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主動提出離職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該咨詢?yōu)橛脩舫R妴栴},經(jīng)整理發(fā)布,僅供參考學習!
我也有類似問題!點擊提問
無論是員工,還是單位人資,很大部分人都認為勞動者主動提出辭職的,公司都無需支付經(jīng)濟補償。實際上,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這就是實踐當中,經(jīng)常用到的員工行使被迫辭工權,要求經(jīng)濟補償。值得注意的是,員工辭工一定要保留證據(jù),不但要證明自己辭工了,還的證明自己辭工的理由真是法律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實踐當中,有的員工為了早日離職又擔心單位不批準自己辭工要求,就以自己生病或者另有發(fā)展等個人原因申請辭工,然后又找到單位存在上述違法情況的證明,想以此為由要求單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這是不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對內(nèi)容有疑問,可立即反饋反饋
員工主動辭職公司一般不需要賠償,但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有權要求公司支付經(jīng)濟補償: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其他。
單位未繳納社保不需要對員工進行賠償,只要補繳就可以; 但如果員工因此辭職的,單位需要支付員工經(jīng)濟補償金,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
-
-
公司員工主動離職可以提供代通知金嗎代通知金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者主動離職是沒有代通知金一說的,但是如果勞動者未通知用人單位且給單位造成損失,是需要賠償?shù)摹?/p>
2020.02.10 248
-
員工主動離職可以提出補償嗎?
屬于以下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的,用人單位需支付經(jīng)濟補償,以個人理由辭職的沒有經(jīng)濟補償。(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
2022-07-22 15,340 -
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公司有賠償嗎
如果辭職屬于以下情形,就可以申請相應的經(jīng)濟補償,但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
2022-05-06 15,340 -
提出了辭職申請了員工在公司主動提出離職賠償嗎?
工自愿辭職可不補償,但在若干法定情形下依法解除勞動關系可爭取經(jīng)濟補償金。您若具備條件,可在律師幫助下保留證據(jù)、辦理解除勞動關系的手續(xù),并依法維權。辭職前建議你先見律師詳細咨詢。
2022-06-28 15,340 -
員工提出離職可以不賠償嗎
一,不可以: 1,當事人已經(jīng)才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就不再是用人單位的成員之一; 2,不是用人單位的成員,就不能享受相應的搬遷費以及其他屬于用人單位員工的福利; 3,用人單位在與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時
2022-04-23 15,340
-
00:58
公司員工離職賠償標準公司員工離職賠償標準的規(guī)定如下:1、如果是用人單位主動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合同,并且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此時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2、如果單位是屬于非法解除,非法辭退,那么需要支付賠償金;3、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
3,598 2022.04.17 -
00:57
公司轉(zhuǎn)型員工不愿意可以得到賠償嗎?公司轉(zhuǎn)型員工不愿意,可以得到賠償。賠償金一般是指,按照工齡乘以月工資的形式來進行支付,并且公司不可以單方面的降低勞動者的薪酬。如果以公司轉(zhuǎn)型的名義單方面降低薪酬的,那么勞動者可以向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勞動者每工作滿一年,可以獲得一個月工資
3,768 2022.05.11 -
01:00
員工擅自離職如何賠償公司損失員工擅自離職應按勞動合同的約定來賠償公司損失。勞動者未經(jīng)批準,擅自離職的,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由此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勞動者應當予以賠償;但用人單位需承擔損失的舉證責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都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2,182 2022.06.06






