家刑法一般以不處罰犯罪預備為原則,即在一般情況下,犯罪預備行為不是犯罪行為,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行為,原則上都是著手以后的犯罪實行行為。如果在特殊情況下,要處罰犯罪預備行為,就必須有刑法分則的明文規(guī)定。例如,日本刑法總則對犯罪預備并無規(guī)定,在刑法分則中只對內亂、外患、殺人、勒贖拐誘、強盜等重大犯罪的預備行為有處罰規(guī)定。其他許多國家的刑法也大多作類似的規(guī)定。所以,資產階級刑法學者認為,犯罪行為是著手實行分則條文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符合構成要件的行為只能是實行行為,即犯罪是以著手為起點的;犯罪預備行為是為了實行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因而不
    2023-06-11
    297人看過
  • 犯罪預備算不算犯罪行為
    一、犯罪預備算不算犯罪行為預備行為算犯罪。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是犯罪行為。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二、哪些是犯罪預備行為在實踐中,常見的預備行為有5種:1.準備工具。如為了搶劫,大量購買管制刀具。2.練習犯罪的手段。如為了扒竊,練習扒竊的技能。3.進行犯罪前的調查。如盜竊之前的踩點,殺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況。4.排除實行犯罪的障礙。如要盜竊、搶劫的時候先把人家的狗給毒死。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為了實施某種犯罪而組織犯罪集團,這種組織、參加犯罪集團的行為也是犯罪的一個預備行為。如為了盜竊和搶劫,而勾結共犯或者組織犯罪集團就是盜竊、搶劫的預備行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組織、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的,屬于實行行為,直接
    2023-11-02
    422人看過
  • 犯罪行為包括犯罪預備嗎
    是犯罪行為,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于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犯罪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什么犯罪行為的最本質特征是有危害性、違法性、侵害性和懲罰性。首先,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社會危害性;其次,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最后,犯罪是應負刑事責任的行為,即具有懲罰性。二、犯罪行為的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即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二)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即具有刑事違法性。(三)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即具有應受懲罰性。根據我國刑法,任何一種犯罪的成立必須具備四個方面的要件,即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一)犯
    2023-02-24
    258人看過
  • 預備犯罪行為的種類
    犯罪預備行為包括犯罪準備工具的行為和為犯罪創(chuàng)造其他便利條件的行為,以下行為屬于為犯罪準備工具的行為:1、購買匕首、尋找棍棒、繩索等用于殺害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2、準備用于消除犯罪障礙的器械物品,如斧頭砸門、鋸錯撬鎖等;3、準備交通工具到達或逃離現(xiàn)場;4、準備接近犯罪對象的工具,如翻墻梯。哪些是犯罪預備的類型一、為犯罪準備工具。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尋、購買等多種方式,其目的是為犯罪準備最合手、適用的工具。如為殺人而購買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為盜竊準備撬壓工具、攀登工具等,為投毒購買毒藥等均屬為犯罪準備工具。二、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是指除為犯罪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準備活動,如踩點、跟蹤、了解、掌握犯罪對象的活動規(guī)律,確定最佳地點和最佳時間,籌集資金、學習攀登、搏斗、誘騙等技巧,均屬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
    2023-07-15
    110人看過
  • 犯罪預備,為什么是犯罪呢
    一、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二、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一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一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一個點上。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缎谭ā返诙l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024-04-25
    57人看過
  • 犯罪預備是否實行犯罪
    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犯罪預備還未實行犯罪,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階段,此時還未開始實施犯罪?!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是什么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是什么犯罪預備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對于預備犯,我國刑法規(guī)定,犯罪預備處罰的原則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023-08-02
    83人看過
  • 行為人犯罪預備也是罪嗎?
    一、行為人犯罪預備也是罪嗎?是犯罪,因為其是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于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二、犯罪預備形態(tài)的主觀特征有
    2023-04-28
    417人看過
  • 共同犯罪是否涉及犯罪預備的行為?
