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用人單位的檔案丟失人事檔案歸哪里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2006年6月13日發(f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事檔案被原單位丟失后當事人起訴原用人單位補辦人事檔案并賠償經濟損失是否受理的復函》明確了,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關系人起訴請求補辦檔案、賠償損失的,作為民事案件受理。2006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第五條對上述復函進行了更為明確的限制,該條規(guī)定將轉檔糾紛直接規(guī)定為勞動爭議,即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請求用人單位返還其收取的勞動合同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產物產生的爭議,或者辦理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系等轉移手續(xù)產生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后,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秳趧雍贤ā返谖迨畻l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依據(jù)上述規(guī)定,對于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辦理轉移檔案或者要求丟失、損害檔案賠償損失的,應當屬于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應當承擔的法定義務,與勞動合同本身具有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故人事檔案糾紛,屬勞動爭議范疇。
對內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原單位已破產,個人檔案丟失的,職工應當向人事局提交招收、分配和安置材料;學歷和崗位技能(職稱)材料;檔案工資材料流轉中形成的人事、工資介紹信和社會保險關系材料;企業(yè)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書和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備案等材料,人事局審核后,補辦檔案。
單位丟失職工檔案的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擔責。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實行檔案綜合管理的企業(yè)單位,檔案綜合管理部門應設專人管理職工檔案。轉遞檔案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
-
人事檔案在哪里個人檔案一般可以存放在三個地方: 第一,就業(yè)單位。可以問一下你工作的單位是否可以接受你的檔案,如果可以就把自己的檔案和戶口轉到接收單位即可。 第二,戶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接收畢業(yè)生個人檔案需要持有學校和教育部門發(fā)放的報到
2022.09.29 2,179 -
-
單位單位丟失職工檔案要找誰如果單位丟失了職工的檔案,由單位擔責。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是職工檔案的義務保管人,沒有盡到保管義務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
2020.09.23 207
-
勞動檔案被原單位丟失
按相關法律規(guī)定,如果勞動檔案被原單位丟失的,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
2022-01-27 15,340 -
單位人事檔案丟失怎么賠償
1、單位丟失職工的檔案,由單位擔責。如果具有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采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等情形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2、
2022-11-09 15,340 -
單位丟失職工檔案如何歸責?
1、單位丟失職工的檔案,由單位擔責。如果具有明知存在檔案安全隱患而不采取補救措施,造成檔案損毀、滅失等情形的,由縣級以上檔案主管部門、有關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2、
2023-01-05 15,340 -
個人檔案被原當單位丟失么樣解決
可以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并賠償損失。
2022-10-06 15,340
-
01:07
個人檔案丟失補辦流程個人檔案丟失補辦流程如下:個人檔案丟失可以帶著相關材料到市政府政務大廳退休審批窗口,正式補建檔案。只要女職工不超過50周歲,男職工不超過60周歲,并在檔案館或相關存檔部門查到原始調配手續(xù)、招工名冊的就可以補建職工人事檔案。如果單位不存在了,
12,030 2022.04.17 -
01:31
無檔案人員怎樣建檔無檔案人員的建檔方式如下:1、職工本人提供身份證、戶口原件及復印件,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檔案補辦并備案;2、由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或職工個人到該職工原始招工部門、市檔案館、用人單位屬地檔案館或其他相關部門查找、復印以下職工檔案要件:工齡確認
14,232 2022.05.11 -
00:49
如何查檔案在哪里查檔案在哪里的方式如下: 1、先從母校找起,直接到母校檔案館查; 2、或是網上查找母校檔案館的聯(lián)系方式,電話或是電子郵箱,聯(lián)系相關負責人查詢; 3、通過大學檔案館查詢,沒有留在母校,也可以查到當初畢業(yè)時的檔案去向; 4、各大中專院校畢業(yè)生的
31,258 2022.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