    1.可以是共同犯罪預備。共同犯罪預備是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預備行為。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構成共同犯罪條件:兩個以上共同犯罪的人符合《刑法》所規(guī)定的犯罪主體資格和條件。主觀方面有犯罪意思的聯(lián)絡。有共同的實行行為或預備行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預備和未遂有什么區(qū)別?共同犯罪中的犯罪預備和未遂在概念、犯罪結果以及量刑等問題上都存在區(qū)別,具體區(qū)別如下:犯罪未遂與犯罪預備都屬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態(tài),即都沒有既遂,二者都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沒有既遂。區(qū)別的標志是是否“著手”實行行為。預備是進行了犯罪準備,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能夠“著手”;而未遂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沒有既遂。1、概念不同犯罪預備是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2、處罰不同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
    2023-07-05
    440人看過
  • 經過共同犯罪預備的行為是否犯罪
    犯罪預備可以是共同犯罪。只要在犯罪預備階段滿足犯罪主體是兩人、并且兩人所犯之罪都是故意犯罪的要件即可構成共同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所以可以看出,即使是在預備階段,也可以構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中的行為過限共同犯罪理論是刑法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刑法理論歷來有犯罪共同說與行為共同說之爭,其實質是關于共同犯罪本質的爭論。我國刑法不承認行為共同說,不承認過失共犯。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明確規(guī)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备鶕丝钜?guī)定,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構成共同犯罪,即指在共同犯罪過程中,有的共犯者超出了共同的犯罪故意范圍,單獨實施其他犯罪,由于其他共犯者對此缺乏共同故意,因而不成立共犯。而其中實行犯實施的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為,在刑法學上被稱為共同犯罪中的“行為過限”。對過限行為如何劃定的探討,其目的旨在正確確定
    2023-07-29
    398人看過
  • 犯罪預備行為處罰標準是什么?
    一、犯罪預備行為處罰標準是什么?刑法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tài)則是犯罪行為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tài)。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tài)。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xiàn)的現(xiàn)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guī)定對于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二、犯罪預備的表形形式1.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缸镱A備行為最常見的形式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殺傷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
    2023-06-03
    433人看過
  • 哪些行為可以認為是預備犯罪
    根據我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這一規(guī)定,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犯罪的需要。二.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也是一種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但是刑法將這一常見的行為方式單獨列舉予以明示。根據司法實踐和刑法理論,可以把這類行為概括為以下幾種:(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對象物品的行為。(5)出發(fā)前往犯罪場所或者誘騙被害人趕赴預定犯罪地點。(6)勾引、集結共同犯罪人,進行犯罪預謀。(7)擬定實施犯罪和犯罪后逃
    2023-06-27
    497人看過
  • 在我國預備犯是犯罪嗎,哪些行為屬于犯罪預備
    一、在我國預備犯是犯罪嗎是犯罪。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刑罰的本質目的在于通過對犯罪行為實施者的懲罰,起到威懾和預防犯罪的作用。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犯罪預備的處罰,必須要認定行為屬于犯罪預備。根據《刑法》第22條規(guī)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狈缸镱A備具有以下三個特征:(1)已經實施了犯罪的預備行為。即已經實施了準備犯罪工具或者制造犯罪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而不是單純的犯意表示。(2)罪行為必須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如果犯罪行為沒有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而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則構成其他犯罪形態(tài)。(3)罪行為在預備過程中停頓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如果是基于行為人以內的原因停止犯罪,則是犯罪中止。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刑罰的本質目的在于通過對犯罪行為實施者的懲罰,起到威懾和預防犯罪的作用。犯罪預備雖
    2023-03-03
    166人看過
  • 犯罪預備行為屬于什么類型
    犯罪預備行為的種類有: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為了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于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殺人前菜刀買菜刀是犯罪預備么殺人前為實施殺人而買菜刀的行為,是犯罪預備。如果行為人在殺人前買菜刀是為了故意殺人準備犯罪工具、制造條件,則這一行為屬于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預備;尚未著手實施殺人行為,單獨構成預備犯的,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二、為了殺人制造槍支是犯罪預備嗎屬于犯罪預備行為。犯罪預備是指做實施犯罪前的準備工作;如預備犯罪工具、創(chuàng)造犯罪條件等。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中國刑法規(guī)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在一般情況下,由于預備犯僅僅處于犯罪的預備階段,還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也沒有造成實際的社會危害結果,其社會危害程度要低于既遂犯,因此,在對預備犯的處罰上可以輕于既遂犯
    2023-03-24
    372人看過
  • 被認定為犯罪準備被抓到了,常見的犯罪預備行為是哪些
    根據我國刑法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了犯罪準備工具或者制造條件的行為。根據這一規(guī)定,犯罪預備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的行為。所謂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進行犯罪活動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準備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尋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適合犯罪的需要。二.其他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為實施犯罪準備犯罪工具也是一種為實施犯罪制造條件的行為,但是刑法將這一常見的行為方式單獨列舉予以明示。根據司法實踐和刑法理論,可以把這類行為概括為以下幾種:(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如行為人為實施盜竊活動而事先查看銀行所處的位置、保險柜放置的地方、毗鄰的建筑物、逃跑的路線等。(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樓頂下滑入窗技術。(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是指在著手實行犯罪之前,排除實行犯罪時可能遇到或已經遇到的障礙,以便
    2023-03-02
    166人看過
換一批
#刑罰量刑
北京
律師推薦
    展開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團兩種。構成共同犯罪,需要參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溝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沒有與他人溝通也能成立某種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關咨詢
    • 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qū)別
      河北在線咨詢 2021-03-21
      在認定犯罪預備時,還必須把犯罪的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區(qū)別開來,犯罪的實行行為主要是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行為,在一般情況下,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不難區(qū)分,但也有少數情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qū)分存在一定難度。例如殺人、搶劫、強奸等暴力犯罪中的尾隨行為、守候行為或尋找被害人的行為等,到底是預備行為還是實行行為?對此,在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觀點。我們認為,這些行為的性質基本上還是為進一步實行犯罪制造條件,不能認為
    • 犯罪預備是否是為了犯罪進行準備
      江西在線咨詢 2021-10-13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犯罪進行準備,犯罪預備的認定標準是: 1、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預備的目的,是為了順利地進行犯罪活動,實現(xiàn)犯罪意圖,體現(xiàn)了預備犯的主觀惡性,這是追究其刑事責任的主觀依據。 2、行為人已經為實施犯罪進行了準備活動。這種準備活動在法律上主要規(guī)定為兩種情況: 一是為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和物品的行為。準備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殺傷、威脅被害人的各類兇器物品;用以偽造貨幣、票證、文印的
    • 為了犯罪什么是犯罪預備
      吉林省在線咨詢 2023-02-18
      犯罪預備亦稱預備犯。是為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的行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決意與著手實行犯罪之間的一個階段。行為人在此階段上,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預備行為是為侵害某種客體制造條件,并希望以此保證犯罪的既遂;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制造條件,既可以是作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為的形式。
    • 連續(xù)實施犯罪預備行為
      青海在線咨詢 2022-08-11
      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是指除為犯罪準備工具以外的其他全部準備活動,如踩點、跟蹤、了解、掌握犯罪對象的活動規(guī)律,確定最佳地點和最佳時間,籌集資金、學習攀登、搏斗、誘騙等技巧,均屬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預備犯罪只是犯罪的準備工作,犯罪行為事實上并未實際發(fā)生,侵害行為和后果還沒有產生。對此,刑法認為犯罪預備也是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可以比照犯罪既遂減輕或者免于刑事處罰。
    • 預備犯為什么會成為刑法的犯罪行為
      四川在線咨詢 2022-06-01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制造條件,但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tài),所以還是要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